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常咬安抚奶嘴入睡宝宝上前牙易龋齿

发布时间: 2012-08-02 13: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宝宝从6、7个月开始就进入了长牙的阶段,整个阶段将持续到2岁半甚至3岁。小宝宝在长牙时,整个人会变得烦躁不安,吃不好、睡不香,甚至还会发烧。许多家长感到疑惑的是,商店里那么多牙胶和安抚奶嘴出售,到底该不该买给孩子用呢?是否使用它们就能让小宝宝长出一口整齐的牙齿?来看看医生如何解答。

 咬牙胶是否能缓解牙龈发痒?

五颜六色的牙胶是为即将长牙、刚长牙的宝宝磨牙而用的物品。在牙胶的说明书上,经常会有这么一句话:能缓解宝宝因长牙而引起的牙龈发痒、肿痛所带来的不适,同时还能避免孩子养成吃手、乱咬物品等坏习惯。为了吸引婴儿们的注意力,牙胶往往做成各种水果、动物等造型,色彩更是斑斓缤纷。现在还有许多牙胶内有带冰镇效果的成分,称能迅速缓解宝宝的牙龈红肿问题。

 医生释疑:唾液容易粘灰尘滋生细菌

小BB在长牙的时候,因牙床肿胀,会刺激他们到处找东西咬,此时给他们一个牙胶的确能缓解牙龈肿胀带来的不适感。

啃咬牙胶有助于乳牙萌出,但牙胶在使用过程中被小B B的唾液包围着,牙胶从口中脱出后,容易粘染各种细菌。因此最好给小B B准备多个牙胶,每次使用后一定要彻底消毒。此外,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超过3岁的小朋友建议不要再使用牙胶。

  用安抚奶嘴代替牙胶是不是更好?

目前婴儿用品市场上的安抚奶嘴最大适用年龄达18个月以上,基本上贯穿了整个长牙时期。安抚奶嘴模仿母亲乳头的造型以及软硬度,非哺乳时间里让孩子吮吸,可达到安抚孩子不安情绪的作用。许多家长为了省事,直接用婴儿安抚奶嘴来代替牙咬胶,让孩子每天都长时间将其含在口中,一来可以安抚情绪,二来满足长牙过程中对“咬”的生理需求。不少婴儿甚至要含着安抚奶嘴才肯入睡。

  医生释疑:易出现奶瓶龋影响牙齿发育

养成咬安抚奶嘴入睡的小B B,每天持续咬奶嘴的时间要一般会超过10小时。长期吸吮奶嘴会降低咀嚼的次数,无形中给上下颌骨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小B B上前牙龋齿与含奶嘴入睡或含奶入睡有很大的关系,多是因为唾液、奶水中的糖分整晚停留在牙齿上而造成的。因此小BB睡前只能喂一些白开水,每次喂养后要清洗牙齿,以免使上前牙严重龋坏,影响正常的咀嚼或发音功能。

  单侧哺乳、辅食细腻对牙齿更好?

母乳喂养除了能给孩子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之外,小B B吸吮乳房的整个过程对于面部、颌部肌肉来说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可产假结束后,上班族妈妈回到工作岗位,此时的宝宝就进入了母乳+辅食,或母乳+辅食+配方奶的混合喂养阶段。许多宝宝都会有睡前吃奶的习惯,睡前他们对奶水的需求量不算太大,往往吸着吸着就睡着了。许多哺乳期妈妈发现从宝宝六个月开始,经常单侧哺乳,乳房也容易变得一边大一边小。

此外,因为担心孩子吞咽能力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做辅食时过于精细,不少满10个月的孩子,依然以半糊状的辅食为主。

 医生释疑:影响颌、面部肌肉发育

值得提醒的是,母乳喂养要避免经常单侧喂养。因为在喂养过程中,小B B一侧脸蛋要紧贴妈妈的乳房,会影响该侧脸部肌肉的运动,而左右轮换喂可避免这一问题,且改善母亲乳房不对称的状况。

小BB在4个月之后就慢慢出现胃肠消化功能,家长可从汤水、米糊开始给他们添加辅食,一般情况下,咀嚼能力发育好的孩子,在1岁前后就能吃大人的饭菜了。只有经常咀嚼粗纤维的食品,才能刺激小B B的颌骨发育,长大后才会有一口整齐的牙齿。

