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性价值观

发布时间: 2018-03-26 13:49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很容易会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影响身心健康,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性教育,培养和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保持对孩子的适当引导,让其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一个科学的性价值观,才能确保孩子会朝着正确的轨道成长。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好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孩子受到一定的性干扰会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性行为。

  性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在对小孩的性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小孩一出生,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家庭。再有,小孩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是在父母的照顾、教育下成长的。所以,家庭环境、父母平日的言谈、举止、教育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干扰。对于性情况的学习父母更是重要的教育者。

例如父母通过平时对小孩的照顾;家庭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怎么生活为小孩所做出的榜样;怎么对待异性;对小孩提出的性情况的反应;对社会中一些情况的看法(如婚姻、怀孕、出生);对出当下电视或报刊上报导的有关事件,如过早性行为、意外怀孕、性病流行等的看法和公开讨论等等,这些都在干扰着小孩。

由此可见,父母是小孩性知识、性道德的启蒙者,父母在性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父母对小孩进行性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心爱护自己子女的父母也应该把这种教育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有些父母顾虑在家或学校进行性情况的讨论可能会导致小孩过早的性体验和性交行为。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性教育结果与顾虑的后果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性教育通过公开传播性知识削弱了小孩对性的好奇心。另外父母与小孩之间公开谈论性情况,还可通过讨论什么是恰当的行为,性行为意味着什么,它的后果是什么,给小孩一个清晰明确的行为准则。

小孩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有关性情况的完满解答,他们在处理性情况时就会觉得有信心,表现得更具备责任心,并且遇事能与父母商量,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另外,在性情况上能与小孩非常好地进行交流的父母,如果小孩受到性侵犯,也更容易从小孩那里知道这些事情,使情况得到第一时间解决。

父母对小孩进行适当的性教育,能促使小孩用符合身体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来保护自己,促进正常发育。父母本身的性知识水平、性道德观念直接干扰到小孩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目前,许多父母因为自己的性知识有限,对小孩们提出的有关情况难以解答。所以,为了小孩的健康,父母自己首先要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办法,懂得小孩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有问必答

三到七岁是小孩性想要了解的最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提出心中的想要了解的。碰到这种情况,最好能用小孩懂得的词汇提供恰当的答案。例如一个三四岁的小孩问你:"我是怎么出来的?"时,你能够告诉他:"妈妈生的啊"。对于三四岁的小孩,这样的解答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是五岁上述的小孩,你便可说:"妈妈双腿之间有个出口,小宝宝就是从那里出来的。

  利用适当时机

譬如当小孩在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而情节正好是小男孩在检测小女孩的阴部时,你便能够用非常祥和的口吻问他:"你们在玩什么啊?""好不好玩?""有没有检测出什么毛病?"然后再伺机告诉小孩两性的差异,以及不能够随意触碰别人私处的原因。

  个别辅导

小孩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如经常摸自己的性器官),应私下和他沟通,以此避免带来小孩不必要的干扰。

  采用学名

在你解答小孩性情况时,应该多采用学术上的名称,例如性交、阴道、阴茎,而不要用做爱、乱搞或做坏事,这样才不至于使小孩误认为性是非常污秽的。

  善用教材

有些性情况是非常难用口语解释明白的,建议你不妨多用书籍、图片、录像带等作为教材。

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回答,而且要科学合理的回答,解决他们的疑惑。因此,家长不能忽视对儿童的性教育,一定的教育工作可以让孩子对这一生理现象有客观的认知,不至于出于好奇心养成不好的心理习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正确性价值观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正确性价值观
相信各位家长朋友都相信,儿童很容易会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影响身心健康,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性教育,培养和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保持对孩子的适当引导,让其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一个科学的性价值观,才能确保孩子会朝...[详细]
发布于 2018-09-30

最新推荐

婴儿太胖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婴儿体重超标可能对智力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主要涉及代谢负担、运动发育延迟、睡眠障碍、激素水平异常、神经发育干扰五个方面。1、代谢负担:过度脂肪堆积会增加婴儿代谢压力,影响脑部供氧效率。高体脂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干扰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控制喂...[详细]
2025-05-20 16:55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认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读书不专注可通过环境调整、习惯培养、兴趣引导、目标管理和亲子互动改善。1、优化环境:嘈杂环境易分散注意力,建议设立独立学习区,移除电子设备干扰。书桌保持整洁,使用护眼台灯,背景音乐选择白噪音或古典乐。观察孩子对光线和温度的敏感度,调整至...[详细]
2025-05-20 16:52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引导
宝宝不爱说话可能与语言环境、发育节奏、听力问题、性格特点或心理因素有关,可通过亲子对话、语言游戏、听力筛查、社交引导和减少电子屏幕时间等方法改善。1、语言环境:家庭语言输入不足或方言混杂可能影响宝宝表达意愿。每天固定30分钟亲子共读,选择小...[详细]
2025-05-20 16:43
孩子不读书以后怎么办
孩子不读书需要从教育方式、兴趣引导、心理支持、职业规划和家校合作五个方面综合干预。1、调整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尝试项目制学习,如通过搭建模型理解物理原理;采用游戏化教学,像用数学桌游替代练习题;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孩...[详细]
2025-05-20 16:40
为什么不能让婴儿看电视
婴儿不宜看电视主要影响视力发育、语言能力、注意力发展、睡眠质量及亲子互动,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替代。1、视力损伤:婴儿眼球发育未成熟,电视屏幕的强光和快速画面切换可能导致晶状体调节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处理方法包括完全避免18个月前接触电子屏幕,...[详细]
2025-05-20 16:31
孩子读书实在不行怎么办
孩子学习困难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基础薄弱、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1、注意力问题:部分儿童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建议进行专业评估,确诊后可尝试行为疗法如番茄工...[详细]
2025-05-20 16:28
2岁宝宝电视瘾特别大怎么办
2岁宝宝电视瘾大与过早接触屏幕、缺乏替代活动、家长示范作用、内容吸引力强、作息不规律有关,可通过设定观看时间、提供互动游戏、增加户外活动、选择教育类节目、建立固定作息改善。1、控制时间:2岁幼儿每日屏幕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使用定时器设定...[详细]
2025-05-20 16:1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