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子最好还是自己一个人睡觉

发布时间: 2018-03-20 10:5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里有小宝宝的人会发现,每天让孩子睡觉,真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的时候,孩子早早就犯困,要睡觉,可是太早睡觉,第二天就会早早醒来,影响别人睡觉。有的时候呢,孩子又怎么都不愿睡觉,不管怎么哄,他就是不睡,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引导孩子乖乖睡觉。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那么孩子和大人一起睡觉好吗?

  小孩子跟大人睡的危害1、影响心智发育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呼吸系统的功能会发生退化,晚上睡觉时,老人往往需要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来获得氧气,如果宝宝跟老人睡在一起,就会被迫吸入大量的废气,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心智发育,对宝宝将来的性格、人格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就不能和老人一起生活,白天还是可以一起照常生活的,只是夜间休息时尽量分开为好。

  2、影响小孩呼吸

宝宝年纪小,呼吸能力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还不完善。而要是和大人一起睡的话,大人睡觉的时候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整夜的弥漫在宝宝的周围,从而使得宝宝不能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影响宝宝吸收氧气,从而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以及夜里啼哭的现象。

  3、小孩独立性差

被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自己的独立性都比较差,因为很多事情老人都喜欢全部帮孩子去做,让孩子错失了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尤其是跟着老人睡觉,老人在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孩子若不想睡觉,老人就会经常的哄骗吓唬孩子,说什么再不睡觉,门外的妖怪就来吃人了等等之类的话,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表现。

  4、危害小孩健康

孩子在三岁之后跟着老人睡不止会影响性格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呼吸能力降低,所以为了维持正常的氧气吸入量就会吸入过多的新鲜空气,这就会导致孩子吸入的二氧化碳较多,时间久了,不利于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些小孩抵抗能力比较差,和大人一起睡的话,那么大人身上的头皮屑,螨虫,病菌就会传染给小孩,导致小孩生病。

  小孩单独睡觉的好处1、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分床睡眠可使孩子逐渐明白自己已“长大了”,并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做入睡前的准备,自己盖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等。并且,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以后,孩子对其他的行为规范也更易接受。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而形成独立的人格很有帮助。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克服小孩的心理障碍

分床睡眠有助于孩子去面对三岁左右常见的恐惧心理(如怕黑、怕怪物、不敢独睡等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依赖他人等良好品质,并学会从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得安全感。

  3、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分床睡眠,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的“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也更有保障。

小孩晚上睡觉的注意事项1、小孩的睡觉空间不要太大

睡觉空间太大会让孩子翻来翻去,这是因为大面积的床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下意识的会通过手脚的活动来调节内心的紧张,因此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睡眠空间不需要过大,给宝宝相对狭小的空间,他们反而睡的踏实。

  2、睡前喝杯牛奶

小孩睡姿差爱乱动其实也是一种浅睡眠的表现,虽然大脑已经发出了休息的指令,身体肌肉还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于是会出现孩子在睡梦中的“手舞足蹈”,为了改善孩子的睡眠,可以让他们睡前喝一杯牛奶安神。牛奶可以起到舒缓情绪,安神静气的功效。

  3、白天不要玩的太疯

孩子若是白天玩的太开心,容易让大脑太过兴奋,到了临睡点都没有睡意,即使被爸爸妈妈哄得睡着了也只是出于浅睡眠,在这个状态下,宝宝会表现出睡梦中挥拳头,蹬腿等动作。因此,为了让孩子尽快进入酣眠,白天玩耍时不要让他们太过疲劳,适度适量最重要。

小孩子睡觉,最好从一开始就让他一个人睡,这样既减少大人们的负担,又锻炼了孩子独立能力。另外孩子一天通常要睡两次觉,午觉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让孩子下午有充足的精力,对孩子生长发育也很重要的。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睡个好觉,是每个家庭都要努力做到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子一直看着一个人怎么回事
小孩子一直看着一个人怎么回事
小孩子一直盯着一个人看多数属于正常探索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动、面部识别学习、社交反馈试探、注意力集中需求、环境刺激不足等因素引起。1、好奇心驱动:婴幼儿阶段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持续注视是孩子收集信息的重要方式。陌生人的衣着、动作或携带物品可能触发探究本能,这种凝视通常持续30秒至...[详细]
发布于 2025-06-10

最新推荐

父亲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呢
父亲与孩子相处需要注重情感联结、规则建立和共同成长,主要通过高质量陪伴、有效沟通、榜样示范、兴趣共享和边界设定等方式实现。一、高质量陪伴每天固定15-30分钟专注互动时间,避免边玩手机边陪孩子。婴幼儿阶段可进行抚触、绘本共读,学龄前儿童适合...[详细]
2025-08-19 13:12
怎么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呢
怎么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呢
防止小孩离电视太近可通过调整家具布局、设定观看规则、使用物理屏障、增加互动活动、选择合适屏幕尺寸等方法实现。1、调整家具布局将沙发或座椅固定在距离电视屏幕至少3米的位置,确保孩子自然落座时处于安全观看范围。电视柜高度应与儿童视线平齐或略低,...[详细]
2025-08-19 12:34
如何劝说孩子看电视离远点
劝说孩子看电视保持距离需要结合行为引导和环境调整,主要通过设定规则、示范行为、趣味互动、设备管理、光线控制等方式实现。1、设定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看电视的明确规则,包括观看距离、时长和姿势。使用可视化工具如地面贴纸标记安全距离区域,帮助孩子形...[详细]
2025-08-19 11:56
怎样劝说孩子离电视远点呢
劝说孩子远离电视需要结合行为引导和环境调整,主要通过设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榜样示范和创造无屏环境等方式实现。1、设定规则明确每日观看时长和距离限制,建议使用定时器提醒。将电视时间与户外活动挂钩,例如看完一集动画后需完成跳绳等运动。规...[详细]
2025-08-19 11:18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怎么办呢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怎么办呢
遇到无赖孩子家长时,建议保持冷静并采取沟通协商、寻求第三方调解、明确边界、记录证据、必要时法律介入等方式处理。这类问题通常涉及教育理念冲突、对方家长性格偏执、孩子间矛盾升级、沟通方式不当或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1、沟通协商优先尝试与对方家长进...[详细]
2025-08-19 10:41
小孩上小学前应该学什么好
小孩上小学前应该学什么好
小孩上小学前应重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基础认知、社交规则和运动协调能力。主要有生活习惯养成、语言启蒙、数学感知、情绪管理和体能发展五个方面。一、生活习惯养成培养独立穿衣、用餐、如厕等基础生活技能,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家长可通过示范和...[详细]
2025-08-19 10:03
怎样有效的让孩子写作业快
让孩子写作业快需要结合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和时间管理等方法。主要有创造安静环境、建立固定时间、拆分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1、创造安静环境为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空间,保持桌面整洁无杂物,光线充足但不过于刺眼。避免在客厅或卧室...[详细]
2025-08-19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