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一个被曲解了的美国育儿观念

发布时间: 2014-04-18 09: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在中国的育儿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就是孩子摔倒了不能去扶,好多认为孩子摔倒不扶的家长是以美国家长做法为佐证的,但是美国家长真的凭任孩子摔倒而不管不顾吗?>>>熊孩子哭闹还打滚 怎样教育好

小孩子跌倒了父母怎么办?扶还是不扶?这原本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在中国的父母之中引发了很多争论。

扶的一方认为,这是关心、是爱、是孩子需要的心理安慰,况且孩子真的要是摔疼了,不扶便是冷漠,扶则是在给孩子以身作则,否则将来孩子长大了遇见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会想“反正他自己能挺过去。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我的”,于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如果大家都不去帮助别人,那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而不扶的人则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坚强、独立,摔倒了要靠自己重新站起来,因为父母是不会跟着孩子一辈子的。对孩子的爱未必是宠爱,有时候需要放手。如果家长素来对小磕小碰泰然处之,孩子多半会自己爬起来接着去玩,这不仅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处事的自信和自主能力,也不会变相纵容孩子的依赖和娇气。而且,持不扶观点的家长祭出了一个最有力的佐证:你看,美国的家长就是这样做的。

一时间,不扶的观点好像占了上风,因为在幼儿教育领域,美国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在世界上的确占据着领先的地位。那么美国家长真的凭任孩子摔倒而不管不顾吗?

我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宣传这是美国家长的做法的,我也看过一些没有第一手养育经验的海外华人隔靴搔痒地介绍所谓的美国育儿经验,我不知道大肆宣扬这类理念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仅仅是无知或想当然,我非常不赞成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和勇敢精神的猜测,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和很多事情一样,割裂了发生的背景和前提孤立地去做猜测,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孩子摔到扶与不扶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美国养育孩子最突出的特点是竭尽全力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把安全设施作足,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美国的幼儿园、家里、游乐场、公共场合等都非常重视为小孩打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电源插座都用塑料插头封上,地上铺软垫,尖锐的桌子角包好,楼梯口装门等,所有的儿童用品从吃的到用的都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细致和严格的监测。比如在幼儿园的婴儿班,总会辟出一个特定铺有厚垫的区域让孩子爬,四周有安全的隔离物,那个地方只有家长和保育员才能进入,还必需脱鞋才行;在幼儿班,房间里除了厚厚的垫子和必要的设施(儿童小桌椅)玩具外,几乎空无一物,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走路还不稳、易摔倒。美国儿童的游乐场也是按年龄分的,1-3岁的地上全部铺了塑胶,滑梯什么的都很矮小,孩子玩的时候即使摔下来也不会受伤。4岁以后的游乐场也会铺上厚厚软软的碎木屑,滑梯的高度也得严格遵守儿童建筑设施的安全规定。

写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吧,美国小孩子摔倒了的话,美国家长不去扶不是因为要去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根本是因为安全设施做足了根本不大可能受伤的缘故罢了。

但百密一疏,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孩子真的摔倒受了伤,美国家长肯定比谁跑得都快,抱起孩子赶紧自己处理或上医院,若是发生在学校或幼儿园还要追究责任人,而更重要的是去分析发生的原因,堵住在安全设施和制度上可能的隐患。譬如丫丫学校曾有一个孩子从体育馆前台的舞台上跳下来把脚扭伤了,虽然是孩子顽皮,但孩子的家长则反问:既然存在掉下来摔坏的风险,为什么孩子会被允许到舞台上玩?从那以后在舞台前面醒目的位置上便立起了一个警示牌子,告诉孩子不准上去玩、可能受伤之类的。

只有把安全隐患都消灭掉,小孩的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证了,美国的家长才会看到孩子摔倒了任他们自己去爬起来,所以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那背后的原因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学习的精华所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注意:20个流传的错误育儿观念
注意:20个流传的错误育儿观念
[导语]“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1、“胎儿心率低于140次/分,则所怀胎儿是男孩。”女孩心率...[详细]
发布于 2012-03-06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