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关于各种疫苗 婴幼儿非打不可吗?

发布时间: 2018-01-16 17:1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已经满6个月,原本要带他去施打流感疫苗的妈妈,在看到近来多起因施打流感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导后,开始认真思考起疫苗的各种问题。究竟,婴幼儿为什么要打疫苗?疫苗对婴幼儿的好处和风险又各是什么?孩子的身体能承受这么多疫苗吗?

以下,周医师将为爸妈说明疫苗对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认识疫苗的种类,同时也为爸妈解答婴幼儿常见的疫苗施打问题。

  疫苗在婴幼儿身体内如何运作?

人体的免疫系统如同一个国家的国防系统,负责保卫身体,当有敌人入侵时,就会像军队捍卫国土般,发动与敌人的战争。当人体第一次碰到抗原(引发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时,会需要较长的时间以诱发身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找出身体对抗敌人入侵的策略);但在第二次遭遇相同抗原时,对「敌人」具有「记忆力」的免疫系统,便可在短时间内诱发强大的免疫反应,即时与病毒抗战。

由于大多数传染疾病的潜伏期都相当短,发病后往往也相当严重,却又无法像慢性病一样可透过筛检、早期发现而加以治疗,因此,针对特别容易受到传染病感染,抵抗力最弱的婴幼儿阶段,会建议从新生儿时期就进行疫苗注射。

当疫苗内少部分引发疾病的细菌、病毒,或微量细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被注入婴幼儿的体内后,像举行防毒演习一样,将引导婴幼儿的免疫系统预先制造出抗体,降低发生严重疾病的机率。但接受疫苗注射后,人体能否诱发出足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其实和本身状态有关,例如:当身体的免疫力低下时,疫苗产生的保护效果便会不如预期。

  疫苗有哪些种类?

目前婴幼儿所施打的疫苗种类,可根据是否仍然保留了原来病原的活性,而分为活性减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以及非活性疫苗(killed vaccine)等两大类,两者的区别以及利弊比较如下表。

  如何避开施打疫苗的风险?

谈到疫苗问题,爸妈最担心的莫过于婴幼儿接种后所产生的副作用了。由于疫苗对身体而言是外来物质,身体自然会对它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反应,而在免疫形成的过程中,就可能引发副作用。例如白喉、百日咳(全细胞型)、破伤风三合一疫苗,在学理上较容易引起发烧等症状;若疫苗另添加了可刺激免疫反应的佐剂(例如B型肝炎疫苗),则容易在注射部位产生红肿及硬块等副作用。

所有的疫苗都有副作用,只是发生率和严重度各不相同。在目前婴幼儿常施打的疫苗之中,B型肝炎疫苗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种;副作用最大的则是全细胞型百日咳疫苗,有相当高的比例会有发烧与其他局部红肿反应。

  在减少注射疫苗风险的作法上,有以下几点可提供爸妈作参考

  1.事先了解疫苗使用的安全性

除了紧急应变性所生产的疫苗之外,所有的疫苗在获准使用前,多已彻底测试以评估其安全性与效力;而在获得施打许可后,疫苗的安全性也仍会持续受到监控。建议爸妈可从欲接种疫苗种类的生产制造药厂网站,先下载疫苗仿单(说明书)后自行阅读;或者向医疗院所事先请求给予疫苗仿单复印资料;或进一步与儿科医师作讨论。

  2.婴幼儿接种疫苗前,务必接受身体评估

儿科医师一定要先确认婴幼儿最近的身体状况,才能施打疫苗,但某些判断依据,也需要爸妈协助提供。若孩子有腹泻症状,则不适合接种口服疫苗;若婴幼儿正在发高烧、有喉咙红肿、发炎、流鼻涕、急性过敏反应或类似肺炎、急性肝炎、心血管或肾脏疾病、神经系统方面、免疫能力不全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疗(如抗癌药物)的孩子,也不能施打疫苗。

  3.确实避免疫苗的使用禁忌

虽然所有疫苗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但只要能避开以下三个主要禁忌,在利多于弊的考量之下,还是会建议幼儿接种疫苗。

1)有发烧与上述需要特殊治疗的病患不宜接种疫苗,以避免疫苗所产生的不适反应,影响之后对幼儿病情的判断。

2)对于同种疫苗曾有过严重反应的孩子,可能产生危及生命或引起永久性后遗症的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也不宜接种疫苗。

3)由于结核病会影响细胞性免疫功能,未经治疗的幼儿患者,也不适于接种任何疫苗。

  4.合理推论疫苗的不良接种反应

由于每个孩子的个别体质不同,对于疫苗的反应与程度也有落差。当幼儿接种疫苗以后,在判断孩子出现的症状是否与疫苗有关,建议应考量以下三点。

1)接种疫苗时,必须注意此种疫苗是否常引起类似反应,若不是,就应思考其他可能的疾病;

2)症状发作的时间是否合理,也是应留意的要点之一。一般施打非活性疫苗的反应大多是在接种疫苗1?2天内发生;活性减毒疫苗则在1?2周之间。

3)症状持续的时间是否合理。一般疫苗引起的发烧反应只会持续1?2天,如果幼儿持续发烧,就必须检查是否有其他病因。

目前,1岁以下婴儿对新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方式为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克流感)或注射疫苗两种。新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皆属于「非活性疫苗」,可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于不同部位,或间隔时间接种;接种禁忌包含对蛋白或疫苗其他成份过敏者、年龄6个月以下者、过去注射季节性流感疫苗曾发生不良反应者,或者经医师评估不适合接种者。

很多爸妈常以为小小孩的免疫系统不够成熟,施打新流感疫苗便会比较危险,这是常见的错误观念。以流感疫苗来说,若接种对象是有潜在慢性疾病的个人,其实相对于婴儿会更容易产生并发症。此外,以现有使用报告来看,克流感用于1岁以下婴儿发生严重副作用机率不高,因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及卫生署也已紧急授权,可使用克流感治疗1岁以下的婴儿。由于未经证实的媒体报导易干扰判断力,因此,爸妈除了应密切注意疾管局网站公布的流感接种相关资讯外,建议爸妈应先与熟悉的儿科医师商议,确实评估孩子身体的状况后,再决定是否要让孩子接种新流感疫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幼儿疫苗接种的禁忌事项?婴幼儿打疫苗的禁忌事项
婴幼儿疫苗接种的禁忌事项?婴幼儿打疫苗的禁忌事项
接种疫苗的禁忌(1)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详细]
发布于 2022-05-15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