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疫苗,孩子冬天的“健康险”?

发布时间: 2012-01-09 11: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肺炎是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入冬之后,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随之而来,这对于抵抗力原本就弱的孩子来说更是极大的威胁。是否需要注射疫苗帮孩子过冬,成为许多家长纠结的问题。

每年11月下旬到来年1月中旬是北方地区流感的高发季节,家长带孩子打疫苗时,医生往往会推荐一些流感、肺炎的自费疫苗,这些疫苗有必要打吗?日前,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宋立志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

疫苗非“疑苗”

上周,网友小丁带女儿打预防针,医生问打不打流感疫苗?小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近两年疫苗事故频频曝光,计划内疫苗不打不行,计划外的自费疫苗还是不接种为妙。”

像小丁这样排斥自费疫苗的家长不在少数,安全性是家长质疑的关键。宋立志介绍,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目前我省儿童常规接种的第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其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目前已进入冬季,为确保孩子最低限度地受到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冲击,家长可以保证孩子在完成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选择二类疫苗进行接种,以有效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前,我国对疫苗实行批签发制度,国家质量管理部门对疫苗和其他相关生物制品在出厂上市之前和进口时进行强制性的资料审查和检验,如果不合格将签发不合格的通知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源对疫苗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宋立志建议,进行疫苗接种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要充分了解接种的疫苗及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孩子身体状况处于最佳时期时进行适当选择。

举棋不定的两难之选

因为儿子乐乐打疫苗的事,张女士和婆婆闹得很不愉快。对于医生推荐的自费疫苗,婆婆总是“照单全收”,张女士则认为这些疫苗不但价格高,而且打了也不一定有效果,与婆婆发生了争执。

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普及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多数父母愿意接受计划内疫苗,对于计划外疫苗则避之不及。计划外疫苗真的有用吗?宋立志说,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对人体的保护可达70%~90%,即使在接种后患上流感,也能减轻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几率。肺炎疫苗主要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目前常用的主要为七价肺炎和23价肺炎疫苗两种。七价肺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低龄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的侵袭,23价肺炎疫苗主要用于2岁以上儿童和重点人群的接种。水痘疫苗则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有效手段。

但也有网友指出,计划外的疫苗针对的水痘、腮腺炎等疾病虽然有些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痊愈。而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针对的流感和肺炎的病源很多,变化也快,比如流感病毒种类几乎每年都在变化,若接种的流感疫苗不是流行的流感病毒,机体就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当然也很难起到保护作用。“任何疫苗的防护都不是百分百的,妈妈要知道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候,生病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系统的最天然的过程。”宋立志说。

规避疫苗风险

自从儿子康康打百白破疫苗发了3天高烧,刘女士便对疫苗接种心存芥蒂。“听朋友说,疫苗一般是减毒或灭活病原体的成分,如果疫苗本身的毒减得不好,或者灭活不好,还会造成感染,打疫苗也是有风险的。”

尽管很多孩子都曾遭遇发热、皮疹等疫苗注射后的不良反应,但其实,预防接种是安全的,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疫苗是把致病病毒或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等方法制成自动免疫制剂。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形成保护物质。当这种病原菌再来侵犯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原有的记忆制造出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为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宋立志建议:家长带孩子接种后必须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要保持接种部位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在机体产生免疫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反应,比如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接种后的发热,若在38℃以下原则上无需特别处理,让儿童多喝水和注意休息即可,一般两三天就可恢复正常;如果持续发烧38℃以上、扎针部位红肿超过一周或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等其他较重反应,家长应立即向接种单位反应情况,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大众网-大众日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妙”用数字化,推动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妙”用数字化,推动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近日,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短期健康险市场加强监管,进一步压实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主体责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让保险赔付变得更透明,也再次提消费者购买健康险产品时要擦亮眼睛,按需理性投保。实际上,为引导商业健康险市场良性发展,银保监会近年来频频...[详细]
发布于 2021-01-29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