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智力低下的10种表现

发布时间: 2012-05-28 14: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智力低下,指小儿生长期内智能和运动发育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水平,难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专家指出,周岁以内婴幼儿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者,则表示有智力低下的可能。

 婴儿智力低下的10种表现

1、 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推荐阅读:幼儿智力发育标准

2、 睡眠过多不易唤醒。

3、满百天婴儿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

4、3~4个月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个月时没有自然的笑容。

5、注视手和玩手的动作在半岁时仍持续存在。

6、反应迟钝,6个月时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移动的物体,不能朝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向两侧的任一方向翻转,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

7、9个月后仍常流口水,清醒时有磨牙动作。

8、到9个月时不能主动伸手拿东西,有大人扶时不能用双腿支持体重。

9、语言发育落后,到10个月时不能呀呀学语,发音也不清晰。

10、对周围人和环境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恋

妈妈如果想避免宝宝智力出现问题,从备孕到怀孕都要加倍注意。宝宝智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所以爸妈在日常护理婴幼儿期间,关注宝宝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智力低下的宝宝表现特征有哪些?
智力低下的宝宝表现特征有哪些?
智力低下的宝宝表现特征有哪些?从宝宝的出生落地开始,给家人们带去的不仅是欢乐,还有全新的希望。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聪明又伶俐,但是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够成真,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孩子天生智力低下的宝宝总也逃不过这3个特征,不想孩子长大后成为脑残的宝妈,赶紧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详细]
发布于 2019-09-20

最新推荐

孩子爱打游戏无法自拔怎么办
孩子沉迷游戏可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家庭互动、行为引导、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游戏成瘾通常由缺乏陪伴、逃避压力、社交需求、模仿行为、多巴胺依赖等原因引起。1、设定规则与孩子协商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表,例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需完成作业后。使用定...[详细]
2025-07-06 13:00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过度沉迷游戏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交需求、自控力不足、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潜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游戏时长和使用时段,采用定时器或家长控制软...[详细]
2025-07-06 11:40
孩子和社会上的人接触怎么办
孩子与社会上的人接触需要家长根据年龄和情境区别引导,主要关注安全边界建立、社交能力培养、风险识别教育三方面。1、安全边界建立学龄前儿童接触陌生人时,家长需全程陪同并明确告知身体自主权概念,如拒绝他人触碰隐私部位。小学阶段可逐步练习短时间独处...[详细]
2025-07-06 10:20
孩子偷家里的钱怎么处理最好
孩子偷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教育、明确规则、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偷钱行为可能与零花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存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沟通教育发现孩子偷钱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详细]
2025-07-06 09:00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不听话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激励、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和适当惩罚等方式引导。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独立期,教育需兼顾尊重与边界感。1、建立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简单明确的行为准则,如作业完成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规则要具体可执行,避免...[详细]
2025-07-06 07:40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可通过主动沟通、寻求老师帮助、培养社交技能、调整心态、建立支持圈等方式缓解。校园人际关系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误解冲突、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引起。一、主动沟通鼓励孩子以平和态度与室友坦诚交流,表达自身感受...[详细]
2025-07-06 06:20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怎么解决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需要家长及时介入疏导,可通过沟通引导、心理支持、家校协作、社交训练、兴趣融入等方式缓解。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竞争压力、群体排斥、误会冲突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主动倾听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主观评判。通过开...[详细]
2025-07-0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