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吃完奶打嗝怎么办 如何缓解

发布时间: 2018-06-01 11:4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打嗝真的是非常的常见了,这个时候就就需要家长们好好的拍拍宝宝的后背了,这样也是可以缓解的,当然,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的妈妈都会发现宝宝在吃完奶之后常会有打嗝的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新生儿吃完奶打嗝是怎么回事呢?宝宝打嗝宝宝是非常的难受的,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宝宝打嗝呢?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吃完奶打嗝是怎么回事

母亲可以按自己选择的姿势哺喂婴儿,只要他能够含住乳头和自己觉得舒服、轻松自如就是,可以实践各种方法并采用感觉最自然的一种。在一天以内要改换各种授乳姿势——这样做将会保证婴儿不会仅向乳晕的一个部位施加压力,并且尽量减少输乳管受阻塞的危险。

如果坐着授乳,一定要位置舒服。必要时,用软垫或枕头支持双臂和背部。躺在床上喂乳也很好。特别是在头几周的晚上,母亲应采取侧睡姿势,如希望更舒服,则可垫上枕头,轻轻地怀抱婴儿的头和身体紧靠你的身旁。可能需要把婴儿放在枕头上,使他的位置高一点以便吸吮乳头,但是较大的婴儿应该躺在床上并靠在母亲身边,保证母亲臀部下侧的肌肉不受扭曲或拉得太紧,因为这样会使奶流减慢。

另一种办法就是在母亲手臂下垫个枕头,把婴儿放在枕头上,让他的双腿放在母亲后方,婴儿面向母亲的乳房,而手可以托住他的头部。

开始时,母亲所选择的哺乳姿势可能受到分娩影响,例如,若做过会阴切开术的话,就会觉得坐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侧卧哺乳更为适合。同样的,如果做过剖腹产手术,腹部就太柔嫩,以致不适宜让婴儿躺在上面,因此要把婴儿的脚放在臂下的位置,或把他放在床上靠在自己身旁的位置哺乳。

  新生儿打嗝什么原因

原因:宝宝与成人一样,其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被称为“膈肌”的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宝宝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宝宝打嗝不像大人想像的那样难受。

  原因:宝宝打嗝多为自限性,一会儿就会好。

当然,能使宝宝不打嗝,妈妈最舒心了。那么,怎么预防呢?

首先,妈妈要注意喂养方法,应避免在宝宝啼哭、气郁时喂奶。

其次,应避免宝宝过进食快。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乳很充足,哺乳时应按压乳头,以避免乳汁流出过急;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嘴孔不能过大,奶液先满住奶嘴,以免吸入空气。

再次,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凉。最后,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勿使宝宝吸入冷气。当宝宝打嗝时,妈妈也不要着急。以下方法可帮助你终止宝宝打嗝:

1、 将宝宝抱起,轻拍其背,喂点热水,并在宝宝胸腹部盖上暖和的衣被。

2、 可以用玩具逗逗宝宝,或放一点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

3、 刺激宝宝足底,使其啼哭,可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一般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

4、 用指尖在宝宝的唇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唇边及耳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其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缓解的方法

  方法一:婴儿吃奶太急或太多会出现打嗝

在平时吃奶的时候妈妈们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可以这样做婴儿吃奶的时候,妈妈可用手适当的捏住奶头,控制乳汁的排出,以免宝宝吃奶过急,也不要一次吃的过多。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

  方法二:婴儿吃进去空气会出现打嗝

喂奶时让宝宝含住整个奶头,尤其是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应注意。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让其头趴在自己肩上,轻轻的拍打宝宝的后背,让宝宝胃里的空气排出来。不管是喂母乳还是配方奶,不要让婴儿吃得过快或过急。

  方法三:婴儿爱凉会出现打嗝

如果宝宝是受凉引起的打嗝,妈妈先抱起宝宝,然后轻轻地拍拍他的小后背,再给喂上一点温热水,给胸脯或小肚子盖上保暖衣被等。天气寒冷时注意给婴儿保暖,避免身体着凉。

  方法四:将不停打嗝的小宝贝抱起来

妈妈也可将不停打嗝的小宝贝抱起来,用食指尖在宝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待小宝贝发出哭声后,打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即可放松宝贝嘴边的神经,打嗝也就会消失了。

  预防打嗝小策略

1. 由于“胃食道逆流”造成宝宝溢奶常伴随打嗝,在喂奶结束后,让宝宝靠在你的肩上,拍一拍后背,拍出嗝也许会好。

2. 如果宝宝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过敏,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殊的配方奶粉。

3. 给宝宝喂奶时最好在安静的状态和环境下,喂奶尽量不要选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

4. 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使进食不至于太急、太快;其实,多数宝宝会自己调节,成人不必过分在意。

5. 对于频繁打嗝的宝宝,在喂奶的间隔,让宝宝休息一下,轻轻地拍背,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

结语:宝宝打嗝的时候,我们可以抱起来拍拍,这样也是可以缓解的,还有就是宝宝吃到了空气,这对宝宝还是非常的有影响的。待小宝贝发出哭声后,打嗝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即可放松宝贝嘴边的神经,打嗝也就会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缓解新生儿吃完奶打嗝?
怎么缓解新生儿吃完奶打嗝?
新生儿吃完奶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不过对这种情况应该加以预防,毕竟新生儿的体制与成人不同.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新生儿吃完奶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具体来说,缓解新生儿吃完奶打嗝方法有以下几种...[详细]
发布于 2011-08-24

最新推荐

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和孩子沟通
孩子成绩下滑时,家长应通过倾听、共情和引导的方式沟通,避免指责或施压。主要有建立信任关系、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调整教育方式、关注心理状态五个关键步骤。一、建立信任关系选择轻松的环境开启对话,用开放式提问代替质问。家长需先表达理解,可...[详细]
2025-07-02 13:00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改善家庭氛围、寻求学校支持、心理干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式缓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厌学情绪。1、调整沟通方式家长需避免指责式对话,采用开放平...[详细]
2025-07-02 11:40
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轻松对话环境、寻找共同话题、尊重孩子隐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沟通障碍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氛围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焦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详细]
2025-07-02 10:20
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跟老师说
孩子不想上学时,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说明情况并寻求合作。孩子厌学可能由学习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因素、情绪问题或适应障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家校协作共同解决。1.坦诚说明情况家长需用具体事例向老师描述孩子的表现,如早晨抗拒起床、频繁抱怨身体不...[详细]
2025-07-02 09:00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的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监督等方式改善。拖延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过高、缺乏时间观念、兴趣不足、家庭氛围紧张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详细]
2025-07-02 07:40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分解任务目标、增加趣味互动、家长参与陪伴等方式改善。孩子抗拒写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兴趣、作业量不适、亲子沟通不足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置固定、安静且光线充足...[详细]
2025-07-02 06:20
孩子要怎样教育才是最合适的
教育孩子需要根据其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采取个性化方法,核心在于平衡规则与自由、关爱与引导。主要有建立安全感、设定明确界限、培养自主能力、注重情感沟通、以身作则五个关键维度。一、建立安全感婴幼儿时期通过及时回应需求、稳定抚养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安...[详细]
2025-07-02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