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别把乳酸饮料当酸奶喂宝宝

发布时间: 2012-12-29 17:0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酸奶中所含营养素达20余种,给宝宝常喝酸奶不仅能防腹泻,还能促进大脑发育。不过,家长要注意,乳酸饮料不等于酸奶,千万别把乳酸饮料当成酸奶给宝宝喝。

  乳酸饮料不宜常喝

乳酸饮料不等于酸奶,它的营养成分比不上酸奶,酸奶中含有大量有益活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营养成分上正常的调味酸奶标准则在≥2.3%,而乳酸饮料其实是由水、白糖、奶粉、果汁、酸味剂、香料等加工配制成的,是一种非发酵的调配型饮品,蛋白质含量通常是≥1%,营养价值很低,包括一些牛奶本应含有的营养素同样都很低。而且乳酸饮料还添加了很多成分。比如说草莓味的,就用了草莓味的香精、胭脂红等调配。这样的饮品虽然比碳酸饮料要好一些,但仍然不建议经常喝,可以作为消暑、解渴的饮品,它在解渴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绝不能代替牛奶和酸奶。>>推荐阅读:宝宝补钙喝酸奶要选对时间

如果孩子经常喝乳酸饮料,可能引起肥胖、龋齿等问题。专家建议,对于2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建议喝配方奶;对于二三岁以上至读书期的学龄期儿童,还是建议喝点酸奶或牛奶。

小编提醒,宝宝喝酸奶也要选对时间,最好在饭后30分钟到2小时食用,空腹饮用,乳酸菌容易被杀死,酸奶的保健作用会减弱,饭后则会稀释胃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虹口食药监:乳酸饮料营养价值很低 少给宝宝喝
虹口食药监:乳酸饮料营养价值很低 少给宝宝喝
11月1日,虹口食药监发布一条微博称:“乳酸饮料酸奶”,乳酸饮料味道虽好,但营养价值很低,不建议常喝,提醒各位做爹做娘的,少给宝宝喝,因为对健康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对此,记者采访了儿童营养科医生,医生表示,乳酸饮料中的蛋白量等含量确实不及酸奶,只能当零...[详细]
发布于 2012-11-05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