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家长哪些行为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

发布时间: 2015-02-03 10:5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为了能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家长必须从自我做起,树立好榜样,同时注意必须改正下列普遍存在的坏习惯。

  “屏幕时间”太长

手机、电视、电脑等“屏幕时间”太长会妨碍儿童学习以及智力发育和社交能力培养。看电视和玩电脑等时间太多,家长与孩子一起户外活动、跑步、游戏和阅读等时间就会更少。专家建议,尽量和孩子共进晚餐,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更能增加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

  将甜食和垃圾食品藏起来

即使父母将甜食和垃圾食品藏得再好,孩子也能够找到。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用健康食品取代垃圾食品,将健康食物放在孩子们可以自取的地方。营养学家表示,对家长而言,控制环境十分重要,杜绝垃圾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不让垃圾食品进家门。

  自己不吃早餐

很多父母早上会将孩子的早餐弄好,自己却只在路上胡乱吃点东西作为早餐。这种做法会给孩子起到错误的示范作用。父母每天早上应该与孩子一起吃早餐,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吃早餐的健康习惯。如果能注意早餐营养搭配及食品多样化,孩子会更加开心。

  不断给孩子命令、指挥和纠正

育儿专家表示,父母每次在命令、指挥或纠正孩子时,其实都将自己置身于“权利斗争”。与大人一样,孩子们不爱被迫做这做那。翻白眼、回嘴、软磨硬泡或置之不理都是他们抗议的方式。父母应避免动辄大呼小叫发号施令,可尽量以合作的口吻或方式与孩子沟通。

  不会温暖道别

送孩子上学或度假时,家长分手的时候最好微笑着告诉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也会一直想着你的。爸爸妈妈也知道你也一直想着我们。”这有助于增强亲情,同时也给孩子发出了“爸爸妈妈对孩子自立能力感到自信”的信号。

  逼着孩子锻炼

父母必须给孩子树立积极运动的榜样,但是没必要逼着孩子去锻炼。最好的方法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锻炼,或者让锻炼有趣味性,比如投篮、老鹰抓小鸡、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家长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家长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早。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小毛病。父母不应给予严厉的责备,但也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为我们介绍的纠正孩子的坏习惯的方法有哪些。孩子的坏习惯:打断谈话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详细]
发布于 2011-09-16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