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爱挖鼻孔妈妈该怎么办呢

发布时间: 2018-06-05 11:26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贝总是挖鼻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比较担心,会不会把鼻子挖破了,生活中,我们也是常能看到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宝宝总爱挖鼻孔,担心挖破鼻粘膜会感染。那么宝宝爱挖鼻孔该怎么办,宝宝鼻腔该如何护理。下面就来看看吧,希望对你都有帮助。

 宝宝爱挖鼻孔怎么办?

  1、妈妈正确指引

当看到孩子挖鼻子时,不要使用类似“讨厌”或“恶心”这类词语。如果你对他们的行为或肢体活动感到反感,年幼的儿童会倾向认为你在抛弃他们。而且过度反应实际上会导致学走路的孩子或学龄前儿童更频繁挖鼻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喜欢激怒家长。妈妈不妨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挖鼻孔的坏处。

  2、关注他的情绪

妈妈也要留意,孩子这样做一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也可能是孩子转移情绪的一种方式,比如他情绪低落了,也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分散自己注意力。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对他表现出失意的情绪多关注,也会对消除他的行为有帮助。

  3、让他的手不闲着

如果你可以确定孩子特别喜欢挖鼻孔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在看电视或在车里时,你可以试着给他一个替代品,如可以捏的橡皮球、可以抚摸的绒毛兔子或玩手指偶。另外,教他自己擤鼻子也应该有帮助。

  4、增加空气湿度

某些环境因素也使孩子更容易挖鼻孔,如果你家的暖气或空调使宝宝的鼻腔变干燥,使用加湿器或盐水喷鼻剂可能会有帮助。

  5、及时问诊

鼻腔发育不好、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或是湿疹等都有可能造成鼻子不适,这时候建议去医院的五官科检查一下,如果鼻中隔不直可以遵医嘱矫正,否则时间久了易形成鼻炎。

  宝宝鼻腔如何护理?

  1、及时清理新生儿真内分泌物,以免结痴

清理时可将消毒纱布一角按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孩子鼻腔内。再按逆时针方向边捻动边向外拉,将鼻内分泌物带出。

  2、不要用硬物为孩子挖鼻孔

鼻腔内有一层又薄又嫩的粘膜,它的前部长有黑毛,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杂质;里面有许多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接近体温,还能分泌粘液(即鼻涕),使空气湿润,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所以鼻腔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用硬物挖鼻孔,会损伤这道“防线”的功能,,引起发炎出血,甚至化脓。

  3、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是以纯天然的海水经高科技提取及科学配方研制而成,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除能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外,还可以起到杀菌、消炎、抗过敏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粘膜组织水肿,发炎等症状;能恢复鼻腔纤毛的运动,促进鼻腔排泄;修正鼻腔pH值,养护鼻腔粘膜,恢复鼻腔免疫功能。因PH值与人体体液相近,所以生理性海水喷入鼻腔无不适感。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加量使用,但没有依赖性。

经常挖鼻孔鼻子会变大吗

鼻孔是生来固定的,后天不会增大。当然有炎症也可以使鼻子变大,不过那是暂时的。也不会变小。经常挖鼻子虽然不会使鼻孔变大,但可能会使鼻粘膜受损,从而减少了鼻子自我防御功能,可能会导致鼻腔的炎症发作,和干燥性鼻炎等等鼻子疾病。所以不要经常挖鼻。

  挖鼻孔好不好

以手抠鼻孔或拔鼻毛,不但不文明、不雅观,还有损健康,应注意克服。

很多人抠鼻孔或拔鼻毛,是由于鼻内有干燥、烧灼或瘙痒感所致。大家知道,人的手指甲缝中,经常有许多污垢,其间的病菌更是不计其数;指甲坚硬而锋利,抠鼻时,稍不小心就会损伤鼻前庭的皮肝或粘膜,造成出血,并将细菌直接引入伤口,引起鼻疖;再反复揉搓,抠挖,可造成细菌扩散,甚至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终危及生命。

反复抠鼻孔,使鼻前庭皮肤反复受损,反复修复,局部皮肤增厚,结痂,十分难受,甚至会有皮肤、粘膜恶变的可能。可见抠鼻孔的危害性不可轻视。虽然从道理上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中,又忍不住会有这种行为,因此,对于各种鼻病造成的鼻内不适感应及时处理。

  怎么清理鼻孔

1、上起来后,先深呼吸,然后用两个大拇指顺着鼻梁上下、来回的按摩,直到鼻子感觉通畅,如果有液体流出来,就顺其自然让它流。然后,用指头按住一侧鼻孔,擤一下鼻子,让液体排出,然后,按另一侧,方法同前。再用湿巾擦干净,就可以了。

