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这样做可以防止宝宝吃

发布时间: 2018-05-31 16:53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吃手,经常把手放在嘴里吮吸,那么,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和治疗宝宝吃手这个坏习惯呢?下面就由小编具体的来跟大家讲一讲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

  原因一:吃手,宝宝排解“压力”的方法

别以为小宝宝就没有压力,其实他们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最强烈。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 态时,会用吃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必太过担心,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强制性地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 心理,长大后更易形成具有攻击力的性格。总之,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  因此,2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能粗暴对待。

  原因二:帮助消除长牙期不适

周岁以内小儿“吃手”是正常生理行为,是发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指出,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 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3-6个月是宝宝开始萌出乳牙的阶段,这个时候宝宝会用吃手来缓解长牙期不适。

  原因三:肛门期,宝宝容易吃手

2.5岁前,宝宝大小便基本是条件发射,有了大小便自然反射式地排泄,但是在2.5岁以后,宝宝的泌尿系统发育完善,想要大小便的时候就会把这个信息反射给大脑,大脑经过思考和判断,决定是现在就排还是待一会儿再排。通过这种憋和放的体验方式中得到快感,除了排泄以外还包括口唇的触觉快感。如果宝宝到了肛门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的。

  原因四:食欲差爱吃手可能缺微量元素

不过,如果宝宝吃手伴随有吃纸、抓墙、食欲差、头发黄、个子矮的现象,家长就不要掉以轻心,最好带宝宝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看看是否缺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说,1-3岁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应该及时干预。3岁后和外界的接触更多,也是宝宝牙床发育的关键期,因吮手指导致寄生虫病比较常见,这也是家长要考虑的因素。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1、培养宝宝规律的进食习惯

对于已养成吮吸手指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宝宝,应弄清楚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如果属于喂养方法不当,首先应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克服不良的哺喂习惯。要培养宝宝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

 2、耐心地纠正不可强迫宝宝

家长要耐心、冷静地纠正儿童吮吸手指行为。对于这类患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吓、打骂、训斥,更不要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强制性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并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情绪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孤独等情况。而且一有机会,宝宝就会更想吮吸手指,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顽固化。

 3、了解并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宝宝的生活,给宝宝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宝宝生活充实、生气勃勃。分散对固有习惯的注意,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宝宝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4、教导宝宝从小养成卫生的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宝宝以吮吸手指来取乐,要耐心告诫宝宝,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会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凳骨的发育及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脏东西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5、适当奖励宝宝

当宝宝吸指行为有所减少,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要向宝宝说明这样吸手指的行为不好。

  防止婴儿吃手的方法

婴儿吃手有生理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6个月前婴儿吃手也是自然现象,但是吃手指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父母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孩子长期形成吃手的坏习惯。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相比奶瓶喂养更能让婴儿获得充足的吸吮时间,心理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在母亲的怀抱里获得足够的温暖和安全,可以有效预防吃手行为。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父母要记住奶嘴的开口不要太大,保证婴儿吮吸的充足时间,满足他们吮吸的需求。母亲喂养期间一定要心态平和、温暖慈祥,给孩子提供宁静安详的氛围。

  2.分散注意力

当宝宝出现吃手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散注意力是防止婴儿吃手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经常跟婴儿讲故事、听音乐、拿着宝宝的小手比划跳舞,转移他对手指的需求。或者把孩子最喜欢的小玩具放在他手里,占据他的手掌让他无法填到嘴巴里。如果没办法阻止婴儿吃手,等他睡着后把小手拿出来就好了,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

  3.发挥手的探索触摸功能

父母可以常常拿着婴儿的小手去触摸、探索他周围的玩具、动植物、桌椅等静物,让婴儿摸摸爸爸妈妈的脸,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会逐渐学会用手去触摸各种物品而不只是放到嘴里。等婴儿忙于用手探索外界时,就会忘记吃手了。

  4.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

很多爱吃手的婴儿往往是缺乏安全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关注婴儿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吃手行为的产生。另外,父母对婴儿过于严厉也会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父母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帮助婴儿合理地释放不安定的消极情绪。

  纠正婴儿吃手的招数

一旦婴儿已经形成了吃手的习惯,家长也不必担忧或太过急躁,千万不可采取严厉的强硬态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既要满足婴儿吮吸的生理需求、安全的心理需要,又要避免吃手成为长期不消退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只是偶尔满足生理的需求,家长只要把手指和玩具的清洁工作做好,避免吃入细菌就好。一旦已经形成长期改不掉的习惯,可采取以下措施:

1.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处理

(1)0-1岁的孩子:那么就大可放心,因为吃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行为,只要保证手部清洁,就让孩子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吧!

(2)2-3岁的孩子:可以采用鼓励以及说理的方式应对孩子吃手指:“现在我们宝宝长大了,是不能吃手指的啦!”“吃手指的话,手指上的病菌会到肚肚里面去哦,会生病的哦!”

(3)大于3岁的孩子:需要父母积极应对。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手指上存在着很多细菌,吃下去后会让人生病、不舒服。家人甚至可以将“手指上到底存在着哪些有害病菌”作为探索题,与孩子一起在网上找到答案,以帮助孩子戒掉坏习惯。

2.让孩子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成长: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感受到浓浓的安全感,也就不需要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获得了。

3.让孩子多多与同伴交流、互动:给孩子创造多与同伴玩耍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哪里还会记得吃手呢?

4.与医生做好必要沟通:如果孩子大于三岁还在吃手的话,且以上的方法都无济于事的话,应该找到儿科医生进行询问。也许儿科医生还会建议你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应该和医生一起努力帮助宝宝找到爱吮吸手指的原因,对症下药。情感方面的支持与行为矫正等双管齐下,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结语:大家看了本文之后都了解是哪四种了吧。对于宝宝吃手的这个问题相应的我们还介绍了一些预防吃手的办法。如果家中的宝宝长时间的吃手妈妈就需要注意了,如果预防的效果不佳就建议去医院这样才能更好的纠正孩子吃手的坏毛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为何喜欢吃手 婴儿吃手是否正常?
婴儿为何喜欢吃手 婴儿吃手是否正常?
一般几个月的婴儿吃手的习惯,经常吃唾液吧。那么,下面的编辑详细介绍婴儿喜欢吃手是什么,婴儿吃手是正常的吗?婴儿为什么喜欢吃手?有证据表明,有些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吃手指,许多婴儿吃手指。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习惯。此外,这种习惯很常见。也许婴儿自己没有意识到,当婴儿感到压力或疲劳时,吃...[详细]
发布于 2021-04-22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