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妈妈其实不必为宝宝的与众不同而担忧

发布时间: 2018-01-15 14:26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父母往往会有这样的心声,“真担心,同龄的宝宝都会说话了,而我的宝宝还只会叫‘妈妈’。”“别的孩子似乎更加活泼好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为什么我儿子不爱看书?”“为什么我女儿还不会算术?”“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参加活动?”……家长们常常为“为什么孩子与众不同”而担心。或是生理发育,或是性格特征,究竟如何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呢?

  与众不同,有点急

  眼冒金星: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谈起土土在早教中心的表现,土土妈简直是急得“眼冒金星”:“同课堂的孩子有的大点有的小点,但是都能听老师的话,跟老师互动,做动作,玩老师安排的游戏,就是土土不行,要不就站在一边侧眼旁观;要不就是抓住喜欢的教具不撒手,该归还也不还。老师让指的器官他不指,叫做的动作他不做,给看的图片他不看……完全不能融入到课堂,只是在一边找自己喜欢的小物品自顾自地玩儿。”土土妈感到“很崩溃,也很难过”:“为什么我的宝贝跟别的孩子差距那么大,是不是智力发育迟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担心焦虑: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小美就要上小学了,眼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围着妈妈看书学习,可小美在书桌旁就是待不住,爸爸心里特别着急。“一个女孩子,应该稳稳当当、文文静静地读读书,可小美就是喜欢在外面和男孩子一起爬上爬下,看见高处就上,玩球、骑自行车更是不在话下,就是不爱读书,这可怎么办哪!”

  不以为意:我知道,她很完美

不过,同样对于孩子的与众不同,日本妈妈Saeko的心情却很淡定。Saeko的女儿卡琳现在读小学二年级,但是在班里表现得不活跃,大部分时间只是喜欢倾听,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一些朋友会好意地跟Saeko说:“你应该让卡琳再活泼点。”“卡琳这个样子以后走上社会会遇到麻烦的。”对于这些评论,Saeko却不以为意:“我习惯了,只是笑一笑。我是卡琳的妈妈,我知道,她很完美。她是不一样的孩子。”

  专家意见与众不同,不是坏事

专家表示:“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独特的旅程和目的,他们已经有了成就伟大的种子,父母要做的是创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成长,而不是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更不是将孩子雕琢成‘千人一面’。了解孩子的独特之处,满足孩子的独特需求,对孩子异于他人的表现说‘没关系’,才能给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力量和信心。”

  性格不同:

  不必要求孩子“更活泼”

敏感型:敏感型的孩子较脆弱,容易激动,更多愁善感,思考更深入、认真。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当有机会与别人分享心里的负担时,他们的心情会有所好转。父母可鼓励他们参加互动性强的活动,帮忙照顾宠物对他们来说也特别有好处。

反应型:反应型的孩子好交际,性格外向,兴趣广泛,对外界刺激的需求更多。但他们经常不把一件事情做完就转到另一件事情,不愿意被迫集中注意力。他们比其他孩子需要更为多样性的活动。

接受型:接受型的孩子有良好的举止,很合作;他们遵从指示,但拒绝变化。他们需要每天有一个日常行为习惯,太多活动会打乱他们的节奏。父母要注意:孩子有旁观的权利,不必总是强求这类型的孩子加入到活动中。

活跃型:活跃型的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喜欢冒险,希望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需要父母的监督,为其做出安排。把他们置于领导位置并且给他们明确的指示,他们会更愿意合作,充分发挥其才干。

 智力不同:

  发展孩子的优势智能

关于孩子在智能发展方面的与众不同,很多家长也非常担忧。据中大心理中心教授肖计划介绍,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到自己的“长板”,而不是“短板”。

事实上,每个孩子发育程度和学习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善于此不善于彼是很正常的,比如,一个孩子在骑车方面是个学得慢的人,有可能他在社交方面是个学得快的人。许多父母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孩子相互比较,看到大多数孩子在骑车方面学得快,而自己的孩子学得慢,就会认为孩子有问题,而忽略了他学得快的其他方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哮喘表现与众不同
哮喘表现与众不同
迟发型哮喘老人的疾病特征不同于疾病发作较早的老人及年轻患者,老人迟发型哮喘的特性之一是肺容量显著减少,它会影响疾病的管理方式。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科学院内科系Min-GyuKang博士已将这些结果发表在欧洲呼吸学会2012年会上。人们常常忽略老年患者的哮喘,尽管65岁以上老人的哮喘...[详细]
发布于 2012-12-06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