2、早晨洗脸前用棉签蘸上清水,然后是鼻孔内转动擦拭。这样既能清洁鼻孔,又能防止感冒。

3、勤剪鼻毛,不要让鼻毛外露,但也不要剪的太短,太短了起不到阻挡灰尘的作用。

  如何保护鼻子

  1、避免气味刺激

应当儘量避免灰尘、化学有害气体或特殊气味的刺激。因为过多的不良刺激,可以影响鼻黏膜的功能,使嗅觉发生障碍。鼻腔的温度一般在32℃左右,气温过热、过冷,都对鼻黏膜的功能有不良影响。

  2、经常洗鼻子

无论何季节,均提倡用冷水洗脸,并在清洗时适当按摩鼻部,以改善鼻内血液迴圈,提高抗冷御寒能力,减少伤风感冒的机会。另外,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也有利于鼻炎、鼻窦炎的早日康復。

  3、用正确方法擤鼻涕

人在感冒之后,往往伴有鼻塞或者流鼻涕等症状。有鼻涕需要清除时,切忌用力同时勐擤两边鼻翼,宜以轻柔手法,先擤一侧再擤另外一侧。以防止鼻涕进入咽鼓管和鼓室,引发急性中耳炎。

  4、避免引发鼻病

许多鼻部疾病的发生与伤风感冒等唿吸道感染有明显的关係。因此,预防伤风感冒对预防鼻病尤为重要。鼻腔疾病不易被发现,但一旦发现,往往为时已晚。如有鼻塞、脓涕或涕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杜绝不良习惯

常用手指挖鼻孔,既不雅观,又是一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它能使鼻毛脱落、黏膜损伤、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挖鼻孔还会使鼻腔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大脑健康。

过分乾燥和污浊的空气常会使鼻子的排尘运动受到限制,甚至造成纤毛脱落,抗菌能力降低。易患感冒、鼻窦炎等疾病。因此。室内应经常开窗换气,以保持空气的湿润和新鲜。

结语:出现宝宝挖鼻孔的情况,妈妈们也不要太担心,其实,很简单,将宝宝的手用小手套给套起来,这样就可以制止他再次抠鼻子了。我们的鼻毛对吸入空气起着滤过清洁的作用,若拔除鼻毛,无疑是将鼻子的防卫自动解除,其结果是细菌、有害尘埃直接进入下唿吸道,引起下唿吸道的感染。此外,拔除鼻毛后,毛囊受损,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鼻疖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挖鼻孔好吗 爱挖鼻孔总是停不下来
孩子挖鼻孔好吗 爱挖鼻孔总是停不下来
挖鼻孔这样的很多人认为是异常的技术工作,普通人做过,对于那个好坏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以下的小编详细介绍。不要经常挖鼻孔很多人没事就喜欢用手指挖鼻孔,这是很坏的习惯。用手挖鼻孔容易造成鼻腔损伤。如果挖破鼻粘膜上的血管和皮脂腺,会损伤鼻粘膜的腺体,影响分泌功能,降低对鼻腔的保护作用。另外...[详细]
发布于 2021-04-23

最新推荐

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和孩子沟通
孩子成绩下滑时,家长应通过倾听、共情和引导的方式沟通,避免指责或施压。主要有建立信任关系、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调整教育方式、关注心理状态五个关键步骤。一、建立信任关系选择轻松的环境开启对话,用开放式提问代替质问。家长需先表达理解,可...[详细]
2025-07-02 13:00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12岁孩子不愿意上学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改善家庭氛围、寻求学校支持、心理干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式缓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矛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厌学情绪。1、调整沟通方式家长需避免指责式对话,采用开放平...[详细]
2025-07-02 11:40
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轻松对话环境、寻找共同话题、尊重孩子隐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沟通障碍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氛围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焦虑、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过度...[详细]
2025-07-02 10:20
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跟老师说
孩子不想上学时,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说明情况并寻求合作。孩子厌学可能由学习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因素、情绪问题或适应障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家校协作共同解决。1.坦诚说明情况家长需用具体事例向老师描述孩子的表现,如早晨抗拒起床、频繁抱怨身体不...[详细]
2025-07-02 09:00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的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分解任务目标、给予正向激励、家长适度监督等方式改善。拖延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过高、缺乏时间观念、兴趣不足、家庭氛围紧张等因素有关。1、建立固定学习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详细]
2025-07-02 07:40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怎么办
一年级小孩不愿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分解任务目标、增加趣味互动、家长参与陪伴等方式改善。孩子抗拒写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兴趣、作业量不适、亲子沟通不足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置固定、安静且光线充足...[详细]
2025-07-02 06:20
孩子要怎样教育才是最合适的
教育孩子需要根据其年龄、性格和发展阶段采取个性化方法,核心在于平衡规则与自由、关爱与引导。主要有建立安全感、设定明确界限、培养自主能力、注重情感沟通、以身作则五个关键维度。一、建立安全感婴幼儿时期通过及时回应需求、稳定抚养关系帮助孩子形成安...[详细]
2025-07-02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