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11-11-08 18: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是很多爸妈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小方法可以治疗宝宝长痱子。

痱子是一种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除手心、脚底以外都可发生痱子,常发生在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褶处,或易出汗的摩擦部位。预防痱子,要勤换洗衣物,同时衣服要宽大、柔软、干燥、吸汗功能好;避免穿化纤内衣。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妈妈不用太担心,告诉大家几个实用的小妙招。

第一、巧用盐对付宝宝长痱子。如果宝宝长痱子之后,只要取适量食盐,放入锅内炒至焦黄,再取出冷却至室温。取适量焦食盐置于盆内,加适量温水(盐与水的比例1:100),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净毛巾放入盆中蘸湿,然后略拧,敷于患处(温热程度以小儿接受为宜),1日数次,2~3日即愈。

第二、每天给孩子洗澡,也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几滴十滴水,有助于防止和治疗宝宝长痱子。洗澡后要抹痱子粉。勤换衣服,最好选择棉质柔软的内衣。建议多给宝宝喝水,可服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食品,如绿豆水或金银花水等。

第三、洗完澡后可以给宝宝扑松花粉(中药房有的买)效果比痱子粉好,是纯中药的。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宝宝长痱子了,妈妈不妨试试以上几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痱子怎么治疗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痱子怎么治疗
夏天的炎热容易出汗,是痱子的高发期,婴儿身上长满痱子很痒,婴儿们不小心弄伤了,婴儿长痱子怎么办?宝宝长痱子怎么治疗比较好?小编告诉我们治疗婴儿痱子的方法,让婴儿清爽一夏!婴儿痱子如何治疗用十滴水治疗痱子十滴水是许多家庭常备的解暑药。口服常用于治疗因热潮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详细]
发布于 2021-04-21

最新推荐

孩子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可通过调整求职策略、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人脉资源、尝试实习机会、寻求职业指导等方式改善。就业困难通常由经验不足、岗位竞争激烈、职业规划模糊、行业需求变化、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1、调整求职策略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分析简历投递方...[详细]
2025-07-20 13:12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后家长回复老师时,应保持冷静、诚恳的态度,明确问题并表达教育配合意愿。沟通方式主要有及时回应、了解详情、共同协商、积极改进、持续跟进等。1、及时回应收到老师反馈后,家长应在当天或次日给予明确回应,避免拖延。可通过电话、信息或面谈方式...[详细]
2025-07-20 11:56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孩子写作业磨蹭可通过建立时间规划、减少干扰因素、任务拆分、正向激励、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磨蹭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时间观念、环境不适、习惯未养成等因素有关。一、建立时间规划帮助孩子制定每日作业时间表,使用计时器划分单科作...[详细]
2025-07-20 10:03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冷静处理,通过沟通教育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偷拿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好奇心驱使或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引起。1、零花钱不足孩子可能因零花钱无法满足基本需求而拿钱。家长需定期给予适量...[详细]
2025-07-20 08:47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阶段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协助时间管理、关注营养健康、保持家校沟通等方式助力孩子备考。中考冲刺期需要家长在生活照料和情绪疏导上给予适度干预,避免过度施压或放任不管。1、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安静独立的书房,减少电视手机等...[详细]
2025-07-20 07:31
初中孩子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
初中孩子提高注意力集中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学习环境、培养兴趣、适当运动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实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睡眠不足、外界干扰、缺乏兴趣、营养失衡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是提高注意力的基础。初中生每日需保持8-10小...[详细]
2025-07-20 06:15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怎么去引导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可通过亲子互动、社交游戏、情绪引导、兴趣激发和榜样示范等方式逐步改善。这种行为可能与性格特质、语言发展迟缓、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互动模式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亲子互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如共读绘本或分享当日趣事,避...[详细]
2025-07-20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