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这几种社会行为

发布时间: 2018-01-17 11:1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宝宝逐渐长大时,他会表现出各种成年人身上才常会见到的几种社会行为,有害羞,反抗,模仿,竞争等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常常让父母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教导好孩子。有的父母自己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都不能得心应手,要想教育好孩子,快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在宝宝反常行为背后都有心理上的原因,下面9种常见社会行为,妈妈不妨对号入座看一看究竟是哪种心理在“作祟”。

  害羞行为

认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发展阶段,有些长大后自然会减低,有的则会持续一生,这与宝宝个人的气质有关。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则容易害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处理方式:

宝宝害羞,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不必急于矫正。但如果害羞过头,父母就要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解决。一般来说,造成宝宝害羞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自身因素;其二是家庭因素。

自身因素可能与孩子身材过胖、过瘦、身体有缺陷,或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有关。家庭因素可能是父母要求过高或过度保护,例如,父母如果万事要求完美,可能使孩子因经常担心事情做不好而挨骂,产生胆怯或害羞的情绪;而过度保护会使孩子难以克服陌生、焦虑,害怕与人接触,长久下去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的性格,有碍其发展。

若宝宝有过度害羞的毛病,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很重要。专家建议,此时父母应多鼓励孩子与人接触,并多让孩子有表现的机会,以赞美、鼓励来代替责骂,让宝宝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被喜爱的,让宝宝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建立自我价值。

  模仿行为

模仿是人社会行为的重要部分,与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有极大的关联,也是检查婴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依据。婴儿到三四个月时才会模仿,如模仿妈妈的各种动作等,期待与妈妈建立关系。

孩子3岁左右,就会开始展开模仿游戏,疯狂的模仿周围的人,并显得乐在其中。常见有由模仿父母举止行为,以此来了解成人的世界或表达自己的感受。

  处理方式:

虽然早期的婴儿模仿只是一种反射驱使行为,不是真正的模仿。但父母还是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如张嘴、吐舌等,可提供宝宝感兴趣的刺激,有助于开启宝宝头脑的新连届。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竞争行为

处于婴儿时期的宝宝,并不真的具有攻击或竞争的意图,其注意力的焦点多半为玩具。宝宝经常会去抢别的孩子手上的玩具,有趣的是当玩具到手后,他可能马上就扔掉不要了,转而再去抢别人手上的另一个玩具。

等到幼儿时期,宝宝就会有明显的竞争意图,在言语上或游戏时,会想超越其他人,如果仔细听小孩的对话,常会听到甲宝宝炫耀说:“我有玩具枪,你没有。”乙宝宝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我也有,昨天妈妈才给我买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实上,乙宝宝的妈妈可能跟本就没有买玩具,但宝宝会为了与他人比较、竞争而撒谎。

  处理方法:

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宝宝有这种举动是很正常的行为。当幼儿期的宝宝为了强过他人而撒谎时,父母不要断然的认定孩子撒谎的坏习惯,应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说谎,再来判定。面对孩子的竞争行为,父母的态度很重要,若鼓励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幼儿形成自尊及成就动机,但反过来说,若经常教导孩子一定要考100分、争第一,反而会使幼儿流于恶性竞争的不良习惯中,不得不小心。

  反抗行为

有的孩子在幼儿期会开始变得叛逆,经常将“不要”挂在嘴边,这时候,父母不必忧虑,先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宝宝第18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认识,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就是常说“不要”。

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大约是在2岁左右出现。幼儿会开始和爸妈作对,妈妈叫他不要做某一件事,他偏偏就要去做,而且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处理,却又经常把事情搞砸,让妈妈很头痛,不知如何是好。6岁左右的孩子,虽然颇具独立性,但自尊心强,不愿受批评,有强烈的反抗性,容易与人发生矛盾。

  处理方法:

面对宝宝的反抗行为,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成为“叛逆小子”。据研究显示,如果婴幼儿时期没有过反抗行为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意志力薄弱的小孩,所以孩子出现反抗行为,其实是件好事。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味地放纵宝宝,否则会将事情搞得更糟。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为:有技巧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首先父母先深呼吸,做和宝宝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接着经常使用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例如,夸赞宝宝:“你会自己收玩具,好棒啊!可不可以再帮妈妈一个忙呢?”最后要提醒,千万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因为若用威胁、打骂来解决的话,可能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

对于孩子的这些社会行为,家长们用不着大惊小怪,其实孩子产生这些行为是很正常的,只不过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比较稀奇而已。自从孩子有了自主以后,就会不自觉的保护自己,并将这种保护自己意识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加长要做的,就是纠正其中一些不好的行为,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情绪?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情绪?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情绪,很多时候父母对这些情绪束手无策,不要担心这里小编就来教你如何应对孩子的小情绪。招数之面对愤怒孩子的玩具或其他心爱之物被抢走了时,脸涨得红红的,甚至会出手打人。此时妈妈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不懂得分享,或表情轻松的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而是...[详细]
发布于 2014-10-20

最新推荐

父亲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呢
父亲与孩子相处需要注重情感联结、规则建立和共同成长,主要通过高质量陪伴、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兴趣共享和边界设定等方式实现。一、高质量陪伴每天固定15-30分钟专注互动时间,避免边玩手机边陪孩子。婴幼儿阶段可进行抚触、绘本共读,学龄前儿童适合...[详细]
2025-08-19 13:12
怎么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呢
怎么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呢
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可通过调整家具布局、设定观看规则、使用物理屏障、增加互动活动、选择合适屏幕尺寸等方法实现。1、调整家具布局将沙发或座椅固定在距离电视屏幕至少3米的位置,确保孩子自然落座时处于安全观看范围。电视柜高度应与儿童视线平齐或略低,...[详细]
2025-08-19 12:34
如何劝说孩子看电视离远点
劝说孩子看电视保持距离需要结合行为引导和环境调整,主要通过设定规则、示范行为、趣味互动、设备管理、光线控制等方式实现。1、设定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看电视的明确规则,包括观看距离、时长和姿势。使用可视化工具如地面贴纸标记安全距离区域,帮助孩子形...[详细]
2025-08-19 11:56
怎样劝说孩子离电视远点呢
劝说孩子远离电视需要结合行为引导和环境调整,主要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和创造无屏环境等方式实现。1、设定规则明确每日观看时长和距离限制,建议使用定时器提醒。将电视时间与户外活动挂钩,例如看完一集动画后需完成跳绳等运动。规...[详细]
2025-08-19 11:18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怎么办呢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怎么办呢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时,建议保持冷静并采取沟通协商、寻求第三方调解、明确边界、记录证据、必要时法律介入等方式处理。这类问题通常涉及教育理念冲突、对方家长性格偏执、孩子间矛盾升级、沟通方式不当或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1、沟通协商优先尝试与对方家长进...[详细]
2025-08-19 10:41
小孩上小学前应该学什么好
小孩上小学前应该学什么好
小孩上小学前应重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基础认知、社交规则和运动协调能力。主要有生活习惯养成、语言启蒙、数学感知、情绪管理和体能发展五个方面。一、生活习惯养成培养独立穿衣、用餐、如厕等基础生活技能,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家长可通过示范和...[详细]
2025-08-19 10:03
怎样有效的让孩子写作业快
让孩子写作业快需要结合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和时间管理等方法。主要有创造安静环境、建立固定时间、拆分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1、创造安静环境为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保持桌面整洁无杂物,光线充足但不过于刺眼。避免在客厅或卧室...[详细]
2025-08-19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