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经常需要爸爸妈妈呵护表现

发布时间: 2018-04-18 14:28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会和家人呆在一起,特别是母亲,因为母亲要喂养、照顾孩子,和宝宝接触的时间要比其他的家庭成员要多,如果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不重视,态度冷淡,孩子不依赖父母,那长大以后就会变得木讷且不愿与人交流。即使这样也不能把所有照顾宝宝的事情都交给母亲来做,因为宝宝从小与家人多多接触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家人要对这一现象十分重视。但凡事过了头就会产生弊端,那我们来学习一下宝宝对家人的依恋有什么利害关系。

宝宝依恋的利与弊

宝宝依恋的利:

宝宝在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宝宝与妈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时,他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依恋,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宝宝依恋的弊: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中过度的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家长包办,宝宝容易形成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

宝宝过分依恋的表现

1、紧张

一到陌生的环境,宝宝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不知所措,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有肢体接触才能稍稍解缓。

2、脆弱

宝贝受不得任何的批评,一旦有人对他说了重话,宝宝就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抗拒,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易怒

当有人想靠近宝宝时,他会表现出特别的抗拒,如果抗拒不成,很容易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对试图接近的人进行攻击。

宝宝过分依恋的原因

1.过分宠爱。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宝宝的事情甚于一切,只要宝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很多父母都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要尽量给宝宝提供舒适宽松的环境,何必过于苛刻呢?因此,只要宝宝开心,父母哪怕是上天摘星,入海擒鱼都在所不惜。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明白父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只要有爸爸妈妈在,任何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2.身体接触。从出生开始,宝宝和妈妈的接触就是最频繁的,妈妈也乐于用拥抱、亲吻等小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宝宝的爱意。久而久之,宝宝就习惯了妈妈的这种感情表达方式,这些不经意的动作也让宝宝慢慢有了安全感与依赖感。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更学会了礼尚往来,懂得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报妈妈,因此,对妈妈的依恋感也进一步加深。

3.过度保护。因为家长怕宝宝发生危险,拼命扼制宝宝爱动爱玩的天性,学走、学坐的基本愿望都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主动去寻找、探索什么未知的世界了。在心理方面,家长为了让宝宝保持快乐的情绪,从不在宝宝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满、不快与忧愁。时间长了,宝宝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锻炼,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对父母的依恋度只增不减。

  宝宝过分依恋的解决方法

1.全家参与育儿。在育儿过程中,父母不要大包大揽,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其他的亲戚朋友都参与进来,让宝宝从小享受和谐自然的大家庭氛围,让他在和别人的接触过程中得到快乐,从而也相对弱化对父母的过度关注。

2.锻炼交往能力。利用节假日,带宝宝多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聚集较多的公园、游乐场等,通过带宝宝观察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鼓励宝宝尝试和别人交往,让宝宝在和其他儿童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感受。

3.发挥榜样力量。利用宝宝爱听故事的天性,在选择故事时多找一些类似的内容,用书中的人物作为榜样,来让宝贝理解他在长大,很多事情需要勇敢面对。通过诵读对宝宝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在榜样的力量下逐渐改变。

4.独立游戏空间。给宝宝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在排除不安全因素后,让宝宝在自己的领土内自由地玩耍。这种情况下父母尽量不要参与,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学会自己寻找乐趣,同时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家人的陪伴,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有爱的氛围,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才会有一个健全的心理,但是过于让孩子依赖父母,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孩子本身就小,经历的事情更少,所以当他们出现困难或者阻碍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多去鼓励孩子或者是和他们一起来解决这个事情,要让孩子体会不一样的心境,这样他们才会成长,不能遇到事情就替孩子出头,你会的你永远都知道,而不教给孩子,他们永远什么都不明白,这就是区别,所以说,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同时还要放手去爱孩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给宝宝做早餐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给宝宝做早餐
早餐,是幼儿一日膳食中重要的一环。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质量,关系到幼儿上午活动的能量,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应定时进食早餐,而且要吃饱、吃好。然而,有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供给幼儿的早餐,品种单一,口味单调。有的是一瓶牛奶加一只白煮鸡蛋,也有的是一包高级饼干...[详细]
发布于 2017-11-07

最新推荐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父母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引导、共情沟通、适度惩罚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处理。儿童行为问题通常与探索需求、情绪表达、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或家庭环境影响有关。1、建立规则明确且一致的规则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边界。建议家长与孩子...[详细]
2025-07-27 12:34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营养补充、适度运动、模拟训练等方式改善。中考压力可能由睡眠不足、情绪焦虑、饮食失衡、缺乏锻炼、复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复习。家长可帮助制定作息表,固...[详细]
2025-07-27 11:18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调整家庭氛围、协助复习规划、关注饮食睡眠、适度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干预等方式提供支持。中考是阶段性学业测试,家长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孩子发挥。一、调整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冲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升学压力话题。维持...[详细]
2025-07-27 10:03
孩子补了很多课成绩还是不好
孩子补课效果不佳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孩子补课时沿用被动填鸭式学习,未建立知识框架或错题本,导致补课内容无法与课堂知识有效衔接。家长可帮助孩子梳理学科逻辑,采用思...[详细]
2025-07-27 08:47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家庭教育方式、社交经验不足、过度溺爱、缺乏同理心培养等。1、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幼儿期至学龄前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物权意识和独占行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2-7岁儿...[详细]
2025-07-27 07:31
如果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家长参与引导、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儿童抗拒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兴趣、家庭氛围紧张、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固定安静的学习区域有助于减少干...[详细]
2025-07-27 06:15
孩子该上初三了成绩差怎么办
孩子初三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基础巩固、优化时间管理、寻求专业辅导、改善家庭学习环境等方式改善。初三成绩下滑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知识漏洞积累、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家庭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系统整...[详细]
2025-07-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