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当你的孩子生气不理人时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18-02-28 14:3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我们大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才取冷暴力,任你怎么招呼,就是不理人。这样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不仅给别人带来困惑和伤害,对于自己排解心中的郁闷也很不利。同样,很多孩子生气的时候,也会不理人,只管自己在那里生闷气。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是很不健康的。

  孩子生气不理人怎么办

  1、孩子生气不理人怎么办之给宝宝树立榜样

宝宝如果做错了事,爸爸妈妈第一件事是不能发火,一定要保持理智,先跟宝宝将清楚为什么事情这样做不正确,这样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不能因为宝宝是个孩子而懒得去解释。

  2、孩子生气不理人怎么办之转移宝宝注意力

当宝宝马上就要发脾气或者已经在发脾气时,爸爸妈妈不要跟他一样纠结在同样的问题上,这时候转移注意力一种明智的方法。

3、孩子生气不理人怎么办之多赞美宝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是正面、赞扬的评价,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当宝宝做了一件好事,家长一定不能吝啬于赞美,如果做错了,那就对比之前的进步鼓励他,用温和的语言鼓励宝宝下次不会再犯错。要知道鼓励比打骂教育更有效果。

  4、孩子生气不理人怎么办之要避免的雷区

4.1、被体罚的经历: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4.2、某些心理疾患: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4.3、以前犯的错:很多妈妈会把这些错误看成是孩子成长中的笑话,时不时地把它拿出来与众人说起。别以为事小,孩子们自尊心可不比成年人弱,如果当众揭开孩子的伤疤,无异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孩子们对这些错误可是会耿耿于怀的,也就是孩子们的小小底线,一旦触碰到孩子不仅会伤自尊,还会变得沉默!

  孩子生气的原因分析

1、孩子爱生气是一种情感的需求,可能是因为有部分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或者家务而忽略了陪伴孩子,孩子想要大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就会用生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2、孩子爱生气是幼儿期间的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会对自己觉得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感到生气而发脾气,甚至做出叛逆行为。

3、孩子爱生气也是一种示威行为。有些孩子不喜欢被大人批评数落,所以就会用生气来扞卫自己的尊严。

4、孩子爱生气可能是模仿大人造成的,家长如果脾气暴躁容易生气,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从小就变得脾气很大。

  孩子生气的坏处在哪里

1、多伤身。总爱生气、脾气暴躁,身体会产生毒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健康。如果暴怒、激怒,甚至会发生血管破裂,导致昏厥甚至死亡。

2、气多伤友。人们都喜欢温雅、善良、宽仁的朋友,如果经常生气、小里小气、小肚鸡肠,会导致朋友远离,形单影只。

3、气多伤相。经常爱生气的人,相貌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会一脸苦相、一脸凶相。

4、气多伤业。经常爱生气的人,其学业、事业会受到影响,因为会把学业伴侣、事业伙伴赶走。

要明白气从何来。心里生气、烦恼、苦闷,是因为对生气这件事没有深入了解。我们普通人,往往因为事情的进展、他人的意见不合自己的意思,而产生不快的情绪。事实上,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这是正常的现象。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但是你由于我们的一些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负面的情绪,通常会渐渐消失。但是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气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很有可能对他的心理发育,产生非常坏的影响。所以,当孩子生气时,一定要及时与他沟通,排解他心中的郁闷,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父母不理解孩子抑郁
为什么父母不理解孩子抑郁
父母不理解孩子抑郁可能与代际认知差异、病耻感回避、症状识别困难、沟通方式错位、专业支持缺乏有关。1、代际认知差异:成长环境差异导致父母对抑郁的认知停留在"意志薄弱"层面。50后至70后父母多将情绪问题归因于性格缺陷,这种认知偏差使孩子症状被误读为"矫情"。改善需通过心理教育,推荐...[详细]
发布于 2025-05-08

最新推荐

婴儿太胖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婴儿体重超标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主要涉及代谢负担、运动发育延迟、睡眠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神经发育干扰五个方面。1、代谢负担:过度脂肪堆积会增加婴儿代谢压力,影响脑部供氧效率。高体脂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干扰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控制喂...[详细]
2025-05-20 16:55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专注可通过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兴趣引导、目标管理和亲子互动改善。1、优化环境:嘈杂环境易分散注意力,建议设立独立学习区,移除电子设备干扰。书桌保持整洁,使用护眼台灯,背景音乐选择白噪音或古典乐。观察孩子对光线和温度的敏感度,调整至...[详细]
2025-05-20 16:52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引导
宝宝不爱说话可能与语言环境、发育节奏、听力问题、性格特点或心理因素有关,可通过亲子对话、语言游戏、听力筛查、社交引导和减少电子屏幕时间等方法改善。1、语言环境:家庭语言输入不足或方言混杂可能影响宝宝表达意愿。每天固定30分钟亲子共读,选择小...[详细]
2025-05-20 16:43
孩子不读书以后怎么办
孩子不读书需要从教育方式、兴趣引导、心理支持、职业规划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综合干预。1、调整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尝试项目制学习,如通过搭建模型理解物理原理;采用游戏化教学,像用数学桌游替代练习题;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孩...[详细]
2025-05-20 16:40
为什么不能让婴儿看电视
婴儿不宜看电视主要影响视力发育、语言能力、注意力发展、睡眠质量及亲子互动,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替代。1、视力损伤:婴儿眼球发育未成熟,电视屏幕的强光和快速画面切换可能导致晶状体调节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处理方法包括完全避免18个月前接触电子屏幕,...[详细]
2025-05-20 16:31
孩子读书实在不行怎么办
孩子学习困难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基础薄弱、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1、注意力问题:部分儿童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建议进行专业评估,确诊后可尝试行为疗法如番茄工...[详细]
2025-05-20 16:28
2岁宝宝电视瘾特别大怎么办
2岁宝宝电视瘾大与过早接触屏幕、缺乏替代活动、家长示范作用、内容吸引力强、作息不规律有关,可通过设定观看时间、提供互动游戏、增加户外活动、选择教育类节目、建立固定作息改善。1、控制时间:2岁幼儿每日屏幕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使用定时器设定...[详细]
2025-05-20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