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三个月宝宝智力开发的主要方法

发布时间: 2013-05-08 15: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个月的宝宝开始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个时候的家长要懂得利用一些方法去开发小宝宝的智力。那么三个月宝宝智力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

一、感知训练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父母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常玩亲子游戏好处多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1)转侧练习:用小儿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小儿头部左右侧逗引小儿,使小儿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2)侧翻练习:小儿满月后,就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小儿转头注视,然后,成人一手握住小儿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小儿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小儿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小儿感觉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3、手部动作训练

(1)手部感知练习:除了前面所述训练小儿手部触觉的方法外,尚可在婴儿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婴儿注意到这些变化没有。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婴儿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小儿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小儿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小儿的上臂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2)抓握练习:握着小儿的手,帮助其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进眼手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清洁卫生的习惯:小儿每次哺喂完,都帮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后为他洗脸、洗手、入睡前再给他洗脸、洗手、洗脚、洗臀部,在固定时间洗澡等等,均可培养小儿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2、独立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儿身边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来时,可让他独自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四处看看,睡眠时,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满足婴儿逐渐形成的各种生理需求和认识要求,是婴儿积极情绪产生的主要条件,也是婴儿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借助以下方法,可促进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善于辨别婴儿哭声,并作出应答:哭声是婴儿表示不满的主要手段。婴儿啼哭时,闭着眼晴,嘴左右觅食或吮吸手指,双脚紧蹬、嚎叫不停,说明小儿是饥饿或口渴,应给婴儿喂奶或喂水。持续不断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泪,可能为尿布湿、衣着太紧或身体不舒服,成人可给婴儿宽衣带、更换尿布。如小儿是因为生病或身体不适啼哭,可抱抱婴儿,轻拍婴儿,和婴儿说说话,安慰他。哭而无泪或注视着成人,脸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婴儿,但不要让婴儿养成非抱不可的习惯,可坐在婴儿床边逗逗小儿或在婴儿床头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他自己玩玩。夜间烦躁啼哭,夜惊多汗则常见于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大声阵发性尖叫常为腹部疼痛,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

 2、培养小儿对语音的感知:利用小儿清醒时间,让他看看周围环境,并告诉他周围他注意到的东西的名称及行为。

3、引逗发声:和蔼微笑着和婴儿说话,引逗婴儿发出“哦哦”“嗯嗯”声。也可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鼓励婴儿积极发音,对成人微笑,这可促进婴儿喜悦情绪的产生,激励婴儿与人交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4个月婴儿智力开发的主要内容
4个月婴儿智力开发的主要内容
4个月婴儿智力开发包括哪些内容?(一)4个月婴儿视觉训练“捉迷藏”的游戏,每周都有变化的内容,连续玩一个月。1.玩具婴儿用的浴巾,婴儿喜欢的娃娃或者动物玩具。2.方法①笫一周:将娃娃的一部分(如下)掩藏在浴巾下、边说“娃娃到哪里去了”边装寻找的样子,再装找到的样子,每天反复两三次...[详细]
发布于 2024-05-16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