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脾气突然变化可能是发生了肠套叠

发布时间: 2018-01-17 15:0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或那些的问题,虽然有的孩子还不能言语,但是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看出一些端倪的。肠套叠,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疾病。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时,最明显的就是肚子痛,并且脾气还会变坏。

长得虎头虎脑的胖小子一向身体很棒,也很少哭闹,有一天突然脾气大变,不但哭声尖厉,还拼命地向腹部卷曲着腿,一脸痛苦的样子。这时父母可得当心了,宝宝很可能患上了凶险的肠套叠,千万别当成普通的肚子痛“等等再说”。专家提醒家长,小儿肠套叠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抢时间救治,否则可能发展成为肠坏死,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由于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建议父母平时要对发生在宝宝身上的各种变化多加注意与观察,特别是平素健康的宝宝若出现阵发性啼哭、呕吐、腹部包块和果酱样血便等症状时,应引起高度警惕。

  病例

  宝宝突然脾气大变 腹部肿块似“腊肠”

十个月大的豆豆长得白白胖胖,身体很好,也很少哭闹,可上星期天中午却突然脾气大变,不停地哭闹。不管妈妈怎么哄,就是“不领情”,哭哭停停了半个小时,后来拉出了一些明显带有血的果酱样大便,父母吓了一跳,抱起他就往医院赶。

到了医院,豆豆又开始呕吐,尖厉的哭声和双腿拼命屈向腹部的动作令医生十分警惕,一摸他的肚子,隐隐约约有像小腊肠或小香蕉状的肿块,这些指征都很像小儿肠套叠的症状。医生不敢大意,告诉其父母,若真是患上肠套叠,处理病情变化会很凶险,劝他们马上带宝宝找有小儿外科的医院就诊,以便通过X光确诊并在透视下进行“空气灌肠”,如果拖的时间长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肠缺血甚至坏死还得做肠切除手术。

父母一听吓坏了,抱起豆豆赶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该院的小儿外科医生并没给豆豆开单做X光,而是做了更简单的B超检查,很快就确诊为肠套叠。所幸发现得早,就诊及时,豆豆还没出现肠坏死的症状。医生通过B超和可控的水压灌肠,很快就将豆豆出现套叠的肠子复了位,豆豆终于脱离了危险。

  提醒

  “肠套叠”易被误诊为肠炎

其实,发生在豆豆身体上的肠套叠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多发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身上,男婴发病率要比女婴高一倍。大多数的肠套叠都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因此医学上称之为“特发性”疾病,它可能是因病毒或服药甚至是饮食不当等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宝宝肠管蠕动不协调,比较难预防。

有临床研究发现,肠套叠的患儿中不少原先体质都较好,而且体型偏胖。这类宝宝的胃泌素分泌较高,虽然有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但有观点认为,高血清胃泌素值可能是诱发肠套叠的好发因素之一。另有临床观察指出,肠套叠患儿中有六成左右是人工喂养,因此怀疑进食牛奶也可能是肠套叠的好发因素之一。

有些宝宝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感染腹泻等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肠炎。由于小儿肠套叠发病急,理论上在发病超过48小时之前,可进行灌肠治疗;但超过48小时之后,宝宝很可能已有腹膜炎症状,再发展下去还可能出现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就不得不手术治疗。为了避免手术,父母平时要对发生在宝宝身上的各种变化多加注意与观察。

  平素健康的宝宝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更应引起警惕:

1.腹痛哭闹:宝宝突然出现间歇性的腹绞痛,明显躁动不安,双腿不由自主地向腹部屈曲,并伴有阵发性的哭闹;

2.呕吐:开始是奶和食物,严重的连胆汁都呕出来;

3.果酱样血便: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如果疑有肠套叠而尚无便血时可做直肠指检,若检出染血也可诊断。便血的原因是由于套入部分的肠壁血循环出现障碍,使黏膜渗血混合到肠黏液中随粪便排出;

4.腹部肿块:腹部可摸到小腊肠、小香蕉状的肿块,这是具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

  治疗

  B超引导水压灌肠更安全

小儿肠套叠比较凶险,需要抢时间救治,否则可能发展成为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只要发现得早,一般都无需手术。过去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时,患儿和医生均接受大量的X线照射,不但患儿痛苦,而且复位成功率低。随着诊断手段的改进,现在有条件的医院采用更便宜更安全的B超就能确诊并引导进行水压灌肠复位,其复位成功率高达96%。

不过,对于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病情严重、怀疑出现肠穿孔或肠坏死的患儿,手术治疗甚至切除部分已坏死的肠都是在所难免的。

  预防

  注意饮食和保暖

小儿肠套叠虽然防不胜防,但家长日常对宝宝的饮食、保暖等防病的环节做得好,还是能降低患病几率的。

  1.饮食:添加辅食莫操之过急

除了注意日常的饮食卫生之外,给宝宝喂食要定时定量,在需要添加辅食时,也应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但家长也要少让宝宝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防止宝宝的肠道出现蠕动异常。

  2.保暖:根据温度及时增减衣物

夏天进出空调房时应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特别是夜里开着空调睡觉时,更要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以免着凉甚至出现腹泻等影响肠道功能正常发挥的症状。到了换季时节,则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为宝宝添衣保暖。

当孩子疑似发生肠套叠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要知道,肠道叠也有轻重之分,轻微的,通过灌肠就可痊愈,严重的就得进行手术了。所以说,对于孩子生病,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小孩子身体脆弱,一点小毛病,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伤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痴呆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
痴呆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年性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平均生存期为5-1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患有此病。该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瘟疫。卫生部对防治老年性痴呆也非常重视,号召将心理卫生、精神医学的防治一定要进入社区。老年性痴呆症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弥漫性萎缩,...[详细]
发布于 2012-04-13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