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幼儿营养过剩可能带来的危害

发布时间: 2013-10-12 14: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代人家庭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一个孩子的饮食营养需求轻而易举。很多家长不但满足了孩子的营养需求,而且是过分的孩子补充营养,本意是为孩子的健康发育着想,反而伤害了孩子。>>>3款饮食缓解孩子的偏食问题

1)体重超标。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肥胖病史越长,各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2)营养过剩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性早熟可能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盲目进补、过量摄入激素有关。在生理上,可能会导致儿童骨骺提前闭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在行为上,由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性器官的过早发育和性意识的过早觉醒,将导致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自控能力,女孩可能会出现早恋、早婚、早孕,男孩则可能出现性攻击、性犯罪等。

3)导致儿童龋齿率的上升。儿童进食的多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黏糊状食物,营养物质在乳牙边积累,变成了龋齿的温床。

4)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肥胖儿童经常是同伴嘲笑、捉弄的对象,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孤独、自我封闭、逃避社交,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幼儿怎么调理预防营养过剩
幼儿怎么调理预防营养过剩
随着我们生活中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提高了,并且现在的家长们对于孩子们是非常的溺爱的,经常会给孩子们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了,这就会导致出现严重的营养过剩的情况了,那么幼儿怎么调理营养过剩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1、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培养孩子不吃或少吃零食和油...[详细]
发布于 2024-04-28

最新推荐

孩子爱打游戏无法自拔怎么办
孩子沉迷游戏可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家庭互动、行为引导、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游戏成瘾通常由缺乏陪伴、逃避压力、社交需求、模仿行为、多巴胺依赖等原因引起。1、设定规则与孩子协商制定明确的游戏时间表,例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需完成作业后。使用定...[详细]
2025-07-06 13:00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怎么办
小孩整天玩游戏不听话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过度沉迷游戏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交需求、自控力不足、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潜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游戏时长和使用时段,采用定时器或家长控制软...[详细]
2025-07-06 11:40
孩子和社会上的人接触怎么办
孩子与社会上的人接触需要家长根据年龄和情境区别引导,主要关注安全边界建立、社交能力培养、风险识别教育三方面。1、安全边界建立学龄前儿童接触陌生人时,家长需全程陪同并明确告知身体自主权概念,如拒绝他人触碰隐私部位。小学阶段可逐步练习短时间独处...[详细]
2025-07-06 10:20
孩子偷家里的钱怎么处理最好
孩子偷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教育、明确规则、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偷钱行为可能与零花钱不足、缺乏物权意识、同伴影响、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或存在行为障碍等因素有关。1、沟通教育发现孩子偷钱后,家长需保持冷静,避...[详细]
2025-07-06 09:00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10岁女孩不听话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激励、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和适当惩罚等方式引导。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独立期,教育需兼顾尊重与边界感。1、建立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简单明确的行为准则,如作业完成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规则要具体可执行,避免...[详细]
2025-07-06 07:40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
高中孩子在宿舍受排挤可通过主动沟通、寻求老师帮助、培养社交技能、调整心态、建立支持圈等方式缓解。校园人际关系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误解冲突、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引起。一、主动沟通鼓励孩子以平和态度与室友坦诚交流,表达自身感受...[详细]
2025-07-06 06:20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怎么解决
孩子被宿舍同学孤立需要家长及时介入疏导,可通过沟通引导、心理支持、家校协作、社交训练、兴趣融入等方式缓解。孤立可能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竞争压力、群体排斥、误会冲突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家长需主动倾听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主观评判。通过开...[详细]
2025-07-06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