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通过宝宝舌头观看健康状况

发布时间: 2017-11-03 13:5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父母发觉宝宝似乎病了,可能最先会选用测脉搏或者用测体温的方式进行确认,可是这两种方式却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可靠性较差。在此,我们为父母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看舌头。

舌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内脏发生病变时,便可从舌质、舌苔、舌的形态这三个方面显现出来。

看舌苔,正常宝宝的舌苔呈薄白而滋润。

当有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积食,咳嗽多痰,舌苔就会变得厚腻;

孩子着了凉,特别在感冒初期,舌面上会出现一层较厚的白色苔。感冒发展后,舌苔会变成黄色,表明热象较明显;

当孩子因腹泻而脱水或高烧不退,就会出现干燥的舌苔;

有些过敏性疾病会出现地图样舌苔或剥苔;

如发现宝宝舌面上有白点,连嘴唇上也有,可能孩子肚里有虫;

黑色苔且干得像河底裂开那样,往往出现在长期高热的重病小孩。

然而,舌苔有时也会有「假象」,如刚吃过牛奶,舌苔呈白色;吃了橘子,颜色呈黄色;吃过橄榄,舌苔会变成可怕的黑色……所以,发现宝宝舌苔有异常,父母还需排除上述情况。

看舌质,正常宝宝的舌质润而淡红色。

有贫血及白血病的宝宝,由于血色素明显降低,舌质变得很淡;

严重的腹泻伴有脱水或重病高热,舌质变成红绛色带有芒剌;

大病以后,有的孩子伤阴,舌面变得干红,摸上去像猪腰子表面那样,中医称为镜面舌;

舌呈紫色或有紫色斑块,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发生了问题,机体缺氧所致,多见于新生儿窒息、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从舌头能看心脏健康状况
从舌头能看心脏健康状况
大家都知道心脏病会在脸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其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朱翠玲说,中医认为,心在窍为舌,也就是说,心脏的健康情况会首先反映在舌头上。那么,如果您是心脏病患者,或属于高危人群,不妨在照镜子的时候,张开嘴,伸伸舌头,瞧上一瞧。舌上淤斑——提示血脉淤阻对...[详细]
发布于 2017-08-15

最新推荐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过大、家庭关系紧张、社交困扰、自我认知偏差、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家长需结合具体表现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1、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超负...[详细]
2025-09-26 13:12
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满时,父母可通过引导正确认知、建立合理评价标准、创造挫折体验、鼓励团队合作、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态。1、引导正确认知帮助孩子区分自信与自负的界限,通过具体事例...[详细]
2025-09-26 11:56
孩子心态有问题该怎样教育
孩子心态问题可通过情绪引导、兴趣培养、家庭沟通、行为示范、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心态异常可能与成长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心理疾病等因素有关。1、情绪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是基础。当孩子出现焦虑或愤怒时,家长可...[详细]
2025-09-26 10:41
孩子记不住东西是什么原因
孩子记不住东西可能与遗传因素、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营养缺乏、心理压力等原因有关。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养育方式,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一、遗传因素部分孩子可能存在遗传性记忆功能较弱的情况,这与家族中长辈的记忆力表现有一定关联...[详细]
2025-09-26 09:25
小孩子嫌弃家里穷怎么教育
小孩子嫌弃家里穷怎么教育
孩子嫌弃家庭经济状况时,家长需通过情感沟通、价值观引导和实际参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否定孩子的感受,结合家庭实际情况采取积极行动。一、情感沟通当孩子表达对...[详细]
2025-09-26 08:09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怎么克服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怎么克服
小孩子的嫉妒心理可通过情绪引导、行为示范、兴趣转移、正向激励和社交训练等方式改善。嫉妒心理通常由安全感缺失、竞争压力、认知偏差、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等因素引起。1、情绪引导帮助孩...[详细]
2025-09-26 06:53
如何让孩子远离不良的朋友
帮助孩子远离不良朋友需要家长通过日常观察、沟通引导和社交环境管理等多维度干预。主要方法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参与正向社交活动、设定明确界限以及及时介入干预。1、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开放的家庭沟通氛围是基础。每天留出...[详细]
2025-09-26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