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为什么会缺铁?

发布时间: 2011-09-26 09: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铁在人的身体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婴儿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儿缺铁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婴儿为什么会缺铁。

婴儿缺铁的原因:

1、宝宝体内存铁量不足

胎儿可自母体获得铁并储存于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这部分储存主要来自孕末期,也就是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儿体内所贮存的铁在出生5个月内已足够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如果在孕期准妈妈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或者胎儿早产,或者是双胞胎都可能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

2、铁的入量不足

母乳和牛乳中铁的含量均较低,宝宝6个月后,如果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越大,越易发生缺铁。婴儿至1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如不注意含铁食物补充,则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消耗或丢失增多

由于长期腹泻、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看完了以上介绍,您了解婴儿缺铁的原因了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缺铁症状 婴儿缺铁如何补充?
婴儿缺铁症状 婴儿缺铁如何补充?
婴儿缺铁对健康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婴儿还在成长中,迟到后悔也来不及了,怎么知道婴儿缺铁呢?婴儿缺铁的症状是什么?婴儿缺铁的表现是什么?让我们和健康家的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婴儿缺铁的症状婴儿缺铁的外表症状1.母亲们可以观察婴儿的脸色是否苍白,脸色苍白是贫血引起的,也可以看到婴儿的嘴...[详细]
发布于 2021-04-23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