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如何带宝宝看病 0~2岁宝宝就医9要点

发布时间: 2018-01-11 15:3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手爸妈无论对于健儿门诊或一般门诊、急诊,带孩子面对小儿科医师总是手忙脚乱,非常紧张,以下列举一些细项作参考,让就医更顺利流畅,建议孩子出生后有固定就医咨询的儿科医师好叔叔,成为陪伴孩子长大的好朋友。

  1.宝宝手册务必携带

宝宝手册纪录了孩子出生所有的资讯,包括生产医院、出生日期、胎数、出生体重、生产时特殊状况、有无先天感染、黄疸情形、疫苗施打情形等,以及粪便颜色的异常纪录、新生儿筛检(例如G6PD蚕豆症)、听力筛检、危急性心脏病筛检纪录等,可供医师作参考。其他如健保卡、各式医疗补助证也需携带。

  2.病史的询问

基本必问的包括接触史、过敏史(例如有无鸡蛋过敏、药物过敏等)、家族史、旅游史,可以让看诊医师更快了解宝宝现况,病状出现的时间和详细状况,其他如哺乳量和小便换尿布的次数,可让医师了解宝宝饮食状况。

  3.身高、体重、头围、体温量测

身高体重头围对于儿科医师非常重要,可以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和精神活力状况,以及药物剂量的调整,小于一岁的宝宝,一般是使用卧式测量磅秤,身高也是躺着测量,另外头围的量测可以评估脑部的情形,体温测量新生儿可以使用背温或腋温,门诊常使用耳温。

  4.将宝宝放置于诊疗床方便医师检查

从头到脚详细检查头部、眼耳口鼻、对声音的反应,胸腹部的外观,必要时需退除衣物,卡介苗疤痕组织的检查可以更清楚,生殖器有无疝气、隐睪等,有时身体检查会造成孩子不舒服,例如髋关节发育不全的检查,可自备安抚玩具减少不适。少数如脐息肉的处理时,更需加以固定。神经学检查,有时需以光线照射瞳孔,以确定瞳孔反射情形。

  5.将较大孩子抱于脚上的诊疗姿势

固定双手和额头,方便医师以压舌板检查口腔,和耳镜检查耳道和耳膜,以及颈部有无硬块,听诊器检查有无心杂音也是非常重要,尽量让孩子安稳,方便医师听诊胸腹部,有时需转移注意力或和医师话家常、嬉玩中完成身体检查,并且评估生长发育的情形。

  6.尿液、粪便、血液检体的收集

因为二岁以下孩子无法正确表达不适,尿液常规检查来排除泌尿道问题,常常是必须施行的,一般可使用贴尿袋的方式,必要时放置导尿管引流,目前已极少采用膀胱上针扎抽吸尿液的方式;粪便检体尽量用新鲜检体较为准确;面对抽血检查时父母亲更需冷静,有时需要暗室以采血灯(蛇灯)照射血管,黑暗环境孩子哭闹排斥在所难免,父母亲必要的安抚和转移注意力很重要。

  7.皮肤分泌物、口耳鼻或伤口分泌物的收集

身体各部位的可能感染区域检体收集,包括血液、体液和组织等,对于医师用药策略很有影响,医师会先采经验性抗生素,一般细菌的培养在收集到检体,送至实验室培养后,最快72小时会有初步的可能检验结果再作药物的调整,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度测试则需一周左右才有正式报告。

  8.皮肤的评估

许多婴幼儿就医常见原因就是皮肤问题,现代就医方便,不建议自行涂抹药膏,可自行拍摄皮肤病兆照片,让医师与当时情况作比较来诊断。两岁以下儿童患部在头部和脸部,要小心药物刺激到眼睛的问题,其他如腋下和生殖器也是较敏感须小心的部位。

 9.塞剂的使用

在药物去除包装后,依体重和医嘱取适当量,沾涂凡士林后塞入肛门内,数分钟后可溶化吸收,快速达到治疗的效果,要注意的是许多种药物都可制成塞剂,包括退烧药、止吐药、浣肠剂、抗癫痫药等,所以需清楚使用的是何种药物,以免弄错而未对症下药。

勿录音录影,避免彼此的不信任医师看诊即使使用监视器或行医记录器,也须征得病患和家属的同意。关于孩子的疑惑常常千奇百怪、不胜枚举,就医前可用小纸张列举想要询问医师的问题,以免遗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0~2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对照
0~2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对照
2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是多少?多少才正常呢?了解宝宝的身高体重,也能帮助爸妈发现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从而进行早期的干预。一起来看看0~2岁宝宝的身高体重对照表吧! 0~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1个月男:身高48.2-52.8cm,体重:3.6-5.0kg;女:身高47.7-52.0...[详细]
发布于 2012-05-11

最新推荐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不想和父母谈话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沟通方式不当、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氛围紧张、父母过度干预等原因引起。一、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孩子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诉,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需理解这是正常...[详细]
2025-08-30 13:12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亲子关系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压抑等原因引起。家长需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情绪变化、创造轻松氛围、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详细]
2025-08-30 12:34
怎么让青春期的孩子有目标
青春期孩子建立目标需要家长通过引导兴趣、培养责任感、提供榜样支持、鼓励短期实践和强化正向反馈等方式逐步实现。1、引导兴趣观察孩子对哪些领域表现出持续热情,如绘画、编程或运动,提供相关资源与体验机会。避免直接强加家长意愿,可通过参观博物馆、职...[详细]
2025-08-30 11:56
如何让孩子写作业自己完成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需要家长通过建立规则、创造环境、正向激励等方式逐步引导。主要有制定固定流程、减少干扰因素、拆分任务目标、给予有限帮助、设置奖励机制等方法。1、制定固定流程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如下午放学后休息半小时开始,形成生...[详细]
2025-08-30 11:18
如何让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
培养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的习惯需要家长从环境营造、习惯引导、兴趣激发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1、固定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立安静、整洁的专属学习区域,减少电视、玩具等干扰物。桌面只保留必要的文具和课本,灯光亮度适宜,座椅高度符合人...[详细]
2025-08-30 10:41
怎样让孩子提高效率写作业
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拆分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培养时间观念等方法实现。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规律习惯并激发内在动力。1、固定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段,如下午4点至5点半,利用生物钟规律提升专注力。避免饭...[详细]
2025-08-30 10:03
怎么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
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可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减少干扰因素、提升专注力等方法实现。1、优化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光线充足且桌面整洁的学习区域,避免玩具或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书桌高度需符合身高,座椅保持舒适支撑...[详细]
2025-08-30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