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教育孩子要注意避免这五个误区

发布时间: 2018-07-04 14:4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有了孩子,为人父母以后,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他们。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往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各种状况,让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造成心理阴影,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绝对不能用的5种方法。

 1、当众批评孩子

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选择当众批评孩子。各位家长,这种方法极其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当众批评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这会让孩子觉得没有面子,感到丢脸,这也是一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

孩子犯错,在所难免。家长在孩子犯错后,最主要的不是指责孩子,尤其是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去批评孩子。而是应该在私下跟孩子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批评,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2、家长从不表扬孩子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很少表扬孩子,甚至是从不表扬孩子,究其原因,则是一些家长不善言辞,还有些家长是担心自己表扬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但家长的这种方式,却在一步步地摧毁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尤其是孩子,当他做好一件事情之后,是非常希望自己得到家长的夸奖和赞美,如果家长忽视孩子所做的,这无疑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我做得到底怎么样”、“我做得不好吗”,孩子还可以因此而变得内向、自卑。所以,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之后,家长请夸一夸孩子。

  3、常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

你看看李阿姨家的琳琳,她为什么就比你听话”

“佳佳的学习成绩这么好,你怎么就不向她多学学”

“为什么别人就......而你就......”

有不少家长拿别人家孩子跟自己孩子作比较,而且还都是拿别人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想的是以此来刺激孩子,让孩子好好学习之类的,但是这种方式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还很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别人家孩子这么好,你去给他当父母呀......”

父母教育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一味地去抓孩子的缺点,还拿孩子的缺点跟别人做比较。如果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长应该做的是想办法来帮孩子改正,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帮着孩子查找原因,再针对性地学习;如果孩子习惯不好,家长可以把自己作为孩子的学习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4、跟孩子抱怨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说“为了你,我们工作这么辛苦”、“为了让你生活舒心,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你长这么大,你爸就没怎么管过你,什么都是我做,我这么辛苦,你们还不体谅我!”

家长总在孩子面前抱怨,给孩子传达一种负面情绪,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孩子也可能会变得自怨自艾;家长的这些话,也会给孩子一定的压力,让孩子性格变得怯懦、压抑,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5、认为孩子不能有隐私

有的父母,不允许孩子有隐私,总是想尽办法去了解和干涉孩子的任何事情,尤其是当孩子有记日记的习惯时,家长就会选择去偷看孩子的日记。

我们父母自己也会有不想别人知道的事情,作为孩子,也一样,就算你的他的父母。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孩子有属于他自己的秘密天地。家长管得过宽,什么都想知道,可能就会让孩子因为不得不应付你,而向你撒谎。

 结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往往以家长为榜样,父母一一言一行往往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这种影响是良性的,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裨益,否则往往会造成各种问题,让孩子成为“问题儿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教育的这些误区你知道的有多少
孩子教育的这些误区你知道的有多少
每个做父母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够成人、成才,所以孩子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棍棒出孝子”的说法被多数人所诟病,取代的是说教法和物质刺激法,但是这些做法是不是就是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目标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教育的一些误区吧。1、...[详细]
发布于 2018-05-21

最新推荐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初三阶段家长应保持稳定情绪与适度关注,主要需做到情绪管理、学业支持、沟通引导、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五方面。稳定的家庭氛围和理性期待能有效帮助孩子应对升学压力。1、情绪管理:家长需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面对模考成绩波动时保持平和态度。研究表...[详细]
2025-05-22 17:00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高中阶段孩子对父母态度恶劣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同伴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逆反心理。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会导致情绪敏感,常通...[详细]
2025-05-22 16:57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对妈妈动手多数属于情绪失控的表现,可通过即时制止、情绪引导、规则建立、榜样示范和亲子沟通五种方式处理。1、即时制止:立即握住孩子手腕并蹲下平视,用简短指令如"手不能打人"明确界限。保持表情严肃但避免吼叫,动作需果断不粗暴。3-6岁儿童正...[详细]
2025-05-22 16:54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沟通、明确指令、示范引导、及时反馈和创造环境五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1、积极沟通:与孩子讨论课堂内容时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哪个部分最有趣"。避免质问式语言,专注倾听孩子复述课堂重点,适时...[详细]
2025-05-22 16:52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处理孩子与老师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商、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行为规范冲突、个性差异、外部压力等因素引起。1、沟通协商: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事件全貌,避免单方面听信孩子描述。...[详细]
2025-05-22 16:49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应怎样开导呢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可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协作、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主要原因包括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兴趣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1、主动社交引导:鼓励孩子从简单互动开始,如主动问候同学、参与小组...[详细]
2025-05-22 16:46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成绩波动通常与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家庭氛围、师生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1、调整沟通: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真实困难。...[详细]
2025-05-22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