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不同的喂养方式各要注意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18-01-16 17:33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宝宝出生后的喂养非常重要,这时候一般能够给他进行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了。但是有的妈妈奶水不足,或是根本没有奶水,那么这些宝宝,少不得就要用奶粉喂养了,他们的喂养方式一般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这三种方式,对于妈妈来说要做到灵活选择。

  母乳喂养时常发生的问题和处理办法

  应对乳头破裂

每次哺喂时将宝宝抱得靠近乳房,避免过度拉扯乳头。常更换,可采用摇篮式、橄橄式抱法,减少造成吸吮点固定而破皮。让宝宝交替来回吸吮两边乳房。每次每边乳房至少让宝宝吸吮2~5次以上。

每次吃奶前,都采用正确的方式将乳头移出宝宝嘴巴,将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迫宝宝的双颊,使其嘴巴张开。再将小指放入宝宝的口边,使其嘴巴张开轻轻移出乳头,避免乳头受伤。

如果出现吸奶疼痛,吃奶前,妈妈的乳头注意用很柔软的湿布轻轻地擦洗,如果乳头干净,不用擦洗。吃完奶,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上,有防护作用。此外,吃奶时,将乳头和乳晕(乳头后,黑色部分)都送进宝宝的口中,这样容易吸出奶且能减轻乳头的疼痛。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乳母常担心自己的乳汁量不足不能喂饱宝宝,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估计乳汁是否足够:

观察奶量:母亲可从自身乳房变化和宝宝吃奶前后的表现判断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前乳房有胀满感,局部表皮静脉清晰可见,喂奶时有下奶感觉,喂奶后乳房变软。宝宝吸吮时,能听到连续吞咽声,有日寸随着吸吮,奶水会从宝宝口角溢出,这说明奶是充足的。宝宝开始吸奶时,常常急速有力地吸吮,3~5分钟后会吸到大部分乳汁,继而吸吮力变小,吃饱后宝宝会自动松开乳头。

观察尿量:观察宝宝尿量多少,如每天8~10次以上,则表示宝宝每天摄入的乳量不少。

注意体重:观察体重增长。宝宝出生10天后,每天体重增长18克~30克。1周约125克。6个月内宝宝每月增长600克以上,说明母乳充足,能满足宝宝生长需要。

哺乳时,妈妈可用手夹住乳房,控制奶的流速,避免宝宝呛奶。

大多数妈妈们生完宝宝,休息不了多久,就要回到工作单位,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如果中午不能回家哺乳,可到洗手间把母乳挤出来,保存在冰箱冷藏室,下班时用保温杯带回家,放进家中的冰箱冷藏室,可作为次日哺育宝宝用。如果产假中,母乳充足,宝宝吃不完,也可以挤出来冰冻保存,以备上班时哺喂宝宝用。

母乳能达到供需平衡就是最佳状态,平时不需要保存太多的母乳,如果白天不能亲自哺乳的话,那么晚上最好亲自哺乳,这对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宝宝的性格心理发展很有帮助。为此,妈妈需要学习母乳储存的方法,因为处置不当,可能会出现母乳变质等问题,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母乳的储存

1 如果冰箱冷藏室短期保存。可用消毒过的奶瓶。如要冰冻保存,应用超市供应的特制的保存奶的塑料口袋,也可用消毒的奶瓶。

2 冷藏室解冻后,应及时加热哺乳。若放于冷藏室24小时内仍可使用,但不能再冰冻。宝宝吃剩的奶只能弃掉,不能再保存再喂。

3 加温处置:用热水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或用微波炉加热。

  人工喂养三要求

有的妈妈因为身体和工作等原因,不能母乳喂养,可用配方奶粉喂养。配方奶粉的成分接近人乳成分,并强化营养素配制而成。有些配方奶粉添加了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牛磺酸、核苷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根据不同年龄宝宝需要配制成不同配方奶粉,如有的为早产宝宝、低出生体重宝宝、6个月前小宝宝和7个月后大宝宝等。调制方法必须按包装盒上的说明,不能随意稀释或加浓。配方奶哺乳注意事项:

每个宝宝吃多少个体差异较大,但体重增长正常,就不用焦急。一般新生宝宝一昼夜哺乳7~8次,日夜哺乳间隔相差不多,约3小时左右一次,后半夜稍长。每次哺乳约70毫升~80毫升;2周后每日约5-6次,每次100亳升~120毫升;2~3个月每日6次,每次120毫升~150毫升,间隔延长到3。5~4小时,后半夜可睡5~6小时;4~5个月,每日哺乳5~6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后半夜可持续睡6~7小时,不需要哺乳;5-6个月起,每日哺喂4~5次,每次哺乳200~250毫升;此时,添加辅食,奶量不宜再增加;7~8个月后,每日哺乳减至3~4次,并可用杯喝奶,逐渐不用奶瓶。1岁左右,每日饭食3餐,哺乳2~3次。

奶瓶以大口直立式玻璃制品最合适,便于清刷消毒。1~2个月小宝宝可用小奶瓶(100~120毫升),以后,都用大奶瓶(200~240毫升),备7~8个便于每日集中消毒,每次用一个,不清洗消毒不能重复用。奶头也需要7~8个。新生宝宝哺乳用奶瓶头要较柔软而孔径小,新奶瓶头可先煮沸几次使之变软。奶具要洗刷干净,放在大锅内煮沸消毒,奶头等水烧开后再放入。奶瓶、奶头、盆、杯和匙等用具都应置于水面下煮沸5分钟。另备竹筷一双也需消毒,用来钳夹已经消毒的奶瓶和奶头,放在有盖杯内,奶瓶倒置于锅内随时备用。总之,人工喂养必须树立消毒观念,防止食具污染。

喂奶前,先洗手,按配方奶说明书的用量将适量温水倒入消毒过的奶瓶,加入适量配方奶。将奶瓶倒置使乳汁滴于喂奶者全臂内侧皮肤上测试奶温是否合适。一般以不烫手为合适。将宝宝抱起放在双膝上取半坐位,头斜枕于哺乳者左臂上,右手拿奶瓶哺乳,喂奶日寸奶瓶要始终保持倾斜,使奶头中一直充满乳汁,以免吸奶时吸入奶瓶中空气,引起哺乳后溢乳。每次哺乳时间约20分钟为宜,不应超过30分钟。喂完后,竖抱宝宝,拍背,让他打嗝排气。

  怎样进行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时宝宝吃两种食品,可能会不习惯。有的吃惯了母乳。吃配方奶或牛奶就往外吐;有的吃惯了代乳品,再吃母乳时吃几口就放开乳头。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具体方法:

1 喂哺时每次尽量只喂一种食品。母乳或配方奶。

2 喂哺母乳的次数每天不得少于3~4次,没有一定的次数保证,则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3 喂哺代乳品时少加糖,不要太甜。因为吃惯了有甜味的代乳品,就会觉得母乳淡而无味。

宝宝刚出生,身体所需的营养非常重要,一定要得到满足。这对于宝宝今后的成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时候的妈妈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不仅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而且可以很好缓解宝宝刚出生后的紧张情绪,增进母子感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解读宝宝的喂养方式?什么是喂养的误区呢
解读宝宝的喂养方式?什么是喂养的误区呢
孩子的喂养,要讲究科学,因为孩子的健康对于父母来说,是心愿,也是一种健康需要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是很高的,孩子的消化问题反而会出现一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其实都是因为孩子的喂养问题导致的,具体的会有哪些喂养的误区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宝宝喂养误区1、鲜奶比奶粉好很多专家倡...[详细]
发布于 2021-10-02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