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给宝宝洗“屁屁”的8步法

发布时间: 2013-02-26 16: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给宝宝清洁小屁股的时候,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使用肥皂和流水也不易彻底清除掉宝宝小屁股上及妈妈手上的所有污物(包括大肠杆菌)。使用婴儿柔湿巾,可以通过折叠,反复清洁宝宝的小屁股,减少了辛苦,更重要的是切断了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污染。如果使用纱布,洗完带有粪便的纱布后,妈妈的双手、水龙头把手等处,都会布满大肠杆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很大的致病隐患。所以根据宝宝皮肤的特点,我们为各位新妈妈提供了以下为宝宝洗屁屁的8步法:

1、用一块干净的大毛巾,将宝宝的上半身包起来,防止宝宝着凉。

2、将宝宝扶起来,将他的下半身浸入水盆中。

3、妈妈先在自己手上,将婴儿香皂打出泡沫。

4、妈妈一手托住宝宝,一手用打好的肥皂泡沫清洗宝宝的肛门、腹股沟和皮肤皱褶处。

5、取一块干净的毛巾,用温水沾湿,将宝宝的小屁股再清洗一下。

6、再取一块干净的毛巾,将宝宝的小屁股擦干。

7、别忘了--两边的腹股沟、皮肤皱褶处也要擦干净。

8、在小屁股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油,就大功告成了>>>天气渐凉,宝宝洗澡慎开浴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正念8步法治疗焦虑
正念8步法治疗焦虑
焦虑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许多人都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不适感。正念8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焦虑。正念强调活在当下,通过关注呼吸、身体感受和情绪变化,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正念8步法如何帮助缓解焦虑,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详细]
发布于 2024-12-20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