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为什么宝宝的会免疫力低下

发布时间: 2018-06-07 18:1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活中,所有的爸妈都希望自己家的宝贝,身体健健康康的,免疫力好,不容易生病。但是有的宝贝,就是会有免疫力低下的问题,让爸妈很头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宝宝免疫力低下有哪些表现。宝宝免疫力低下是什么原因?宝宝免疫力低下会有什么影响。宝宝免疫力低下要吃药吗?家有萌宝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宝宝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1、先天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生病时候早。严重的宝宝在出生之后就会出现一些临床的反应症状。容易反复的发生重症感染性疾病。比如败血症、肺炎、反复腹泻等问题。通常感染之后的治疗效果不佳。生病了长期不能痊愈。正常的预防接种之后也会出现严重的感染。还有类似的家族历史,容易发生肿瘤、白血病等问题。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具有遗传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疗较困难,治疗也是长久的。

  2、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宝宝因为被感染,或者药物、营养不良等问题,导致了身体的免疫力低下。表现为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也有肠胃道感染的人。一般症状会比较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更严重的会引起营养吸收障碍加重,导致营养不良。

是否需要治疗: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影响到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当心脏畸形校正后,宝宝反复感染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去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宝宝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

  3、生理性免疫低下

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经常是由于天气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的,通常可自行痊愈。

是否需要治疗: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治疗恢复关键:孩子和成人相比较的话,跟容易发生感冒。因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的免疫低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是要经历的,属于正常的现象。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1、患有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2、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均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3、环境不良:大气污染或被动吸烟等,污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影响肺的换气功能。

4、患有免疫缺陷病:这类宝宝是因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在临床因为化验项目不齐全,一般的医院不具备条件,还检查不出来。

5、滥用抗生素:不管病情需不需要都用,并多次更换,产生耐药性,打乱了人体的一些平衡。

6、擅自停药:患病后,疗程不够,擅自停药,发烧一退就停药,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旦受凉,容易引发疾病。

7、滥用激素:有些看护人对发热机理不了解,恨不得一贴药就手到病除,还有一些医生不耐烦看护人的唠叨,或者害怕对自己不信任从而流失病员,就给宝宝运用激素。

8、不良的习惯:研究发现一些宝宝睡前吃东西,或抱奶瓶入睡的,也很容易诱发感冒;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最容易嗓子发炎。这些都会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低下的影响

当人体机体的免疫力发生问题,就会相应地也产生三方面的不良影响:

  1、抗感染能力的降低,就会发生免疫问题,轻的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重的免疫缺陷,发生不易治愈的感染。另外,若是遗传了过敏体质的人,对正常的物质,如牛奶、鸡蛋还会发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发生过敏。

 2、免疫稳定障碍,就会发生免疫识别有问题,就会针对自身组织细胞发生攻击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部分血小板减少等。

  3、免疫监视功能障碍,就会发生肿瘤。

  免疫力低下需要吃药吗

人体的免疫力分为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其实,大部分经常感冒的宝宝都属于生理性免疫低下,对于生理性的免疫低下,不建议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果是先天性免疫低下,则应就医,不宜自行服药。

要想提高免疫力,主要依靠规律的生活行为,让生物钟有节奏地运转;养成运动的习惯,让身体协调灵巧;做到均衡饮食,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不随意服用抗生素,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有爸妈认为,只要宝宝服用了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就可以避免反复生病。其实,在6个月到3岁这个年龄阶段只要不是反复的肺炎、腹泻、中耳炎等,经常感冒也可能是正常的。对于由生理原因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爸妈不必过分担心。只要为自己的宝宝安排适当的护理、锻炼,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呼吸道感染频率自然会逐渐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将日臻完善。若爸妈实在不放心,可到医院就诊检查免疫功能,现在的医疗技术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免疫功能低下。

宝宝免疫力低下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别。很多都是后天的宝宝因为环境、药物或者其它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宝宝出现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建议不要通过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要通过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运动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不要随意服用抗生素,让身体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免疫力低下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免疫力低下的症状有哪些
家长们都会担心自家的孩子免疫力低下,了解一些有关于免疫力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小孩子免疫力低下的症状有哪一些呢?一、症状:1、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先天性免疫低下,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是由于组成免疫系统的某种或多种成分因为基因突变等因素而丧失了原有功能,发生免疫低...[详细]
发布于 2013-05-14

最新推荐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初三阶段家长应保持稳定情绪与适度关注,主要需做到情绪管理、学业支持、沟通引导、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五方面。稳定的家庭氛围和理性期待能有效帮助孩子应对升学压力。1、情绪管理:家长需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面对模考成绩波动时保持平和态度。研究表...[详细]
2025-05-22 17:00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高中阶段孩子对父母态度恶劣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同伴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逆反心理。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会导致情绪敏感,常通...[详细]
2025-05-22 16:57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对妈妈动手多数属于情绪失控的表现,可通过即时制止、情绪引导、规则建立、榜样示范和亲子沟通五种方式处理。1、即时制止:立即握住孩子手腕并蹲下平视,用简短指令如"手不能打人"明确界限。保持表情严肃但避免吼叫,动作需果断不粗暴。3-6岁儿童正...[详细]
2025-05-22 16:54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沟通、明确指令、示范引导、及时反馈和创造环境五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1、积极沟通:与孩子讨论课堂内容时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哪个部分最有趣"。避免质问式语言,专注倾听孩子复述课堂重点,适时...[详细]
2025-05-22 16:52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处理孩子与老师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商、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行为规范冲突、个性差异、外部压力等因素引起。1、沟通协商: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事件全貌,避免单方面听信孩子描述。...[详细]
2025-05-22 16:49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应怎样开导呢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可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协作、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主要原因包括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兴趣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1、主动社交引导:鼓励孩子从简单互动开始,如主动问候同学、参与小组...[详细]
2025-05-22 16:46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成绩波动通常与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家庭氛围、师生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1、调整沟通: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真实困难。...[详细]
2025-05-22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