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宝宝喝水要看季节

发布时间: 2012-12-17 16: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宝宝们精力充沛,喜欢运动,一年四季都会在户外看到他们玩耍的身影,而家长通常会手拿水瓶跟在旁边,并时不时地给宝宝喝水。确实,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你知道吗?给宝宝喝水也是大有学问的,季节不同,喝的水也会有所差别。

  宝宝喝水要看季节

  春季饮淡盐水

春天天气渐渐转暖,空气潮湿,细菌开始繁殖。在开水中放少许食盐,让幼儿饮用,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轻咽喉疼痛的作用。>>推荐阅读:小方法让宝宝爱上喝水

夏季饮凉开水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因此要备足凉开水,以便让孩子在活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秋季饮温开水

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容易感到口干舌燥,很想喝水,这时给孩子喝的水不要太冷,也不能太热,以温开水最佳。有的孩子从小就喝凉开水,像日本小孩连奶也喝凉的,只要孩子适应就没有问题。

 冬季饮稍热的开水

冬天天气寒冷,有的幼儿不愿意喝水,这不利于身体的代谢。这时可让孩子喝些温热开水,让孩子双手捧住热乎乎的杯子,既温暖了手又喝了水。

此外,除了注意季节变化外,家长还要注意给宝宝喝水的时间,比如饭前不宜给宝宝喝水,这样不利于食物消化;睡前也不要给宝宝喝水,避免夜间小便,影响孩子睡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黄芪哪个季节喝水最好
黄芪哪个季节喝水最好
黄芪水四季均可饮用,但春季和秋季饮用效果更佳。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适合在季节交替时增强免疫力。饮用黄芪水需注意体质差异、配伍禁忌、剂量控制、煎煮方法、饮用时间等因素。一、春季饮用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易感风邪。黄芪性微温,能益卫固表,此时饮用可预防感冒。搭配防风、白术等...[详细]
发布于 2025-06-22

最新推荐

孩子爱打游戏无法自拔怎么办
孩子沉迷游戏可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家庭互动、行为引导、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游戏成瘾通常由缺乏陪伴、逃避压力、社交需求、模仿行为、多巴胺依赖等原因引起。1、设定规则与孩子协商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表,例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需完成作业后。使用定...[详细]
2025-07-06 13:00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过度沉迷游戏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交需求、自控力不足、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潜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游戏时长和使用时段,采用定时器或家长控制软...[详细]
2025-07-06 11:40
孩子和社会上的人接触怎么办
孩子与社会上的人接触需要家长根据年龄和情境区别引导,主要关注安全边界建立、社交能力培养、风险识别教育三方面。1、安全边界建立学龄前儿童接触陌生人时,家长需全程陪同并明确告知身体自主权概念,如拒绝他人触碰隐私部位。小学阶段可逐步练习短时间独处...[详细]
2025-07-06 10:20
孩子偷家里的钱怎么处理最好
孩子偷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教育、明确规则、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偷钱行为可能与零花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存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沟通教育发现孩子偷钱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详细]
2025-07-06 09:00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不听话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激励、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和适当惩罚等方式引导。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独立期,教育需兼顾尊重与边界感。1、建立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简单明确的行为准则,如作业完成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规则要具体可执行,避免...[详细]
2025-07-06 07:40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可通过主动沟通、寻求老师帮助、培养社交技能、调整心态、建立支持圈等方式缓解。校园人际关系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误解冲突、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引起。一、主动沟通鼓励孩子以平和态度与室友坦诚交流,表达自身感受...[详细]
2025-07-06 06:20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怎么解决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需要家长及时介入疏导,可通过沟通引导、心理支持、家校协作、社交训练、兴趣融入等方式缓解。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竞争压力、群体排斥、误会冲突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主动倾听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主观评判。通过开...[详细]
2025-07-0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