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孩子日常行为影响睡眠质量

发布时间: 2018-01-11 16:2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都知道睡眠对宝宝的重要性,但是不是每一个宝宝都会配合,到时间不睡、睡过去又容易惊醒的宝宝屡见不鲜,常常令父母束手。睡得不好、睡得不够,对小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它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发育,还包括行为问题与情绪问题。

  睡眠与行为长期相关

我们都知道睡不好对宝宝的影响很大,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是睡不好的那一天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睡觉总是有问题的小孩子,睡眠对他的行为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可以从婴儿期影响到幼儿期、甚至更大。

2015年,挪威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了他们追踪了3万多位婴儿的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里,学者们从1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追踪这三万多名婴儿,一直到他们5岁,结果发现,18个月大的时候有严重睡眠问题的(平均每天睡不超过10个小时,或者夜里会醒来3次以上的),到5岁的时候,大多会出现经常性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当然你可能会说,有些小宝宝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了,这和他5岁时候的问题更有关系,却未必和睡眠质量有关。没有错,这个研究团队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研究中排除了18个月时就已经存在的行为/情绪问题,结果还是会得出一样的结论:18个月时睡眠不好的宝宝,长到5岁的这几年里,就是会比较多行为及情绪问题。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很难约束、行为特别粗暴、或者一点点事情就大吵大闹,这其实未必就是父母教养得不到位、或者是小朋友自己天生的脾性问题,很可能这些行为/情绪问题的根源在睡觉,他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才会有这些问题。而这个睡觉的问题并不是他这两天没睡好,可能是他这两年都没睡好。

  睡眠与行为:互为表里,互相恶化

当然反过来说,一个小孩子有经常性的行为和情绪问题,也会让他比较难以入睡,时间久了,你已经很难搞清楚到底是睡眠不好导致行为问题,还是行为问题导致睡眠不好,这就好像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么爸妈就不知道该优先解决哪个问题。甚至在学术界,有些研究会把睡觉当成行为问题的因,而有些研究会反过来。其实谁是因、谁是果已经不重要,因为一旦孩子身上有了这些问题,就会出现因果循环,而且是恶性循环,所以爸妈必须同样重视。

只不过,行为和情绪问题容易看出来,而睡眠问题不容易,因为长期没有得到充足睡眠的小孩子,往往表现在外的并不是疲劳和困顿,反而很容易出现过于兴奋的状态,让爸妈误以为他精神正好。但其实,小孩子经常性的出现激进的行为、动作大甚至有暴力性、难管束、情绪容易激动甚至崩溃,每到晚上还特别抗拒睡觉,就很有可能反映了他睡眠不足的身体状况。

  调整睡眠的关键:规律、规律、还是规律

很多爸妈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宝宝累了自然会睡,所以不重视宝宝的作息时间。但是宝宝的大脑还在发育中,特别是婴儿与幼儿,他们累了该睡了,大脑却并不能自动从清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所以他们这个时候会闹,这种转换机制发育得越晚的孩子,闹的程度就越凶。在这种情况下,爸妈必须出面做一个大脑引导者,帮助宝宝从清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而且要这种转换进行得顺利,还必须在宝宝自己发现想睡觉之前就得出手,这样才能避免他因为转换不得而开始哭闹的情况,也会让他比较容易接受睡眠。换言之,爸妈必须掌握宝宝所需要的睡眠规律。

如果你的宝宝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规律相对好掌握,因为你只需要配合宝宝的作息和行为状态,帮助他培养一个规律出来,比如白天几点睡、睡几次、晚上几点睡,建立规则以后就照表操课,每天都一样,宝宝就能进入长期性的良性循环:睡得充足,行为问题也能减少或避免。当然,爸妈不能忽视孩子的成长,随着他的成长宝宝对睡眠的需求也会变化,而爸妈就得根据他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睡眠时间。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比如两三岁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相当强的自主意识,你突然要求他规律睡眠,恐怕有些困难。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规范睡前的惯例行为,比如洗澡、刷牙、讲故事、调暗灯光、按摩等等,每晚固定时间,一件件按顺序做下来,然后就上床睡觉,用行为模式的惯性帮助孩子接受定点入睡的方式。要知道,3岁以前的孩子,每晚上床时间应该是固定的,前后不要差出15分钟来,这才是规律,而坚持下去,才会彻底的改变孩子不良的睡眠模式,进而改良他的行为和情绪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早泄的日常行为保健
早泄的日常行为保健
自我按摩是治疗早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按摩时宜衣着宽松,全身放松,思想集中,呼吸自然,不能屏气。基本操作如下:腹部操作:取仰卧位,先用单手掌柔神阙穴,以脐下有温热感为度。再按摩小腹部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揉气海、关元、中极穴各1~2分钟。腰骶部操作:取坐位,先用两手掌同时按摩腰骶部5...[详细]
发布于 2012-06-01

最新推荐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手机网络
控制孩子手机网络需要家长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主要通过设定规则、技术干预和亲子沟通实现。1、设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时段,明确学习、睡眠、用餐等无手机时间。建议将规则书面化并张贴在家庭公共区域,周末可适当放宽但须保持基本框架...[详细]
2025-07-04 13:00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聊孩子
高中生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建议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采用尊重、开放的态度,围绕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对话。主要有明确沟通目标、选择合适时机、准备具体问题、倾听老师反馈、共同制定方案等方式。1、明确沟通目标家长需提前梳理孩子在...[详细]
2025-07-04 11:40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的方法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马虎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问题多与年龄发展阶段相关,需结合具体场景针对性引导。1、培养专注力通过舒尔特方格、听读复述等游戏训练持续注意力,每次练习时间根据年龄...[详细]
2025-07-04 10:20
怎么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检查习惯、分解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反馈等方法实现。粗心行为多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表现针对性干预。1、培养专注力通过定时定量完成任务训练专注...[详细]
2025-07-04 09:00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很差怎么办
孩子初中政治历史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基础记忆、建立知识框架、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政治历史学科需要理解与记忆并重,家长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针对性支持。1、调整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容易导致知识点混淆,建议采用联想记忆法...[详细]
2025-07-04 07:40
初中生男孩早恋怎么和他沟通
初中生男孩早恋时,家长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简单否定或粗暴干涉。早恋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主要与荷尔蒙变化、同伴影响、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建立信任、倾听需求、引导责任意识、设定边界、共同学习性教育知识等...[详细]
2025-07-04 06:20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老师怎么和家长说
孩子成绩差时,老师与家长沟通应注重客观描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合作方案。沟通方式主要有明确问题、共情倾听、聚焦解决方案、提供、保持持续跟进。1、明确问题老师需用具体数据或事例说明孩子哪些学科或知识点存在不足,避免笼统评价。例如列出数学计算错误率...[详细]
2025-07-04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