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妈妈其实不必为宝宝的与众不同而担忧

发布时间: 2018-01-15 14:26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父母往往会有这样的心声,“真担心,同龄的宝宝都会说话了,而我的宝宝还只会叫‘妈妈’。”“别的孩子似乎更加活泼好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为什么我儿子不爱看书?”“为什么我女儿还不会算术?”“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参加活动?”……家长们常常为“为什么孩子与众不同”而担心。或是生理发育,或是性格特征,究竟如何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呢?

  与众不同,有点急

  眼冒金星: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谈起土土在早教中心的表现,土土妈简直是急得“眼冒金星”:“同课堂的孩子有的大点有的小点,但是都能听老师的话,跟老师互动,做动作,玩老师安排的游戏,就是土土不行,要不就站在一边侧眼旁观;要不就是抓住喜欢的教具不撒手,该归还也不还。老师让指的器官他不指,叫做的动作他不做,给看的图片他不看……完全不能融入到课堂,只是在一边找自己喜欢的小物品自顾自地玩儿。”土土妈感到“很崩溃,也很难过”:“为什么我的宝贝跟别的孩子差距那么大,是不是智力发育迟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担心焦虑: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小美就要上小学了,眼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围着妈妈看书学习,可小美在书桌旁就是待不住,爸爸心里特别着急。“一个女孩子,应该稳稳当当、文文静静地读读书,可小美就是喜欢在外面和男孩子一起爬上爬下,看见高处就上,玩球、骑自行车更是不在话下,就是不爱读书,这可怎么办哪!”

  不以为意:我知道,她很完美

不过,同样对于孩子的与众不同,日本妈妈Saeko的心情却很淡定。Saeko的女儿卡琳现在读小学二年级,但是在班里表现得不活跃,大部分时间只是喜欢倾听,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一些朋友会好意地跟Saeko说:“你应该让卡琳再活泼点。”“卡琳这个样子以后走上社会会遇到麻烦的。”对于这些评论,Saeko却不以为意:“我习惯了,只是笑一笑。我是卡琳的妈妈,我知道,她很完美。她是不一样的孩子。”

  专家意见与众不同,不是坏事

专家表示:“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独特的旅程和目的,他们已经有了成就伟大的种子,父母要做的是创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成长,而不是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更不是将孩子雕琢成‘千人一面’。了解孩子的独特之处,满足孩子的独特需求,对孩子异于他人的表现说‘没关系’,才能给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力量和信心。”

  性格不同:

  不必要求孩子“更活泼”

敏感型:敏感型的孩子较脆弱,容易激动,更多愁善感,思考更深入、认真。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当有机会与别人分享心里的负担时,他们的心情会有所好转。父母可鼓励他们参加互动性强的活动,帮忙照顾宠物对他们来说也特别有好处。

反应型:反应型的孩子好交际,性格外向,兴趣广泛,对外界刺激的需求更多。但他们经常不把一件事情做完就转到另一件事情,不愿意被迫集中注意力。他们比其他孩子需要更为多样性的活动。

接受型:接受型的孩子有良好的举止,很合作;他们遵从指示,但拒绝变化。他们需要每天有一个日常行为习惯,太多活动会打乱他们的节奏。父母要注意:孩子有旁观的权利,不必总是强求这类型的孩子加入到活动中。

活跃型:活跃型的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喜欢冒险,希望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需要父母的监督,为其做出安排。把他们置于领导位置并且给他们明确的指示,他们会更愿意合作,充分发挥其才干。

 智力不同:

  发展孩子的优势智能

关于孩子在智能发展方面的与众不同,很多家长也非常担忧。据中大心理中心教授肖计划介绍,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到自己的“长板”,而不是“短板”。

事实上,每个孩子发育程度和学习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善于此不善于彼是很正常的,比如,一个孩子在骑车方面是个学得慢的人,有可能他在社交方面是个学得快的人。许多父母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孩子相互比较,看到大多数孩子在骑车方面学得快,而自己的孩子学得慢,就会认为孩子有问题,而忽略了他学得快的其他方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哪些职场心理问题不必担忧 六个职场心理问题不必担心
哪些职场心理问题不必担忧 六个职场心理问题不必担心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广大职场人士担心的问题似乎每天都在增多,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其实,有些职场心理问题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下面我们就看看哪些问题不必担忧。美国《Glamour》杂志日前刊文,以下6个职场心理问题完全不必担心,也不必紧张到有...[详细]
发布于 2022-03-12

最新推荐

高中孩子不想住校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高中孩子不想住校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高中孩子不想住校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沟通、适应训练、环境优化、兴趣引导等方式改善。住校抵触情绪通常由独立性不足、社交压力、环境陌生、家庭依赖、学业焦虑等因素引起。1、心理疏导:倾听孩子真实想法,避免简单否定。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具体原因,如宿舍...[详细]
2025-05-24 17:00
自我为中心的儿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自我为中心的儿童通常表现出以自身需求为核心的行为模式,主要特点包括过度强调个人意愿、缺乏共情能力、难以接受规则约束、习惯性推卸责任以及社交互动中主导性强。1、强调个人意愿:这类儿童会频繁使用“我要”“我不”等绝对化表达,对玩具、食物等资源表...[详细]
2025-05-24 16:57
小孩子总是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小孩子总是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小孩子偷东西行为可通过正面引导、明确规则、情绪管理、榜样示范和适度惩罚五种方式纠正。这种行为通常与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情感缺失、模仿行为或缺乏自制力有关。1、正面引导:通过绘本故事或情景游戏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概念,用"借"和"还"的实践...[详细]
2025-05-24 16:54
高中生一直沉迷玩手机如何教育孩子
高中生一直沉迷玩手机如何教育孩子
高中生沉迷手机可通过设定规则、培养兴趣、家长示范、心理沟通和学校配合等方式引导。手机依赖通常由学业压力、社交需求、自制力不足、家庭环境及娱乐方式单一等因素引起。1、设定规则:明确每日手机使用时段和时长,如作业完成后可使用1小时。通过家庭会议...[详细]
2025-05-24 16:52
孩子总是撒谎父母该怎么做才能改变
孩子总是撒谎父母该怎么做才能改变
孩子撒谎行为可通过建立信任、明确规则、正向引导、情绪管理和榜样示范等方式改善。多数情况下属于成长阶段的正常现象,需避免过度反应。1、建立信任:创造安全的沟通环境是减少撒谎的基础。日常避免用审问语气交流,当孩子承认错误时给予肯定而非惩罚。可通...[详细]
2025-05-24 16:49
孩子在学校起了冲突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起了冲突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在校冲突可通过沟通疏导、情绪管理、家校协作、社交技能培养、冲突解决训练等方式处理。冲突通常由社交经验不足、情绪表达不当、环境适应障碍、个性差异、外部刺激等因素引起。1、沟通疏导:保持开放态度倾听孩子完整描述事件经过,避免先入为主的评判。...[详细]
2025-05-24 16:46
孩子在学校总犯错误怎么去引导孩子
孩子在校频繁犯错可通过家校沟通、行为分析、规则建立、情绪管理和正向激励五方面引导。主要原因包括适应障碍、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情绪表达不当和缺乏成就感。1、家校沟通:定期与教师保持双向反馈,记录孩子具体错误行为发生的时间、场景及频率。使...[详细]
2025-05-24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