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说话很晚很正常妈妈们不用担心

发布时间: 2018-03-26 13:5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很晚,是大器晚成。宝宝说话晚更聪明,其实这是没道理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下是具体介绍: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有早有晚,说哈时发音有清晰,也有不清晰的差异。妈妈们只能看到宝宝说话很晚,但妈妈们没有想到造成宝宝张嘴说话晚的原因。有的妈妈急于给孩子贴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分析】

儿童语言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学,即学习正确的发音和代词;知道、感觉或理解,能够将其他人的话语与实际发生或表现的事物联系起来;表达,也就是说,用一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从发音到理解,然后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一般而言,0岁至1岁之间的儿童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我们的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听不清在说什么。事实上,孩子是在积累语言信息。

1岁到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理解的阶段,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增加。成人说什么,宝宝可以很好地理解,但往往还不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例如:“大米”是指吃饭,“牛奶”意味着喝牛奶。一般来说,宝宝首先要了解名词,并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从1岁半到3岁,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飞跃期。宝宝学会用文字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与他人交流。

 宝宝说话晚和智力有关吗

有些婴儿在两到两岁时仍然咿咿呀呀,母亲非常焦虑。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宝宝智力不行?那宝宝说话晚和智力有关系吗?

宝宝的说话和智力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很多宝宝说话很早,智力水平更高。但是,也有例外。许多具有正常智力或智力较高的孩子,语言发育也很晚。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4岁时还不会说话,父母甚至认为他是愚蠢的,直到九岁他才能流利说话。因此,不能仅仅根据说话早晚来判断智力水平。

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说话早晚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开始说单词八个月,不到一岁就可以说简单的句子。也有一些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三四岁可以说话,有些甚至晚一些。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说话要早。

宝宝讲话很晚是婴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生理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通常还有生理因素,大家往下具体了解下。

  1.听力受损:由于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宝宝没有学习发音的生理条件,不可能了解特定语音的含义,因此不能使用语言交流。如果太晚发现婴儿听力异常,将对宝宝的智力、情绪,产生严重影响。

2.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宝宝语言发展比同龄人差。

 3.器官发育不良:在确认宝宝的听力是否完全正常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宝宝的言语器官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门的发音和口语训练。

除生理原因外,宝宝说话晚可能与以下心理或环境有关。

1.父母沉默,宝宝缺乏学习和模仿语言的环境。

2.父母对他们的宝宝有很高的要求。一旦他们的宝宝犯错,父母总是渴望纠正宝宝的发音或催促宝宝及时纠正。父母的这种行为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并且实际上抑制了宝宝对表达的渴望。

3.父母讲话速度快、时间更长、很复杂,让宝宝模仿困难。

4.父母喜欢一切帮宝贝安排,照顾宝宝非常详细,经常在宝宝发出需求信号之前,已经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宝宝不必通过语言表达他自己,学会说动机被压制。

宝宝说话很晚的危害

宝宝说话很晚的影响是什么?其实,只要宝宝说话不是特别晚就没有危害,平时在宝宝一岁半之后基本上都会说话。

然而语言发展有个体差异,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只要宝宝全部健康,早晚说话只是时间问题。这与宝宝聪明与否不一定联系在一起,尽快说话可能成为科学家,说话晚也可能大器晚成。“父母不要太急躁,只要正确指导就可以了。

宝宝说话很晚怎么办

一旦宝宝语言发展缓慢,家长应尽快带宝宝去就医,及时确定宝宝说话晚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并积极调整宝宝的心理和语言环境,针对性加强训练。具体宝贝说话晚怎么办?在这里要了解。

1.为宝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宝宝会用自己的感觉学习语言,父母的表情、行为和声音,可以帮助他理解其中的意思。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口头交流越多,宝宝的语言能力就越强。婴儿学习语言有一个累积的过程,所以即使父母说了很多,他也可能没有及时回应。但是父母不要放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2.激发宝宝的发言意愿

在玩游戏时,一边玩一边让宝宝说儿歌,或者向宝宝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当宝宝有任何要求时,母亲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延迟满足,迫使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达到他的要求。

 3.鼓励宝宝和大一点的孩子一起玩

跟大孩子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宝宝学习语言的热情将在游戏中得到有效激化,对促进宝宝语言表达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通常在怀孕、出生时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并且可以做出反应。从出生以后,对抚养人有意识的互换,或人的语言就有了更具体的反应。在一个月内,可以发出一些喉音,然后慢慢简单的辅音、元音,到8个月左右就能发出好嘴唇,比如爸爸、妈妈等,大概1岁左右就会出现意识清醒父亲和母亲,10个月到1年和2个月会出现更多的口头话,但大人无法理解,往往是自言自语的方式。1年半左右,说话量开始显着增加,2岁左右可以出现300字,2年半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说话太晚父母不要担心
宝宝说话太晚父母不要担心
孩子开口说话时间的早晚是否与智力有关呢?专家表明这与智力的关系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为宝宝创造的语言环境是否良好。想要孩子早一点学会说话,可以把话说清楚家长们该怎么做呢?专家给出了一下的几个建议,希望家长能用这些方法让帮助宝宝更好的表达自己。小编推荐:宝宝说话太晚父母不要担心1...[详细]
发布于 2014-08-21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