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宝宝黏人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17-10-27 17:3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刚做爸爸妈妈的父母们经常很烦惑,孩子到了某个阶段会特别黏人,甚至妈妈上厕所也要跟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应该如何解决?下面我就为大家支招,孩子老爱“黏人”怎么办?

孩子爱“黏人”妈妈上班都得“偷溜”

李小姐发现,1岁多的女儿琳琳这段时间特别爱黏人,除了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妈妈,像个“小尾巴”似的甩也甩不掉。有时玩得好好的,转头突然发现妈妈不在了,马上丢下手中的玩具到处找妈妈,一旦找不到人时,就开始哭着喊着“我要妈妈”,让人妈妈感到非常烦恼,每次上班都得偷偷地溜走,不然就脱不了身了。

宝宝爱黏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在育儿过程中,有些妈妈(或者是与孩子亲密接触的照料者)会发现,孩子在一个阶段会显得特别爱黏人,走到哪,孩子就像小尾巴似的跟到哪,一刻都离不开,有时也会让家长因此而感到特别的烦恼。

其实,宝宝爱黏人,主要是由于宝宝内心“不安全”的感觉所致,而这又多与平时的家庭照看方式有关。有一些家庭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由妈妈、奶奶或者外婆等一个人照顾,一般来说,孩子跟谁的时间长,就会与这个密切接触的看护者之间形成一种依恋关系,这些依恋者能够给到他们内心一种“安全”的感觉,一旦分离时,就像失去了感情依托,使他们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内心情感丰富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一点。

宝宝爱黏人妈妈应该这样做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爱“黏人”的现象会慢慢消失,但家长过分的紧张或任其发展,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那么,如何帮助宝宝从爱“黏人”的“小尾巴”顺利过渡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下除照料者以外的其他人

除照料者外,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应该多点跟孩子接触,如多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建立一种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他知道,除了妈妈外,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同样也是可以建立这种安全感的。待孩子再长大一点后,可以带他出去外面转转,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接触,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2.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

有些孩子由于曾受到惊吓,或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变得很敏感、很爱黏人,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不要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黑暗或是有激烈冲突的环境里,也不要总是说一些“妈妈不要你了”、“别去那,会被坏人抓走”之类恐吓孩子的话语。

3.与孩子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有些家长对待爱黏人的孩子,要么是表现得难以割舍,离开时一步三回头,要么是采取骗孩子再偷偷溜走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不太合适的。这样会让孩子以为妈妈要永远消失了,妈妈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这种分离的感觉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如果妈妈要暂时离开,最好事先告诉孩子,让孩子知晓,并告诉他正要忙的事情,妈妈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陪宝宝一起玩,并且要履行诺言,回来后,要跟宝宝打一声招呼,告诉他你回来了,几次下来,他就会感觉到你是可信任的,而不是因为不爱他而要离开他了。

4.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降低“黏度”

小宝宝是很容易被新事物吸引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培养他一些兴趣爱好,来转移他们对依恋者的过分注意力:如玩游戏、画画、看图画书等。

5.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

有些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而喜欢黏着父母,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父母可以帮助他去完成,对于这种不够独立而喜欢黏人的孩子,日常生活中要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宝宝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我们知道孩子怕陌生人、黏人,但如果持续的时间长、程度影响到孩子适应环境,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该去作心理咨询,看看是否需要通过亲子游戏等治疗方式以改善其相应的社会功能。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爱黏人怎么办 6大妙招来帮你
宝宝爱黏人怎么办 6大妙招来帮你
有家长反映,宝宝特别爱黏人,妈妈走到哪跟到哪,妈妈只要一离开他的视线就开始哭,怎么哄都没有办法。宝宝爱黏人,该怎么办?下面小编就分享6个改变宝宝黏人的坏习惯的小妙招。一、宝宝爱黏人是缺乏安全感一些家庭从孩子出生起就由妈妈、奶奶或外婆等一人照顾。一般来说,孩子跟谁的时间长,就会与密...[详细]
发布于 2017-07-04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