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有斗鸡眼要尽快矫正

发布时间: 2018-12-10 17:22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孩子出生后,家长发现孩子居然有斗鸡眼,医学上称之为内斜视。但是这种内斜视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该如何判断哪种斗鸡眼需要尽快处理呢?

杰杰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有“斗鸡眼”,有人说,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慢慢长大后就好了。但还有些人说,“斗鸡眼”需尽快处理,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视力。“到底要不要去处理呢?”这可愁坏了杰杰的爸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黄学林主任医师表示,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孩子“斗鸡眼”?也可能是假的!

黄学林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两眼直视前方时,两只眼睛的黑眼珠应该是分别在两眼中间位置呈平行状态的,但如果两眼的黑眼珠都往鼻根部靠,则形成“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斗鸡眼”的发生,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眼睛的协调性是否正常、角膜反光点是否对称。

生理性斗鸡眼,即假性内斜视,不是真正的斜视,仅双眼外观上像“斗鸡眼”。“它的发生可能跟一些孩子的鼻梁比较偏平(俗称塌鼻梁)、内眦角(内眼角)之间距离比较宽有关。”黄学林解释,以上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一出生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是“斗鸡眼”,但他们眼睛的协调性实际上是正常的,双眼角膜反光点是对称的。随着鼻梁慢慢长得高挺一些后,这类孩子的“斗鸡眼”会慢慢消失。

还有一些孩子在双眼协调能力较差的月龄(半岁前)时,也可能形成“斗鸡眼”。黄学林支招,这种情况所致的“斗鸡眼”,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到户外去看看远一点的事物,使眼睛慢慢调整过来。他提醒,一旦形成真性“斗鸡眼”时,则需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医学干预。

“病理原因所致的‘斗鸡眼’可能跟负责眼肌活动的脑神经或者脑神经核发育有关。”黄学林解释说,眼球的活动主要是受三对脑神经的支配,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以及外展神经,最终由大脑皮层中枢予以协调,使两眼球灵活地活动。当这三对神经中的任何一对或者是大脑中枢出现了问题,则可能会导致斜视发生。它可表现为两眼球向鼻根部偏斜,即内斜,也即俗称的“斗鸡眼”,也可表现为眼球向颞侧偏斜,即外斜,也就是“斜白眼”。

发现宝宝有斗鸡眼怎么办宝宝斗鸡眼什么时候做手术好宝宝斗鸡眼真假判断

发现孩子“斗鸡眼”

请专科医生辨真假

由于偏斜的眼睛无法提供正常的影像,“斗鸡眼”的孩子在看东西时是没有立体感的,他们不能很好地分辨出眼前事物的远近。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孩子的视力发育可能受到阻碍,甚至使得以后的视力无法恢复到正常。

此外,有“斗鸡眼”的孩子,如果一直得不到纠正,等他们慢慢长大进行更多的人际交往时,很可能会因眼位不正而遭到其他人的不礼貌对待,从而有可能使得自尊心受到损害。

黄学林提醒,当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看看是否需要处理。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先观察下再处理,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则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发现宝宝有斗鸡眼怎么办宝宝斗鸡眼什么时候做手术好宝宝斗鸡眼真假判断

儿童斜视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单眼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斗鸡眼怎么矫正
斗鸡眼怎么矫正
斗鸡眼,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斗鸡眼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对外貌和自信心产生影响。那么,斗鸡眼该如何矫正呢?了解斗鸡眼的成因是矫正的第一步。斗鸡眼可能由遗传因素、眼部肌肉不协调或屈光不正等原因引起。对儿童来说,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这...[详细]
发布于 2024-12-12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