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儿童多动症不治疗可以吗

发布时间: 2018-05-30 16:5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 经发育性障碍 , 是儿童精神科、儿童心理门诊、儿保门诊和学校中最多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冲动等,发病在 12岁之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 ADHD 患病率为 5% 左右。那么儿 童多动症怎么诊断的呢?不治疗会影响生活吗?

 儿童多动症怎么诊断?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的疾病,从患儿脑发育来看,ADHD患儿皮层(特别是前额叶皮层)发育增厚明显延迟,在基因和/或早期环境因素影 响下,ADHD患儿脑体积相对较小,随年龄增长持续存在。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白天处于低觉醒状态可能会出现注意不集中、认知功能失调、困倦以及眶额叶皮质低激活相关的冲动。ADHD患者的多动症状可能是与所处低觉醒状态抗争的结果,白天的低觉醒状态可能与DA和NA的紧张式放电频率低有关。

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收集和行为评估,缺乏“客观”实验室指标。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是准确诊断的关键。

 多动症不治疗可以吗?

ADHD随患儿的年龄增长会造成很多持续功能的损害。缓解是ADHD的治疗目标,根据国内外指南推荐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学龄前的儿童大多是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通过改变刺激而改变行为。例如采取阳性强化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示范法、应用行为分析、认知行为治疗。

6岁之后的儿童或成年人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行为治疗。目前国内外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兴奋剂,很多人会认为孩子已经很兴奋了,为什么还要服用兴奋剂。兴奋剂是通过作用于突触间隙的NE和DA的载体,增加DA和NE在大脑皮层的浓度,让大脑皮层兴奋起来,可以控制自 己。

儿童多动症一般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那么日常该如何预防多动症呢?多动症儿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 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措施

1、要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提倡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 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7、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多动症儿童不治疗会怎样
多动症儿童不治疗会怎样
多动症儿童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动症的核心问题在于大脑执行...[详细]
发布于 2025-01-09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