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有什么习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发布时间: 2018-04-16 16:36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性教育,很多都觉得难以启齿,不管是成年人也好孩子也罢,几乎对于这件事都没有个完整的概念,在脑袋中的印象都很模糊。其实我们想要避免儿童早熟,被人猥琐偷摸等等不良的行为,就应该早点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要以为是这是一件多么羞耻的话题,早点把这些孩子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那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才是最合适的呢?又有什么习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呢?

  儿童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始较合适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孩子发育状况、家庭环境、居住地区和宗教背景等不同而加以考虑。大体说来,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身体基本发育的时候,二是大脑发育健全的时候。以前的性教育倾向于前者,即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二次性特征时开始进行性教育;而我则倾向于后者,认为在孩子大脑发育到较健全的时候开始为宜。

从哇哇落地到青春期,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0~3岁左右,3~7、8岁左右和7、8~lO、1l岁左右三个阶段。专家们将这三个大脑发育阶段分别称为模仿期(0~3岁左右)、创造期(3~7、8岁左右)和情操期(7、8~10、11左右)。所谓模仿期,是婴儿无条件地接受周围人们(主要是家人)的行为、感情,通过模仿,促使其大脑发育。

所谓创造期,又叫第一抵抗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坚持自我,希望自己做事情,即使做不到也要自己试着做一下,拒绝周围人的帮助。这是大脑开始独立思考、选择、创造,开始发育成熟的证据,因此,称为创造期。

实际上,幼儿3岁左右求知欲旺盛,会连续为什么为什么地发问。在那些众多的问题中,也增加了有关自己生命起源的问题,如小孩子是从哪儿来的?我是谁造的?所以,我认为这一时期适当开始性教育是极其自然的。

但这里还要再强调一下,性教育选择在孩子大脑发育较健全的时候,也是很必要的。人们常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就是要求在孩子3岁时进行3岁的,6岁时进行6岁的性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些习惯教育孩子毁一生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其结果却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

因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给孩子喂食柔软的食物,会让孩子没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2、说教太多、身教太少

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3、只关心学业,忽视其他生活能力

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成绩上。但学校只能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孩子就业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并不是竞争的结束,而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真正的开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美德、快乐和健康等,更需要关心。

4、用“买”来满足孩子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5、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成长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

  总结:有些时候家长想要教育孩子性知识,让他们及早的可以保护自己,但是苦于不知如何教育,也不清楚具体什么时候和他们说这些比较好,只要孩子有这种疑问的意识和当他开口问你了你就要顺着他们问的话题进行下去,而不是打断孩子对这方面的好奇性,这反而会让他们不解,他们不了解又会怎么去保护自己呢?家长看似的不让孩子知道这些是在为他们好,实际上却是害了他们,希望家长们早点醒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性教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父亲的背叛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吗
父亲的背叛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吗
父亲的背叛不一定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母亲的支持、家庭环境稳定性、心理干预及时性、社会支持系统强度以及孩子自身心理韧性。1、母亲的支持:母亲作为主要抚养者的情绪稳定性和养育方式能有效缓冲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母亲若能保持理性沟通、避免将负面情绪转移给孩...[详细]
发布于 2025-06-11

最新推荐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倾听孩子诉求、与老师协商、寻求学校支持、必要时心理疏导等方式解决。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孩子行为问题、师生性格冲突、学业压力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联系,避免通过...[详细]
2025-07-26 12:34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对应方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可通过建立规则、分解任务、正向激励、时间管理训练、减少干扰因素等方法改善。1、建立规则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表与任务清单,明确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将规则可视化张贴在儿童房或学习区,用沙漏或计时器辅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规则需包含完...[详细]
2025-07-26 11:18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小孩常偷家里的钱用怎么处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通常与心理需求或行为习惯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明确规则、适度零用钱、正向激励、家庭氛围调整等方式干预。这种行为可能由好奇心驱使、零花钱不足、同伴压力、缺乏物权意识、情感缺失等因素引起。1、沟通引导发现孩子偷钱后需保持冷静,选...[详细]
2025-07-26 10:03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小孩学校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拿别人东西时,家长需立即制止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通过沟通了解动机,同时与学校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可能由物权意识模糊、好奇心驱使、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模仿他人或缺乏规则教育等因素引起。1、物权意识模糊学龄前儿童常因未建立清晰的物...[详细]
2025-07-26 08:47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的学生家长怎样陪伴孩子
高三学生家长可通过情绪支持、时间管理协助、营养保障、适度监督、沟通引导等方式科学陪伴孩子。高三阶段学业压力大,家长需在尊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针对性帮助,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1、情绪支持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家长应避免将自身...[详细]
2025-07-26 07:31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以后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上初中后不听话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常见现象,主要与独立意识增强、同伴影响加深、学业压力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亲子沟通模式滞后等因素有关。1、独立意识增强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重要节点,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他们会通过质疑权威来确认自我...[详细]
2025-07-26 06:15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家长应该做什么
孩子爱玩手机时,家长可通过设定使用规则、提供替代活动、加强亲子互动、树立榜样行为、建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引导。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与缺乏户外活动、家庭监管不足、社交需求转移、模仿成人行为、心理依赖等因素有关。1、设定使用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场景,...[详细]
2025-07-26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