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这样做可以防止宝宝吃

发布时间: 2018-05-31 16:53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吃手,经常把手放在嘴里吮吸,那么,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和治疗宝宝吃手这个坏习惯呢?下面就由小编具体的来跟大家讲一讲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原因一:吃手,宝宝排解“压力”的方法

别以为小宝宝就没有压力,其实他们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最强烈。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 态时,会用吃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必太过担心,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强制性地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 心理,长大后更易形成具有攻击力的性格。总之,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  因此,2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能粗暴对待。

  原因二:帮助消除长牙期不适

周岁以内小儿“吃手”是正常生理行为,是发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指出,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 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3-6个月是宝宝开始萌出乳牙的阶段,这个时候宝宝会用吃手来缓解长牙期不适。

  原因三:肛门期,宝宝容易吃手

2.5岁前,宝宝大小便基本是条件发射,有了大小便自然反射式地排泄,但是在2.5岁以后,宝宝的泌尿系统发育完善,想要大小便的时候就会把这个信息反射给大脑,大脑经过思考和判断,决定是现在就排还是待一会儿再排。通过这种憋和放的体验方式中得到快感,除了排泄以外还包括口唇的触觉快感。如果宝宝到了肛门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的。

  原因四:食欲差爱吃手可能缺微量元素

不过,如果宝宝吃手伴随有吃纸、抓墙、食欲差、头发黄、个子矮的现象,家长就不要掉以轻心,最好带宝宝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看看是否缺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说,1-3岁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应该及时干预。3岁后和外界的接触更多,也是宝宝牙床发育的关键期,因吮手指导致寄生虫病比较常见,这也是家长要考虑的因素。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1、培养宝宝规律的进食习惯

对于已养成吮吸手指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宝宝,应弄清楚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如果属于喂养方法不当,首先应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克服不良的哺喂习惯。要培养宝宝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

 2、耐心地纠正不可强迫宝宝

家长要耐心、冷静地纠正儿童吮吸手指行为。对于这类患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吓、打骂、训斥,更不要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强制性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并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情绪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孤独等情况。而且一有机会,宝宝就会更想吮吸手指,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顽固化。

 3、了解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宝宝的生活,给宝宝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宝宝生活充实、生气勃勃。分散对固有习惯的注意,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宝宝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4、教导宝宝从小养成卫生的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宝宝以吮吸手指来取乐,要耐心告诫宝宝,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会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凳骨的发育及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脏东西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5、适当奖励宝宝

当宝宝吸指行为有所减少,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要向宝宝说明这样吸手指的行为不好。

  防止婴儿吃手的方法

婴儿吃手有生理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6个月前婴儿吃手也是自然现象,但是吃手指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父母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孩子长期形成吃手的坏习惯。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相比奶瓶喂养更能让婴儿获得充足的吸吮时间,心理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在母亲的怀抱里获得足够的温暖和安全,可以有效预防吃手行为。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父母要记住奶嘴的开口不要太大,保证婴儿吮吸的充足时间,满足他们吮吸的需求。母亲喂养期间一定要心态平和、温暖慈祥,给孩子提供宁静安详的氛围。

  2.分散注意力

当宝宝出现吃手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散注意力是防止婴儿吃手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经常跟婴儿讲故事、听音乐、拿着宝宝的小手比划跳舞,转移他对手指的需求。或者把孩子最喜欢的小玩具放在他手里,占据他的手掌让他无法填到嘴巴里。如果没办法阻止婴儿吃手,等他睡着后把小手拿出来就好了,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

  3.发挥手的探索触摸功能

父母可以常常拿着婴儿的小手去触摸、探索他周围的玩具、动植物、桌椅等静物,让婴儿摸摸爸爸妈妈的脸,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会逐渐学会用手去触摸各种物品而不只是放到嘴里。等婴儿忙于用手探索外界时,就会忘记吃手了。

  4.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

很多爱吃手的婴儿往往是缺乏安全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关注婴儿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吃手行为的产生。另外,父母对婴儿过于严厉也会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父母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帮助婴儿合理地释放不安定的消极情绪。

  纠正婴儿吃手的招数

一旦婴儿已经形成了吃手的习惯,家长也不必担忧或太过急躁,千万不可采取严厉的强硬态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既要满足婴儿吮吸的生理需求、安全的心理需要,又要避免吃手成为长期不消退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只是偶尔满足生理的需求,家长只要把手指和玩具的清洁工作做好,避免吃入细菌就好。一旦已经形成长期改不掉的习惯,可采取以下措施:

1.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处理

(1)0-1岁的孩子:那么就大可放心,因为吃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行为,只要保证手部清洁,就让孩子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吧!