 健康口诀 一早二帮三教育

早:要在婴儿乳牙未萌出之前,就开始维护口腔卫生。

帮:父母要正确地帮助宝宝清洁口腔,用手指缠上纱布轻轻擦洗牙龈和腭部,进食后,喝少量的温开水。

教育:父母帮孩子擦牙龈,这本身就是一个“刷牙教育”的过程。待宝宝三岁以后,就要教会他们自己使用牙刷,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家长须知

小B B的乳牙不是出生后才长出来的,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乳牙就已经整齐地“藏”在牙床里了。

乳牙萌出阶段所出现的拒绝进食、乱咬甚至发烧都是正常现象。

若担心咬牙胶、安抚奶嘴给牙床带来负面影响,可用磨牙棒、小馒头、面饼等食品来代替,同样能达到舒缓牙龈肿胀的效果。

乳牙前牙有龋齿,不用过于担心。但若是在磨牙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牙)出现龋齿,需要及时处理,甚至补牙。避免牙疼影响孩子的咀嚼能力,甚至影响发育。

6岁前后,乳牙之间有缝隙更助于恒牙的生长,不用过于担心。

牙齿前突、反合的问题,遗传会有一定的因素。但牙齿排列不整齐这多数是后天因素造成,如食品过于精细、不良饮食习惯等。

1岁以后,停止使用奶瓶。开水、奶水都要改用杯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戒掉安抚奶嘴让宝宝自主入睡
如何戒掉安抚奶嘴让宝宝自主入睡
宝宝习惯使用安抚奶嘴入睡,为了培养宝宝的自主入睡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逐步戒掉安抚奶嘴:转移注意力是关键,当宝宝想要安抚奶嘴时,父母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或玩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减少对奶嘴的依赖。在宝宝临睡前,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躺在床上,唱儿歌或讲故事,以温馨的方式帮助他们放松...[详细]
发布于 2024-10-01

最新推荐

婴儿太胖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婴儿体重超标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主要涉及代谢负担、运动发育延迟、睡眠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神经发育干扰五个方面。1、代谢负担:过度脂肪堆积会增加婴儿代谢压力,影响脑部供氧效率。高体脂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干扰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控制喂...[详细]
2025-05-20 16:55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专注可通过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兴趣引导、目标管理和亲子互动改善。1、优化环境:嘈杂环境易分散注意力,建议设立独立学习区,移除电子设备干扰。书桌保持整洁,使用护眼台灯,背景音乐选择白噪音或古典乐。观察孩子对光线和温度的敏感度,调整至...[详细]
2025-05-20 16:52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引导
宝宝不爱说话可能与语言环境、发育节奏、听力问题、性格特点或心理因素有关,可通过亲子对话、语言游戏、听力筛查、社交引导和减少电子屏幕时间等方法改善。1、语言环境:家庭语言输入不足或方言混杂可能影响宝宝表达意愿。每天固定30分钟亲子共读,选择小...[详细]
2025-05-20 16:43
孩子不读书以后怎么办
孩子不读书需要从教育方式、兴趣引导、心理支持、职业规划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综合干预。1、调整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尝试项目制学习,如通过搭建模型理解物理原理;采用游戏化教学,像用数学桌游替代练习题;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孩...[详细]
2025-05-20 16:40
为什么不能让婴儿看电视
婴儿不宜看电视主要影响视力发育、语言能力、注意力发展、睡眠质量及亲子互动,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替代。1、视力损伤:婴儿眼球发育未成熟,电视屏幕的强光和快速画面切换可能导致晶状体调节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处理方法包括完全避免18个月前接触电子屏幕,...[详细]
2025-05-20 16:31
孩子读书实在不行怎么办
孩子学习困难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基础薄弱、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1、注意力问题:部分儿童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建议进行专业评估,确诊后可尝试行为疗法如番茄工...[详细]
2025-05-20 16:28
2岁宝宝电视瘾特别大怎么办
2岁宝宝电视瘾大与过早接触屏幕、缺乏替代活动、家长示范作用、内容吸引力强、作息不规律有关,可通过设定观看时间、提供互动游戏、增加户外活动、选择教育类节目、建立固定作息改善。1、控制时间:2岁幼儿每日屏幕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使用定时器设定...[详细]
2025-05-20 16:1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