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父母怎么做可以让宝宝轻轻松松吃药?

发布时间: 2015-08-26 09: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宝宝生病后给宝宝喂药可真是一个大难题,往往是全家都总动员了,但最后却是大人们忙得满头大汗,宝宝被呛得哭得声嘶力竭,而药却是撒得到处都是,让年轻的父母们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儿科专家指出,其实,给宝宝喂药,只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宝宝喝药不哭不闹,完全能够把喂药变成一件轻松的活儿。

家长想法:喂药困难,不如输液

孩子病了就要吃药,可是有许多家长无奈地选择了让医生给孩子输液,因为给孩子喂药实在太困难,每一次喂药都要搞得像一场“战争”。因此,门诊上常常有家长不管孩子的病是轻是重都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尽管他们也知道输液会有许多不良后果。可见,解决喂药困难,其实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输液。

那么该如何给孩子喂药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素华说,引导孩子吃药,也是一门学问。首先家长要选择合适儿童的药物剂型,比如糖浆剂或混悬剂,这类液体剂型服用方便,口感好,易被儿童接受。另外像滴剂,药物浓度高,服用容积小,只需要滴入口里即可,尤其适合婴幼儿服用。还有一些泡腾片,放入水中后会冒出神奇的气泡,儿童也乐于接受,还有一些药可以混着果汁吃,这样孩子也不会觉得药苦而不愿意吃了。

其次,父母不要把吃药当作一种给孩子的惩罚或者平时就把打针、吃药当做一作恐吓孩子的口头禅,以致孩子一见到医生就害怕,一遇到吃药就抗拒。

大孩子吃药,讲道理多鼓励

当孩子不愿意吃药时,家长不能采用简单的妥协方法,不要想着孩子不肯吃药就算了,就直接去医院,让医生输液打针。

专家解析: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来说,能口服的就不要输液。因而,家长不可因为要省事儿而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风险!还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平时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就会认为药是很苦的,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们已经懂得与父母沟通,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温和地告诉他:“宝宝现在生病了,需要吃这些药,才能好起来。”当他开始自己用勺子吃药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毫不吝啬地给予他鼓励,比如说:“宝宝真勇敢,可以把药喝得干干净净。”让他知道,他能把药喝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并可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给他喜欢吃的糖或饼干之类。让孩子从心理上消除对吃药的恐惧,由被动变成主动,不再害怕吃药。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

建议家长:简单地说,就是多鼓励,多赞扬。喂之前,讲道理。喂完,要鼓励。家长平时不要把吃药当作一种苦差事来强调,不强调也就不强化了。

小婴儿被灌药,易有抗拒心理

喂药的时候,有些家长喜欢捏着孩子的鼻子,当孩子张嘴呼吸时把药灌下去,或者是看到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依旧强行灌药。

专家解析:这种方法灌药虽然简单,但因小婴儿吞咽功能不完善,会引起呛咳和呕吐。最好不要灌,小时候被灌过药的孩子,一直对吃药都很抗拒。

另外,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强行给他灌药,不仅容易因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等,而且还会让孩子对喝药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觉得吃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并越来越抗拒吃药。

要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将药慢慢喂入,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待所有的药液都喂完后,再用小勺加几勺白开水,帮助宝宝把口腔内的余药咽下去,冲淡残留在口腔中药味。

不过,像止咳糖浆等就不必再喂水,因为它在处于比较黏稠的状态时,服用后药物会粘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如果喝完后又喂水的话,则可能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稀释,影响药效发挥,所以,这时一般喂完药后就暂时不喂白开水。若是片剂切记要弄碎再喂给孩子吃,否则易误吸入气管。

建议家长:当小孩长到3-6个月大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给小婴儿喂药时,选择一些滴管,一点点慢慢地滴进嘴里,这样比较方便。

Tips

孩子把刚喂的药吐出来,咋办?

婴儿吃药呕吐多因吞咽功能不完善引起,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吃药呕吐则很可能是因为口感不好,吃了就给吐出来。结果,父母就又重新再喂一次。

郭素华说,给孩子吃药一定要遵照医嘱,要严格地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的药量不能随意加减。如果刚喂进去就吐了很多,需要再补喂一次,如果半小时后才吐,就不必再补了。如果只是吐很少一点,也可不补。

如果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影响药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才能轻轻松松地避孕
如何才能轻轻松松地避孕
很少有人在做爱过程中还想着如何才能不会避孕失败。但是在做爱之后,这种恐惧就会骤然而来。其实在做爱之前,如果我们加以注意这些问题的话,性高潮之后的我们就不会再担心这些事情了。一、是容易导致避孕失败体外排精是指在性交达到高潮,即将射精的瞬间,立...[详细]
发布于 2013-07-05

最新推荐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父母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引导、共情沟通、适度惩罚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处理。儿童行为问题通常与探索需求、情绪表达、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或家庭环境影响有关。1、建立规则明确且一致的规则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边界。建议家长与孩子...[详细]
2025-07-27 12:34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营养补充、适度运动、模拟训练等方式改善。中考压力可能由睡眠不足、情绪焦虑、饮食失衡、缺乏锻炼、复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复习。家长可帮助制定作息表,固...[详细]
2025-07-27 11:18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调整家庭氛围、协助复习规划、关注饮食睡眠、适度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干预等方式提供支持。中考是阶段性学业测试,家长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孩子发挥。一、调整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冲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升学压力话题。维持...[详细]
2025-07-27 10:03
孩子补了很多课成绩还是不好
孩子补课效果不佳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孩子补课时沿用被动填鸭式学习,未建立知识框架或错题本,导致补课内容无法与课堂知识有效衔接。家长可帮助孩子梳理学科逻辑,采用思...[详细]
2025-07-27 08:47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家庭教育方式、社交经验不足、过度溺爱、缺乏同理心培养等。1、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幼儿期至学龄前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物权意识和独占行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2-7岁儿...[详细]
2025-07-27 07:31
如果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家长参与引导、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儿童抗拒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兴趣、家庭氛围紧张、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固定安静的学习区域有助于减少干...[详细]
2025-07-27 06:15
孩子该上初三了成绩差怎么办
孩子初三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基础巩固、优化时间管理、寻求专业辅导、改善家庭学习环境等方式改善。初三成绩下滑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知识漏洞积累、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家庭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系统整...[详细]
2025-07-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