(2)2-3岁的孩子:可以采用鼓励以及说理的方式应对孩子吃手指:“现在我们宝宝长大了,是不能吃手指的啦!”“吃手指的话,手指上的病菌会到肚肚里面去哦,会生病的哦!”

(3)大于3岁的孩子:需要父母积极应对。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手指上存在着很多细菌,吃下去后会让人生病、不舒服。家人甚至可以将“手指上到底存在着哪些有害病菌”作为探索题,与孩子一起在网上找到答案,以帮助孩子戒掉坏习惯。

2.让孩子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成长: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感受到浓浓的安全感,也就不需要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获得了。

3.让孩子多多与同伴交流、互动:给孩子创造多与同伴玩耍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哪里还会记得吃手呢?

4.与医生做好必要沟通:如果孩子大于三岁还在吃手的话,且以上的方法都无济于事的话,应该找到儿科医生进行询问。也许儿科医生还会建议你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应该和医生一起努力帮助宝宝找到爱吮吸手指的原因,对症下药。情感方面的支持与行为矫正等双管齐下,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结语:大家看了本文之后都了解是哪四种了吧。对于宝宝吃手的这个问题相应的我们还介绍了一些预防吃手的办法。如果家中的宝宝长时间的吃手妈妈就需要注意了,如果预防的效果不佳就建议去医院这样才能更好的纠正孩子吃手的坏毛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为何喜欢吃手 婴儿吃手是否正常?
婴儿为何喜欢吃手 婴儿吃手是否正常?
一般几个月的婴儿吃手的习惯,经常吃唾液吧。那么,下面的编辑详细介绍婴儿喜欢吃手是什么,婴儿吃手是正常的吗?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有证据表明,有些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吃手指,许多婴儿吃手指。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习惯。此外,这种习惯很常见。也许婴儿自己没有意识到,当婴儿感到压力或疲劳时,吃...[详细]
发布于 2021-04-22

最新推荐

为什么小孩不能玩手机游戏
为什么小孩不能玩手机游戏
儿童过度接触手机游戏可能影响身心发育,主要与视力损伤、注意力分散、社交能力退化、睡眠障碍、行为模仿风险等因素有关。家长需根据年龄阶段合理控制使用时长。1、视力损伤儿童眼球发育未成熟,长时间注视屏幕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易引发假性近视。屏幕蓝...[详细]
2025-08-26 13:12
小孩子为什么不可以玩游戏
小孩子为什么不可以玩游戏
小孩子不适合玩游戏主要是因为游戏可能影响身心发育和学习专注力。游戏成瘾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睡眠紊乱、社交能力退化等问题。1、影响视力发育儿童眼球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容易引发假性近视或加速真性近视发展。屏幕蓝光...[详细]
2025-08-26 12:34
自控力差的孩子怎么纠正呢
自控力差的孩子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情绪引导、规则建立和兴趣转移等方式纠正。自控力不足可能与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缺乏明确目标感、情绪调节能力弱以及外界干扰过多等因素有关。1、行为训练通过延迟满足游戏逐步培养等待能力,...[详细]
2025-08-26 11:56
孩子记东西忘得快怎样改善
孩子记东西忘得快可以通过培养良好习惯、加强营养补充、科学训练记忆、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外界干扰等方式改善。记忆力的提升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和长期坚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调整,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记忆模式。1、培养良好习惯建立固定的学习时间表有助于...[详细]
2025-08-26 11:18
孩子记东西记不住怎么办呢
孩子记东西记不住可通过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记忆关联、分段重复练习、增加趣味性、补充营养等方式改善。记忆困难可能与注意力分散、睡眠不足、心理压力、营养缺乏、潜在疾病等因素有关。一、培养良好习惯固定作息时间有助于稳定孩子的生物钟,每天在固定时间段...[详细]
2025-08-26 10:41
孩子抄作业都抄错了怎么办
孩子抄作业频繁出错可通过培养专注力、建立纠错机制、调整作业难度、加强家校沟通、进行针对性训练等方式改善。抄错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不足、作业量过大、家长监督缺失、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1、培养专注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电视、手...[详细]
2025-08-26 10:03
小孩抄作业被发现怎么办呢
小孩抄作业被发现怎么办呢
小孩抄作业被发现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并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处理方式主要有耐心交流、分析动机、制定规则、树立榜样、寻求专业帮助。1、耐心交流避免直接指责,先以平和态度询问孩子抄作业的原因。可能是作业难度过大、时间管理不当或害怕成...[详细]
2025-08-26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