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1岁前别喝果汁的4大理由

发布时间: 2018-01-11 15:4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除了建议1岁以下婴幼儿不宜喝果汁外,美国小儿科学会也针对不同年龄层孩童的每日果汁摄取量,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议:1岁至3岁孩童不得超过4盎司(约120CC);4至6岁孩童不得超过6盎司(约170CC);7岁至18岁儿童不得超过8盎司(约230CC)。

理由1、热量摄取易超标,间接排挤母奶

站在营养学的角度,缺乏全果纤维的果汁,相较于果泥或是果肉,较难达到饱足感,一旦含糖比例过高,容易因喝得太顺口而过度摄取,无论是在糖分或热量摄取上,一不小心就会超标。

缺乏全果纤维,易摄取过量

水果是六大类食物其中一大类,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水果或果泥可做为6个月以上婴儿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反观果汁因缺乏全果纤维,宝宝摄取过量除了导致肥胖,有时还会减少奶量摄取,造成营养不良。

爸比妈咪若想给6个月以上未满1岁婴儿喝100%纯果汁,营养师建议,最好先将果汁稀释1倍,从1汤匙开始,循序渐进,待宝宝适应之后再逐渐添加量及浓度,千万不要放在奶瓶中,以避免过度喂食导致肥胖,或影响母乳与配方奶粉的摄入量,造成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取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偏甜口感,提高偏食的机率

医师不讳言,对婴儿来说,果汁本身的营养价值远不如母奶或配方奶,甚至会排挤其他副食品的摄取量,加上台湾人偏好高甜度水果,也导致市售或是自榨果汁口感均偏甜,一旦婴孩习惯这般偏甜口感后,会影响日后对饮食口味的偏好,未来也许会抗拒不够甜的食物,提高偏食发生机率。

理由2、鲜榨果汁难杀菌,恐引起腹泻胀气

除此之外,鲜榨果汁还有杀菌消毒方面的安全疑虑。医师表示,1岁以下的婴幼儿通常不建议给予未消毒的生食,自制果汁要做到杀菌并不容易,即便是低温杀菌,也要以摄氏62至65度之间持续30分钟,才能达到杀菌效果。

果汁不要和蛋白质及高钙食物同食

对人体来说,一旦摄取过量果汁,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营养师建议,果汁不要和蛋白质及钙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鱼虾蟹和牛奶同食,易引起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部分葡萄柚类水果,因会影响某些药物代谢所需的肝脏酵素,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同样不建议饮用果汁。

市售果汁的风险

市售果汁多半会添加果糖以增加风味,代谢果糖需经过肝脏,但孩子的肝、肾发育尚未完全,不建议摄取果糖,而且,果糖成分为玉米糖浆,大都属于基因改造的食品,对于孩子来说又增加了未知的风险。

理由3、果汁含糖比例高,蛀牙风险跟着高

值得留意的是,市售还原果汁或果汁饮料,在营养上并不等同果汁,甚至会添加甜味剂或香料增加风味,美国小儿科医学会提到长期暴露在高糖份的环境当中是不好的,含糖比例高的果汁,对于宝宝的口腔卫生来说并非好选择。

以汤匙喂果汁,而非奶瓶直接喝

在喂食小孩饮用果汁的容器挑选上,美国小儿科学会也提醒家长不应把果汁放在瓶子或吸管杯(sippycups)里,让婴幼儿拿在手中随时饮用,否则孩子牙齿将因与糖类过度接触,导致蛀牙。

营养师建议,爸妈可将果汁盛装于碗或杯内,以汤匙喂食,将果汁放在奶瓶中喂食,无形中也会增加牙齿接触果汁的机会,易引发龋齿。喝完后记得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可多次喂食白开水,达到预防蛀牙效果。

因蛀牙和口腔卫生习惯息息相关,医师表示,对1岁以下的小孩来说,即便还未长牙,父母也可以在早晚、睡前与进食后,以纱布巾试着替孩子清洁口腔,借此建立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等长牙后才来建立清洁口腔习惯,无论是爸妈或孩子都会辛苦许多。

理由4、果泥含天然纤维,有助于训练咀嚼能力

1岁以前的婴儿因乳齿的臼齿还未长齐,不具有咀嚼能力,几乎都是用囫囵吞枣方式吞食,医师认为,果泥或天然水果可给予孩子口腔不同触感刺激,尽管目前尚无直接明显证据显示对儿童发展有何助益。

从去皮蒸熟的果泥开始尝试

新鲜水果(含果肉)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果汁,且喂食果泥或天然水果可达成训练宝宝咀嚼能力目的,针对甫接触水果等副食品的宝宝,营养师建议,爸妈可用汤匙刮取果肉,辗碎成泥或用擦板磨成水果泥,第1次只给1茶匙,慢慢增加1至2汤匙,直到孩子完全接受。

为了不让宝宝因为太饿而缺乏耐性练习咀嚼,父母可选在两次哺乳之间喂食,再逐渐增加喂食频率。至于水果泥或煳的制作,建议选择新鲜水果,初次添加可先从去皮蒸熟的果泥开始,少量尝试且不建议隔餐食用,以免因为放置过久而有细菌滋生问题。

1次只喂食1种新的水果,由少量开始试吃,浓度也由稀渐浓。营养师表示,每吃一种新的水果时,爸妈应注意宝宝的粪便及皮肤状况,若喂食2至5天有不良反应,如腹泻、呕吐、皮肤出现红疹等现象时,则应暂停喂食,并就医确认是否因为食物引起,或其他原因造成。

多样但专一给予,预防食物过敏

部分家长担心特定水果恐引起食物过敏,对此,医师表示:食物过敏是相当个人化的事情,还是要实际尝过,且确实发生才能下定论。营养师观察临床实例,发现芒果、草莓、奇异果、蕃茄、柳橙类水果较容易诱发过敏,建议可晚点再添加,但也别因噎废食,因怕过敏而错失尝试机会。

如何预防引发食物过敏?医师表示,1岁以前孩子的副食品摄取宜尽早多样化但专一的给予,此概念已是各国小儿免疫医学会的共识,理论基础为食物耐受性的养成,需要以经口摄取的方式养成(INDUCETOLERANCE),我们很幸运,住在有许多水果可以选择的台湾,挑选副食品的制作上选择性相对多元许多。

其实只要能方便取得、容易制做成果泥或切丁等,方便孩子入口状态,都可做为副食品食材。医师以自身经验举例,每年夏天,孩子就特别偏爱香甜多汁的水蜜桃,当季当令水果新鲜、便宜又美味,最适合用来鼓励孩子适量食用。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多大可以喝果汁,宝宝喝果汁好吗
宝宝多大可以喝果汁,宝宝喝果汁好吗
夏天很热,孩子不喜欢喝水,怎么办?也许你会想到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如果你不喜欢喝水,那就喝果汁!红西瓜汁,黄橙汁,紫葡萄汁,酸甜,色彩鲜艳,美味美丽&hellip…没有孩子不喜欢,不再担心孩子不喝水,想给榨汁机颁奖但是,如果和医生和营养师商量过的话,他们可能会否认你...[详细]
发布于 2021-04-23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