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科学断奶四步法赶快学起来

发布时间: 2018-08-06 16:50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都知道,现在各个医院都提倡母乳喂养,不少科学研究证实母乳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更加有利。但是宝宝喝母乳喝习惯了之后,应该怎么去断奶呢?我们都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习惯总是很困难的,没关系,今天的文章就来告诉大家,怎样科学给宝宝断奶。

怎么给宝宝断奶

根据宝宝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断奶

断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样,也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进行断奶,好去医院进行检查,当宝宝的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了在决定是否给宝宝断奶。

不在宝宝生病时断奶

生病的时候孩子的身体是比较虚弱的,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断奶会让孩子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身体没有办法一般对抗疾病,一边适应新的生活,所以等孩子好了再断奶吧。

把断奶视为一个自然过程

有些时候不是宝宝的问题,而是一些家长自己不舍得给孩子断奶。看到宝宝哭了就很心疼,立刻把断奶的事情给忘了,又给孩子喂奶。

其实宝宝在断奶期间哭闹是很正常的,如果一旦哭闹就能又有奶喝了,那么下次断奶只会更加困难,孩子会哭的更厉害。所以家长也要首先自己知道,断奶是自然的一个过程,不要太大压力。

逐渐减少喂奶次数

刚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好先从减少白天喂母乳次数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减少夜间喂奶次数,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可用牛乳或者配方奶逐渐取代母乳,辅食的量相应加大。

不让宝宝抚触乳头

一定不要让宝宝接触妈妈的乳头,也一定不要让宝宝看到乳头,如果有其他在面前哺乳的情况,要对宝宝进行劝导。

断奶期间不回避

处于断奶期的孩子需要妈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身体抚慰。所以,在断奶期间,妈妈不应该回避,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在这期间,妈妈反而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宝宝。

爸爸帮宝宝度过断奶期

在准备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提前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

宝宝断奶四步法

1、让宝宝提前适应奶瓶喂养

1)我们鼓励满月之后就尝试给宝宝使用奶瓶喂养(每周2-3次),既不会造成乳头混淆,也能让宝宝尽早适应奶瓶,以备不时之需。

2)妈妈上班前提前一个月练习喝奶瓶,喝奶瓶时妈妈好回避,在宝宝饿一点的时候给,或者从迷糊奶开始尝试。

3)6个月以后,无法接受奶瓶的宝宝,可以考虑用杯子喝奶。

2、逐步引入奶粉

1)刚开始只添加一顿,推荐上午或者中午时段添加,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不良反应;

2)引入奶粉三天后无任何过敏表现,可以再增加一顿奶粉;

3)如果妈妈奶量不足,考虑宝宝因为饥饿夜醒,可以尝试睡前加一顿奶粉,让宝宝一次吃饱后观察夜醒的情况。

3、科学添加辅食,奶量逐步下降

宝宝的喝奶量在4-6个月(还未添加辅食)的时候,达到高峰,一天奶量900-1000ml。随着辅食的逐步加入和重要性逐渐增强,8个月的时候宝宝需要800ml奶,10个月以后需要600ml奶。随着宝宝的需求减少,妈妈的产奶量也会逐步减少,为断奶做好过渡。

4、断奶日程表

1)准备断奶之后,可以早晨和傍晚亲喂,把日间的奶逐渐用奶粉代替;职场妈妈延长泵奶的时间间隔,慢慢过渡到上班期间不泵奶;

2)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可以把早晨那顿奶用奶粉代替,同时辅以一定量的辅食;

3)睡前的奶和夜奶断起来相对困难一些。

4)在断奶过程中发生乳房肿胀很常见,可以适当用吸奶器泵掉一些(但不要泵的太多),同时辅以一些回奶的饮品;总体来说,将断奶的日程安排的长一些,母子都会更容易接受,也能更舒适的度过这一阶段。

断奶对于每个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情,只不过有的人选择几个月的时候就断奶,有的人会喂养到一岁甚至两岁之后。断奶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使用文章里为大家推荐的方法,是比较科学有效果的。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科学断奶婴儿 给婴儿断奶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科学断奶婴儿 给婴儿断奶的方法有哪些?
给婴儿断奶可以说是母亲最残忍的时候了,但是婴儿每天都在成长。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体内需要的营养了。许多母亲看到婴儿痛苦的样子,心软,断奶一次也不成功。健康的家庭编辑今天教你如何给婴儿科学断奶。如何给婴儿科学断奶1.从10个月开始,每天给婴儿减少牛奶,离乳食品的量相应增加。大约一周...[详细]
发布于 2021-04-22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