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损坏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或原有肝病加重引起。妊娠合并肝损坏主要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等类型,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该病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因素有关,可能增加早产和胎儿窘迫的风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降低胆汁酸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同时需加强胎儿监护。
妊娠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发生的罕见但严重的肝脏疾病,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确诊后需立即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等抢救措施。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三联征。患者常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肝包膜下血肿甚至肝破裂。治疗关键在于及时终止妊娠,同时给予降压、输注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
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肝脏负担,尤其是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孕妇感染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戊型肝炎在妊娠晚期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治疗需根据肝炎类型采取抗病毒或保肝治疗,同时做好母婴阻断。
部分孕妇因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黄疸。常见致肝损伤药物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治疗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给予保肝治疗,严重者需人工肝支持。
妊娠合并肝损坏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脂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妊娠晚期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病情恢复。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