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宝妈知识 > 分娩 > 正文

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慎重吃药

发布时间: 2017-11-06 17:1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众所周知,许多药物都能通过乳汁排泄,其中一些可能会对乳儿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所以哺乳期妇女用药和用药期间能否继续哺乳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临床治疗中,应从多方面考虑,正确指导哺乳期妇女用药。现在为您集合那些会通过乳汁的药物,你可以更安心地哺育宝宝咯。

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对乳婴产生影响。尽管有的药物进入乳汁的浓度很低,但对于体稚身软的乳婴来说,其祸害甚大。

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的因素

1、药物动力学特点哺乳期妇女因其生理功能特性,其药物动力学有其不同特征。在母体血浆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向母乳中转运,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转运。游离型药物的血浆浓度取决于给药剂量及在体内的生物转运过程。生物利用度高、蛋白结合率低、表面分布容积小、半衰期长的药物向乳汁转运量大。针对其药物动力学特点,在临床用药中,特别对一些才上市的新药应熟悉这些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综合考虑,慎重用药。

2、药物解离常数的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与其电离度有关。多数药物为弱电解质,都能或多或少地离子化。只有非离子型的药物才能通过生物膜。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多为弱酸或弱碱性盐。通常非脂溶性的药物向乳汁中转运较困难,而酸解离常数高的药物恰恰相反,在血浆中难离子化而导致脂溶性变化不大,易向乳汁中转运。因此弱碱性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较高。

3、药物浓度梯度的影响药物从母血进入乳汁必须通过血-乳屏障。血液和乳汁间的药物浓度梯度是药物向乳汁转运的主要因素。药物浓度梯度越大转运越多。评价药物对乳儿的影响可通过测算药物在乳汁和乳母血浆中的浓度比来衡量。药物分子量低、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非离子化程度高,易进入乳汁。

一些常用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1、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不同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差异较大,偶可见过敏或毒性反应。乳儿反复少量接触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少量进入乳汁,须警惕可能影响乳儿的正常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乳儿发生过敏反应,并能发生生命危险。四环素可使乳儿骨骼和牙釉受损,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的潜在危险,红霉素乳药浓度高于哺乳期妇女血药浓度4~5倍,易导致乳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磺胺类药物除口服不易吸收者外,均能经乳汁排泄,而且乳汁中药物浓度高于母乳血药浓度,尤其对早产儿、病弱儿、高胆红素血症和G-6-PD缺乏的婴儿哺乳存在危险。喹诺酮类药物可使乳儿产生溶血性贫血、异烟肼导致乳儿肝中毒。酮康唑、氟康唑能通过吸收入乳、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有可能对乳儿造成损害。对于含这类药物的外用制剂哺乳期妇女在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药物,当乳母长期用药可能会对乳儿产生昏睡和乳母停药后的戒断症状,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因这类药物均可通过吸收入乳,所以乳母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3、解热镇痛药哺乳期妇女应用镇痛药特别是弱镇痛药,占一定比例。很多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双氯酚酸、吲哚美辛等。阿司匹林可使乳儿骨髓抑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婴儿肝损害,双氯酚酸可致婴儿产生血尿。哺乳期妇女在应用含上述西药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应慎重考虑,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可能了解其成分含量,切不可误信“西药有毒、中药无毒”的用药误区。一些成瘾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在乳汁中分布浓度较高。有阿片瘾的哺乳期妇女,受乳的婴儿也能成瘾,新生儿对这类药物高度敏感,可发生呼吸抑制,所以哺乳期妇女应绝对禁用。

常常有妈妈很着急四处询问自己吃了某种药物之后,是不是会通过乳汁被孩子吃进去,但是不喂奶又担心回奶。所以妈妈在吃药是最好先咨询医生,哪些药物可以吃,哪些药物不能吃。如果可以的话能不吃药就尽量不吃药。如果确实要吃药,而这种药物又会使奶水不适合哺乳,那么就只能考虑给宝宝断奶了。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对于哮喘的治疗误区一定要慎重
对于哮喘的治疗误区一定要慎重
现在很多人在哮喘的治疗中十分容易相信他人的偏方,却总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了哮喘的治疗误区了。我们要如何避免走入哮喘治疗误区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哮喘的治疗误区吧。误区一:错把哮喘当支气管炎在门诊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患者自诉反复咳嗽、气急,到个别基层医院就诊,医生却一直按支气管...[详细]
发布于 2012-03-16

最新推荐

产后脱发缓解方法
产后脱发缓解方法
产后脱发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常见问题,通常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不足或压力过大导致。缓解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改善头皮护理、适当减压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1、激素水平变化是产后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怀孕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头发处于生长期,而产...[详细]
2025-04-24 22:59
36岁想要二胎要检查哪些方面
36岁想要二胎,建议检查生殖系统、全身健康状况、遗传疾病风险以及心理状态。通过全面检查,可以评估生育能力,排除潜在健康问题,确保母婴安全。1、生殖系统检查。女性需要检查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的功能,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包括抗缪勒管激素A...[详细]
2025-04-24 22:53
胎儿性别是由父亲还是母亲决定
胎儿性别是由父亲还是母亲决定
胎儿性别由父亲决定,具体取决于精子携带的性染色体类型。母亲提供的卵子只携带X染色体,而父亲提供的精子可能携带X或Y染色体。如果精子携带X染色体与卵子结合,胎儿性别为女性;若携带Y染色体,胎儿性别为男性。这一过程完全由精子的性染色体决定,与母...[详细]
2025-04-24 22:49
怀孕两周可以吃药打掉吗
怀孕两周可以吃药打掉吗
怀孕两周不能通过药物终止妊娠,因为此时胚胎尚未着床,药物无法发挥作用。妊娠早期终止需要专业医疗评估和指导,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怀孕两周通常是指从末次月经开始计算的时间,此时受精卵可能刚刚形成,尚未在子宫内着床。药物流产通常适用于妊娠49天内...[详细]
2025-04-24 22:43
怎么解决职场不公定律
职场不公定律是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个人能力提升、沟通技巧优化以及制度完善三个方面入手。职场不公可能源于资源分配不均、领导偏袒或信息不对称,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有效沟通以及推动公平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1、...[详细]
2025-04-24 22:36
如何规避职场禁忌
职场禁忌的规避需要从行为规范、沟通技巧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入手。通过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提升沟通能力和保持专业态度,可以有效避免职场中的不良行为。具体方法包括明确职责、尊重他人、保持透明沟通、积极反馈以及持续学习。1、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是规避职场...[详细]
2025-04-24 22:33
转氨酶偏高吃什么食物调理
转氨酶偏高吃什么食物调理
转氨酶偏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调理,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糖和刺激性食物。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从而改善转氨酶水平。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详细]
2025-04-24 22:2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