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孩晚上睡觉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18-08-30 10:1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把孩子和大人放在一起睡觉的。要么是和父母睡,要么是和爷爷奶奶睡,反正孩子就没有自己一个人睡过觉。这看上去似乎挺不错的,可以方便照顾孩子,防止孩子夜里蹬被什么的。但是仔细想一想,孩子和大人睡,好像也有很多坏处,比如,大人会压到孩子,对孩子独立性培养也不好。

  1、孩子和大人睡的危害一:影响心智发育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呼吸系统的功能会发生退化,晚上睡觉时,老人往往需要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来获得氧气,如果宝宝跟老人睡在一起,就会被迫吸入大量的废气,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心智发育,对宝宝将来的性格、人格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就不能和老人一起生活,白天还是可以一起照常生活的,只是夜间休息时尽量分开为好。

  2、孩子和大人睡的危害二:影响小孩呼吸

宝宝年纪小,呼吸能力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还不完善。而要是和大人一起睡的话,大人睡觉的时候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整夜的弥漫在宝宝的周围,从而使得宝宝不能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影响宝宝吸收氧气,从而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以及夜里啼哭的现象。

  3、孩子和大人睡的危害三:小孩独立性差

被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自己的独立性都比较差,因为很多事情老人都喜欢全部帮孩子去做,让孩子错失了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尤其是跟着老人睡觉,老人在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孩子若不想睡觉,老人就会经常地哄骗吓唬孩子,说什么再不睡觉,门外的妖怪就来吃人了等等之类的话,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表现。

  4、孩子和大人睡的危害四:危害小孩健康

孩子在三岁之后跟着老人睡不止会影响性格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小孩抵抗能力比较差,和大人一起睡的话,那么大人身上的头皮屑,螨虫,病菌就会传染给小孩,导致小孩生病。

  小孩单独睡觉的好处

  1、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分床睡眠可使孩子逐渐明白自己已“长大了”,并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做入睡前的准备,自己盖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等。并且,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以后,孩子对其他的行为规范也更易接受。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而形成独立的人格很有帮助。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克服小孩的心理障碍

分床睡眠有助于孩子去面对三岁左右常见的恐惧心理(如怕黑、怕怪物、不敢独睡等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依赖他人等良好品质,并学会从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得安全感。

  3、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分床睡眠,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的“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也更有保障。

  小孩晚上睡觉的注意事项

  1、小孩的睡觉空间不要太大

睡觉空间太大会让孩子翻来翻去,这是因为大面积的床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下意识的会通过手脚的活动来调节内心的紧张,因此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睡眠空间不需要过大,给宝宝相对狭小的空间,他们反而睡得踏实。

  2、睡前喝杯牛奶

小孩睡姿差爱乱动其实也是一种浅睡眠的表现,虽然大脑已经发出了休息的指令,身体肌肉还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于是会出现孩子在睡梦中的“手舞足蹈”,为了改善孩子的睡眠,可以让他们睡前喝一杯牛奶安神,牛奶可以起到舒缓情绪,安神静气的功效。

  3、白天不要玩的太疯

孩子若是白天玩得太开心,容易让大脑太过兴奋,到了临睡点都没有睡意,即使被爸爸妈妈哄得睡着了也只是出于浅睡眠,在这个状态下,宝宝会表现出睡梦中挥拳头,蹬腿等动作。因此,为了让孩子尽快进入酣眠,白天玩耍时不要让他们太过疲劳,适度适量最重要。

大人和孩子一起睡,除了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如果醒来后发现身边没有人,难免会大哭大闹。而且,也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而且,在睡觉前,孩子如果不是困极了,一般也难以入睡,总得想办法让大人陪他玩一会,这样不仅对孩子不好,大人的休息也常常得不到保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孩子自己睡觉的注意事项
小孩子自己睡觉的注意事项
有孩子的家庭,每当到了晚上的时候,似乎都要为孩子头疼好一会。孩子不肯睡觉是一方面,孩子睡着后,还要担心孩子是否睡得安稳,是不是会蹬被子。如果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那么这些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了。对于我们来说,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1、孩子自己睡觉的好处一:养成良...[详细]
发布于 2018-09-13

最新推荐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为什么不想和父母谈话
孩子不想和父母谈话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沟通方式不当、学业压力过大、家庭氛围紧张、父母过度干预等原因引起。一、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孩子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诉,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需理解这是正常...[详细]
2025-08-30 13:12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为什么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
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可能由青春期心理变化、亲子关系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社交障碍、家庭环境压抑等原因引起。家长需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情绪变化、创造轻松氛围、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详细]
2025-08-30 12:34
怎么让青春期的孩子有目标
青春期孩子建立目标需要家长通过引导兴趣、培养责任感、提供榜样支持、鼓励短期实践和强化正向反馈等方式逐步实现。1、引导兴趣观察孩子对哪些领域表现出持续热情,如绘画、编程或运动,提供相关资源与体验机会。避免直接强加家长意愿,可通过参观博物馆、职...[详细]
2025-08-30 11:56
如何让孩子写作业自己完成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需要家长通过建立规则、创造环境、正向激励等方式逐步引导。主要有制定固定流程、减少干扰因素、拆分任务目标、给予有限帮助、设置奖励机制等方法。1、制定固定流程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间段,如下午放学后休息半小时开始,形成生...[详细]
2025-08-30 11:18
如何让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
培养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的习惯需要家长从环境营造、习惯引导、兴趣激发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1、固定学习环境为孩子设立安静、整洁的专属学习区域,减少电视、玩具等干扰物。桌面只保留必要的文具和课本,灯光亮度适宜,座椅高度符合人...[详细]
2025-08-30 10:41
怎样让孩子提高效率写作业
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可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时间、创造适宜环境、拆分任务目标、减少干扰因素、培养时间观念等方法实现。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规律习惯并激发内在动力。1、固定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作业时段,如下午4点至5点半,利用生物钟规律提升专注力。避免饭...[详细]
2025-08-30 10:03
怎么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
提高孩子的写作业速度可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减少干扰因素、提升专注力等方法实现。1、优化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光线充足且桌面整洁的学习区域,避免玩具或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书桌高度需符合身高,座椅保持舒适支撑...[详细]
2025-08-30 09:2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