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抚触刺激宝宝健康发育

发布时间: 2013-08-28 10: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多数婴儿饿了、渴了、不高兴了,只要妈妈抱着就会停止或减少哭闹,这就是妈妈的作用,更是妈妈抚触的作用。婴儿抚触能带给婴儿更多的安全感。

首先,婴儿抚触让宝宝身体更强健。美国抚触研究院观察了抚触对哮喘症的影响,结果是,坚持抚触使患儿的呼吸得到改善,心率减慢,不安情绪减少。对各种睡眠障碍的影响也显示,抚触能帮助宝宝更快入睡,睡眠更加平稳。婴儿抚触还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与孩子游戏融洽感情增智慧

其次,婴儿抚触对早产儿增加体重有帮助。1986年,美国科学家对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对早产儿出生后连续10天进行抚触,每天3次,每次15分钟,那么体重增加幅度是没有接受抚触婴儿的1.47倍,并且接受抚触的婴儿睡眠更好、反应更灵敏。他们可以平均可以提早6天出院。

第三,婴儿抚触能刺激宝宝的情商发育。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也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感觉的综合信息传递。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并不全在于智力的高低,更关键在于与人交往的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而给宝宝做抚触能促进宝宝情绪的调适及各种感觉的统合,促进宝宝正常的心理发育,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情商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抚触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婴儿抚触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婴儿抚触按摩可以刺激宝宝血液中“褪黑激素”浓度的提高,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婴儿抚触的好处:一、通过抚触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宝宝喂奶后常见的腹胀、打嗝等现象,传统的方法是用手拍打孩子的背部。但经研究发现,如果对...[详细]
发布于 2013-09-27

最新推荐

如何刺激宝宝讲话
刺激宝宝讲话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互动、适度引导,具体方法包括日常对话、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模仿发音、减少电子屏幕时间。1、日常对话:从出生起持续与宝宝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缓慢清晰的语调描述日常活动。换尿布时说"现在抬起小屁股",喂食...[详细]
2025-05-17 16:21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怎么办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认知发展阶段不符、情绪障碍或潜在学习障碍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培养专注力、寻求专业评估、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1、注意力问题:儿童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容易分心,表现为频繁走神、...[详细]
2025-05-17 16:19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详细]
2025-05-17 16:09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怎么办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可能与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影响及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疏导、改善环境、培养兴趣及专业干预改善。1、动力激发:缺乏明确目标或兴趣是常见原因。与孩子共同制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如单科进步计...[详细]
2025-05-17 16:07
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专注力需要科学引导和环境塑造,关键方法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游戏化训练、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以及分阶段任务设计。1、规律作息:生物钟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固定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能增强大脑对专注行为的预期性,建议制定可视化时...[详细]
2025-05-17 15:57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不适配、时间管理不足、环境干扰及学习习惯未养成有关,可通过分段计时、调整任务量、优化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及专业辅导改善。1、注意力训练: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专注力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详细]
2025-05-17 15:55
如何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缓解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转移注意力、建立规则、肢体安抚和情绪命名,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困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直接引发情绪波动,此时需及时检查并解决基础需求。心理层面...[详细]
2025-05-17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