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五大刺激方法 有效训练宝宝味觉

发布时间: 2014-02-13 14:0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人认为宝宝出生后并没有味觉,所以对味道并不敏感,其实并非如此。宝宝的味觉发育也需要通过一些刺激方法来进行训练,爸爸妈妈们快来学习一下,专家支招五大刺激方法有效训练宝宝味觉!>>>教新妈妈学习怎样防止宝宝吐奶

1、婴儿出生后第一次感受到味觉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假如不能及时给予更多的味觉刺激,很可能会引起将来孩子偏食、拒食。所以,家长应当在1个半月时适当地给宝贝喂些桔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种菜汤让宝贝尝尝味儿,但要注意尽量清淡,不能太强烈的刺激,比如辣椒就不行。

2、吃奶粉的小孩,应3-5个月换其他牌子奶粉,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口味的奶粉,导致孩子味觉迟钝。这些不断变换的食品能够给予宝贝充分的味觉刺激,对宝贝味觉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半岁以后,可以加少量辅食给宝贝尝一尝甜的、酸的、咸的饮料,同时,可有目的地鼓励宝贝去品尝不同的味道,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语言进行强化,比如问宝贝“酸不酸”等,增加语言训练。

4、用小碗、小勺、小托盘装三份同颜色不同味道的液体:甜、酸、咸。爸爸妈妈和宝贝一起品尝这些液体。告诉宝贝“这是甜的”、“那是酸的”、“这是咸的”等。再尝一次,加深印象。

5、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等),让宝贝都尝一尝,告诉宝贝香蕉是甜的,橙子、苹果是酸甜的,再问问他哪种味道他喜欢吃。

宝宝虽然年龄小,但是对于味道的感受能力也是极强的,爸爸妈妈也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来进行刺激训练,帮助宝宝品尝到各种味道,促进其味觉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早泄五大因素 性刺激强烈
早泄五大因素 性刺激强烈
医网摘要:现在的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发生在男人身上的疾病越来越多,生活中有不少人因此患上了早泄,早泄给男人带来的危害非常的大,严重了还会危及到男人的生育问题,所以我们要知道患上早泄的原因。 1)心理因素诱发的早泄。由于男性因为人际关系过于紧...[详细]
发布于 2018-12-08

最新推荐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5年级成绩不好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学习困难可能由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家庭氛围、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整理...[详细]
2025-09-27 12:34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怎么办
十四岁的孩子管不了可通过加强沟通、建立规则、寻求专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氛围等方式改善。青春期叛逆行为通常由心理发展需求、家庭关系紧张、学校压力、社交环境影响、自我意识觉醒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想...[详细]
2025-09-27 11:18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可以吗
十五岁孩子单独出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在家长评估安全后可适当允许,少数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谨慎。十五岁青少年已具备一定独立行动能力,日常短途出行如上下学、兴趣班往返通常可以独自完成。家长需提前规划安全路线,确保孩子熟悉...[详细]
2025-09-27 10:03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很容易生气怎么教育
小孩子容易生气通常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可通过建立规则、转移注意力、正向引导、情绪识别训练、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改善。1、建立规则明确告知孩子行为边界,用简单指令如生气时不能打...[详细]
2025-09-27 08:47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被宿舍的人欺负可通过与学校沟通、心理疏导、法律维权、家长介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校园欺凌通常由性格差异、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缺失、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与学校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宿管老师,明确反...[详细]
2025-09-27 07:31
孩子大学专业没选好怎么办
孩子大学专业选择不理想时,可通过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职业规划调整、技能补充等方式应对。专业选择偏差可能由兴趣认知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家庭干预过度、就业焦虑、院校调剂等因素引起。1、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成绩优异的学...[详细]
2025-09-27 06:15
孩子初一跟不上留一年好吗
孩子初一跟不上是否需要留级需结合学习能力与心理状态综合判断。留级可能帮助巩固基础,但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关键取决于个体适应性和学校支持措施。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留级可获得更多时间消化知识,尤其数学、英语等连贯性强的学科。教...[详细]
2025-09-27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