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喂养宝宝过程中常见的六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18-01-11 17:58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宝宝孩子妈妈体内的时候,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完全是妈妈的身体提供的。可是等宝宝出生后,就只能靠喂养了。通常来说,绝大多数的父母喂养方法不会有什么错误,可是有的爸妈因为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欠缺,还喂养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奶粉冲出来的牛奶那样浓,所以放弃母乳喂养,以牛奶替代母乳

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较全面、充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

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误区二: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补钙过量等。

  误区三: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

越来越多的妈妈虽然做到了母乳喂养,但有些人却陷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儿科专家指出,当母乳喂养4-6个月的时候,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婴幼儿在6个月后就开始添加辅食很重要。添加换乳期食品不仅可以补充宝宝营养,还能让宝宝学会吞咽、咀嚼,锻炼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宝宝甚至一岁还没有添加任何食品,非常不对。

  误区四: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2岁以内的宝宝

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误区五:选用保健品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尤其是在生后6个月到3岁这段时间。

有些家长认为为孩子选用保健品也是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的好办法,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保健品中还没有专门提高免疫力的,很多宣称以提高免疫力为主要功效的保健品,其实并没有临床和理论上的科学根据,选择保健品其实不如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

在目前市场上众多进口、国产婴幼儿奶粉中,专家发现:南山新推出的南山倍益幼儿配方奶粉科学配比IgG、IgA、IgE、乳铁蛋白等多种免疫因子和高品质的复合益生元,实现的“免疫1+1营养组合”

配方,双向加倍免疫,帮助宝宝增强体质,填补了中国婴幼儿免疫营养的一项空白。研究证明,免疫因子IgG、IgA、IgE、乳铁蛋白、乳清蛋白等,都是重要的抗体,有助于宝宝提高抵抗力;复合益生元有益肠道健康,能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

  误区六:对宝宝免疫力的补充是调理性的

给宝宝补充免疫力,需要选对时期,而且必须持续,不能轻易中断。免疫力好,宝宝会很少生病,其他各方面表现都好。宝宝免疫力补充的最佳时期是6个月~3岁。如果这个时候过于大意,会对宝宝将来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问题一出现,往往就意味着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因此,需要在宝宝免疫力提升的关键期给予他足够的免疫营养,不要等到宝宝生病后再来干着急。

父母在孩子的喂养过程中,千万不能想当然,成年人与宝宝的营养需求是不一样的。要想宝宝能够健康发育,还是得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喂养。以上这六个误区,千万不可再有了。否则,不仅耽误孩子的成长,对父母也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给宝宝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给宝宝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小宝宝身体抵抗力低下,在这寒冷的冬天非常容易生病,而宝宝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了。不管是宝宝受凉,还是宝宝受到感冒病毒的感染,宝宝都会发烧。在宝宝发烧后,妈妈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带宝宝打针吃药,有的也会自己在家给宝宝治疗,但是在给宝宝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1:发烧是一种...[详细]
发布于 2018-09-03

最新推荐

婴儿太胖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婴儿体重超标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主要涉及代谢负担、运动发育延迟、睡眠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神经发育干扰五个方面。1、代谢负担:过度脂肪堆积会增加婴儿代谢压力,影响脑部供氧效率。高体脂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干扰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控制喂...[详细]
2025-05-20 16:55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专注可通过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兴趣引导、目标管理和亲子互动改善。1、优化环境:嘈杂环境易分散注意力,建议设立独立学习区,移除电子设备干扰。书桌保持整洁,使用护眼台灯,背景音乐选择白噪音或古典乐。观察孩子对光线和温度的敏感度,调整至...[详细]
2025-05-20 16:52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引导
宝宝不爱说话可能与语言环境、发育节奏、听力问题、性格特点或心理因素有关,可通过亲子对话、语言游戏、听力筛查、社交引导和减少电子屏幕时间等方法改善。1、语言环境:家庭语言输入不足或方言混杂可能影响宝宝表达意愿。每天固定30分钟亲子共读,选择小...[详细]
2025-05-20 16:43
孩子不读书以后怎么办
孩子不读书需要从教育方式、兴趣引导、心理支持、职业规划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综合干预。1、调整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尝试项目制学习,如通过搭建模型理解物理原理;采用游戏化教学,像用数学桌游替代练习题;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孩...[详细]
2025-05-20 16:40
为什么不能让婴儿看电视
婴儿不宜看电视主要影响视力发育、语言能力、注意力发展、睡眠质量及亲子互动,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替代。1、视力损伤:婴儿眼球发育未成熟,电视屏幕的强光和快速画面切换可能导致晶状体调节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处理方法包括完全避免18个月前接触电子屏幕,...[详细]
2025-05-20 16:31
孩子读书实在不行怎么办
孩子学习困难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基础薄弱、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1、注意力问题:部分儿童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建议进行专业评估,确诊后可尝试行为疗法如番茄工...[详细]
2025-05-20 16:28
2岁宝宝电视瘾特别大怎么办
2岁宝宝电视瘾大与过早接触屏幕、缺乏替代活动、家长示范作用、内容吸引力强、作息不规律有关,可通过设定观看时间、提供互动游戏、增加户外活动、选择教育类节目、建立固定作息改善。1、控制时间:2岁幼儿每日屏幕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使用定时器设定...[详细]
2025-05-20 16:1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