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早产儿最佳的喂养方法

发布时间: 2011-09-26 10: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少于46厘米的婴儿。由于早产儿在生理上发育不够完善,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发生呕吐,因此需要给予特殊的喂养。早产儿喂养怎么样才是最佳的呢?

一、把握喂奶时间。如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宝宝,产后48小时开始喂奶;体重在1000-1500克以上的早产宝宝,产后36小时开始喂奶;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产,产后24小时开始喂奶。

二、把握喂奶的次数。因早产儿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日所需要的热能又不能少,所以早产儿喂养只能采取分次的方法。

三、把握喂奶的量。因早产儿消化能力弱,所以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初次喂奶量不可太多,体重在1500克的宝宝,开始量为4毫升,如喂后反应较好,每次可增加2毫升,但每天最多增长16毫升。体重低于1500克或超过1500克的宝宝酌情增减。白天在两次喂奶之间,应喂少量的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后,最好让婴儿侧卧,避免吐奶时引起窒息。

四、及时补充营养成分。早产儿早期还应补充维生素E,1个月后每日可用5滴浓缩维生素A、D制剂。

五、如果早产儿没有自行吸吮能力,可用滴管喂养法。即用滴管吸取及奶或牛奶后,沿小儿的舌根慢慢滴入。但在滴奶时不要猛烈向咽喉部灌满,以免呛入气管。另外,奶的温度要适宜,既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烫,一般以奶滴在手背上不感到冷或烫为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喂养早产儿早产儿怎样喂养
怎样喂养早产儿早产儿怎样喂养
有的妈妈生完宝宝就有奶水,但有的妈妈并不是刚生完宝宝就有奶水的,早产儿在喂养的时候,与普通宝宝的喂养是一样的,也要进行科学的母乳喂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怎样科学喂养早产儿。早产儿奶粉里所含的成份是接近母乳,因为是针对早产儿,所以有更多的营养成份。及时地为宝宝补充未从母体吸收完...[详细]
发布于 2021-05-27

最新推荐

如何刺激宝宝讲话
刺激宝宝讲话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互动、适度引导,具体方法包括日常对话、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模仿发音、减少电子屏幕时间。1、日常对话:从出生起持续与宝宝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缓慢清晰的语调描述日常活动。换尿布时说"现在抬起小屁股",喂食...[详细]
2025-05-17 16:21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怎么办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认知发展阶段不符、情绪障碍或潜在学习障碍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培养专注力、寻求专业评估、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1、注意力问题:儿童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容易分心,表现为频繁走神、...[详细]
2025-05-17 16:19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详细]
2025-05-17 16:09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怎么办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可能与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影响及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疏导、改善环境、培养兴趣及专业干预改善。1、动力激发:缺乏明确目标或兴趣是常见原因。与孩子共同制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如单科进步计...[详细]
2025-05-17 16:07
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专注力需要科学引导和环境塑造,关键方法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游戏化训练、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以及分阶段任务设计。1、规律作息:生物钟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固定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能增强大脑对专注行为的预期性,建议制定可视化时...[详细]
2025-05-17 15:57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不适配、时间管理不足、环境干扰及学习习惯未养成有关,可通过分段计时、调整任务量、优化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及专业辅导改善。1、注意力训练: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专注力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详细]
2025-05-17 15:55
如何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缓解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转移注意力、建立规则、肢体安抚和情绪命名,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困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直接引发情绪波动,此时需及时检查并解决基础需求。心理层面...[详细]
2025-05-17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