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通常来说会爬的宝宝更聪明

发布时间: 2018-01-12 17:3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个孩子呱呱坠地时只能保持仰卧的体位,从最初“受制于人”到后来独立行走,中间必定经过“爬”这一环节。而且多数孩子喜爱爬,即使到了已经可以直立走路时,仍不忘情于爬。“爬”,看来是一种很简单的活动,但对婴儿来说并不简单,要尽一翻努力才能完成。爬行对婴儿的各种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绝不能略过直接学走。

对于儿童,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它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当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胸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的站立与行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爬行对孩子来说是一项较剧烈的活动,消耗能量较大,据测定:爬行时要比坐着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着多消耗两倍能量,这样就有助于孩子吃得多、睡得好,从而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爬行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当孩子在襁褓中时,视听所及范围很小,坐着或躺着,视听范围略有扩大,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而当孩子在爬行时,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使婴儿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能够正面面对世界,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增加了接触的声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婴儿听觉、视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爬行大大地扩大婴儿的认识范围,为婴儿建立、扩大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视觉与听觉因而发展了,思维、语言与想象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与提高。爬行对婴儿脑的发育、空间概念的建立具有特殊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爬行训练是预防儿童成长期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手段。感觉统合是一种本体感觉。人们平时学到的一切技巧都是凭本体感觉,良好的本体感觉归功于大脑中前庭系统统合视、听、触等感觉而又能灵活地支配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活动。爬行训练对控制眼、手、脚的协调有极大的益处。通过爬行训练,可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

此外,有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学会爬和没学会爬的同龄婴儿的对比观察发现,会爬的婴儿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而爬得少或不会爬的婴儿,由于接触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些,且易烦躁。在以“爬”为主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爬得好的,走起来也好、学说话也快、认字与看读的能力也强。为此,他们认为爬可促进大脑发育,并主张幼儿爬得越早越好。

一般婴儿能够自如翻身就有了学爬的机会,开始他只能趴着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转及向后退,此时家长可有意识的教婴儿练习爬。开始爬行时婴儿可能很费力,腹部离不开床面,大人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渐渐地他会上下肢协调起来,可以用双手及双膝协调灵活地向前爬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多爬多说话的孩子更聪明
多爬多说话的孩子更聪明
多爬多说话的孩子更聪明爬行对婴儿的成长有里程碑的意义,能促进大脑及各种神经纤维之间的联系,对今后学习语言和阅读都有帮助。你家4个月的宝宝能用小手抓起床单上的头发丝吗?11个月大的小家伙能拿起勺子自己吃饭,一口一个准吗?1岁的宝宝能拿起识字筐里的“阿姨”卡片,告诉妈妈来了位年轻的女...[详细]
发布于 2011-12-26

最新推荐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初三阶段家长应保持稳定情绪与适度关注,主要需做到情绪管理、学业支持、沟通引导、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五方面。稳定的家庭氛围和理性期待能有效帮助孩子应对升学压力。1、情绪管理:家长需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面对模考成绩波动时保持平和态度。研究表...[详细]
2025-05-22 17:00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高中阶段孩子对父母态度恶劣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同伴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逆反心理。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会导致情绪敏感,常通...[详细]
2025-05-22 16:57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对妈妈动手多数属于情绪失控的表现,可通过即时制止、情绪引导、规则建立、榜样示范和亲子沟通五种方式处理。1、即时制止:立即握住孩子手腕并蹲下平视,用简短指令如"手不能打人"明确界限。保持表情严肃但避免吼叫,动作需果断不粗暴。3-6岁儿童正...[详细]
2025-05-22 16:54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沟通、明确指令、示范引导、及时反馈和创造环境五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1、积极沟通:与孩子讨论课堂内容时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哪个部分最有趣"。避免质问式语言,专注倾听孩子复述课堂重点,适时...[详细]
2025-05-22 16:52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处理孩子与老师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商、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行为规范冲突、个性差异、外部压力等因素引起。1、沟通协商: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事件全貌,避免单方面听信孩子描述。...[详细]
2025-05-22 16:49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应怎样开导呢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可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协作、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主要原因包括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兴趣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1、主动社交引导:鼓励孩子从简单互动开始,如主动问候同学、参与小组...[详细]
2025-05-22 16:46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成绩波动通常与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家庭氛围、师生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1、调整沟通: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真实困难。...[详细]
2025-05-22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