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家长要当心新生儿这5种胎记

发布时间: 2018-12-13 17:09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研究者认为痣多是好事,可是皮肤上的一些痣是不好的,有些需要治疗。如果影响身体的健康,建议不妨尽早治疗!

痣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俗称,在医学上,被称作痣细胞或黑素细胞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一种皮肤表现。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圆顶或乳头样外观的或是有蒂的皮疹,临床上叫作皮内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在中国古代,认为痣多的孩子聪明,是“智多星”。而在国外,对于痣也进行过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皮肤学专家维罗妮卡·巴塔耶领导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身上痣多的人长寿。

英国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端位上的端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结构,随着细胞老化和失去分裂能力,端粒会逐渐缩短长度,所以,端粒愈长显示细胞老化愈慢。研究还发现,痣多的人尽管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可能高一些,但是他们衰老得慢,而且不易罹患与老化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而与身上痣的数量小于25颗的人相比,痣的数量超过100颗的人,端粒更长,这意味身上痣多的人比痣少的人更长寿,能多活6~7岁。

根据统计,胎记引起的疾病有40多种,但常见的只有4-5种,如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色素失调症等。所以很容易就被爸爸妈妈所忽略。

可怕胎记一:先天性痣

胎记之中痣是最常见的,痣有大有小,有光滑的,也有长毛的。大约1%的新生儿宝宝会长这种痣。

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仅为2毫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无论什么样的痣,尤其是开始长大或者颜色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应该及时找皮肤科医生检查。虽然大多数痣都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数这类的痣后来会发生恶变,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应引起重视

可怕胎记二:草莓斑

草莓斑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胎记,通常这种胎记会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是毛细血管没有同身体的其他血管接通的结果,刚出生时很少发生,通常在出生后4-6周时才会形成出现。

而且草莓斑在开始时通常是一片苍白的区域,随后很快变成一块深红的凸出斑块,很像草莓的光亮表面。有的可能不凸出于皮肤,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

因为草莓斑大多在八、九岁前自行消褪,很少需要治疗。如果长在脸面等地方,必要时可用激光等进行治疗。不论长在哪个部位的草莓斑迅速增大,并明显高出皮肤表面时,也应请皮科医生检查。

可能胎记三:暗红色斑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般在宝宝的太阳穴、脸蛋等处,有着色斑。开始时,宝宝的皮肤依旧平滑,色斑的形状和大小各异,界限很分明,这种色斑通常也叫做单纯性血管瘤。

而且这种红斑是先是桃红色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暗红色斑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但也有些能自然消失,如果是长久存在的,可以使用激光对某此较大的斑块进行治疗。葡萄酒渍偶尔也与其他疾病有联系,爸爸妈妈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可怕胎记四:“蒙古斑”

还有一种色斑通常呈暗青或淡灰青色,常常长在宝宝的屁股上,也可能分散在腰部、背部等处,且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不等,界限不是十分明显。这种色斑只不过是沉淀在皮肤表面的色素而已,在宝宝入学前几乎都会自然消褪。到目前为止,蒙古斑无恶性化的病例报告出现。

可怕胎记五: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又红又紫的痣,是由皮肤深处的血管膨胀而引起的。它就像是一个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一般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他们有些可能在青春期前会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永久存在。

如果它们影响美观,或者长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在气管附近,就需要手术切除,或者是有增大的趋势也应及时治疗。

因此,如果这些痣在短时间内出现较明显的增大、色素不均、脱毛、痒痛、出血时,就要高度防范了,需要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防止发生皮肤病变。保险起见,也可以进行预防性切除。对于痣,不要自行挑破,以避免感染,或者引起皮肤真皮层的损伤。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胎记是怎么形成的
新生儿胎记是怎么形成的
胎记是我们都知道的,有些时候胎记会影响到美观,那么,为什么会有胎记?胎记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就一起看看专家是怎么解答胎记是怎么形成的吧!>>推荐阅读:妈妈的疑问:胎记会遗传吗什么是胎记?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的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详细]
发布于 2012-03-08

最新推荐

宝宝吃奶就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时出汗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与生理调节、环境温度或喂养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主要原因是宝宝在吸吮过程中消耗能量,同时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改善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室内温度以及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1、生理调节原...[详细]
2025-04-24 22:56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额头头发少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成长,头发会逐渐增多。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遗传因素:父母头发稀疏或发际线较高,可能遗传给宝宝,导致额头头发较少。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详细]
2025-04-24 22:46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是正常现象,通常与生理发育、环境因素或喂养方式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规律喂养和观察宝宝需求来缓解。1、生理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的哼哼声或轻微动作。这是宝宝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表...[详细]
2025-04-24 22:39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老是使劲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老是使劲,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或肠胃不适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睡眠环境、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1、生长发育:新生儿在睡眠中使劲,可能是身体在快速生长。宝宝在月子期间体重和身高增长...[详细]
2025-04-24 22:30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会越剃越好吗
新生儿眉毛剃不剃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或浓密程度,剃眉毛对眉毛的最终形态和密度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眉毛的生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剃眉毛只是暂时去除了表面的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生长周期或密度。1、遗传因素是决定眉毛形态和密度的关键。父母的眉毛特征会直...[详细]
2025-04-24 22:20
宝宝误食塑料纸会拉出来吗
宝宝误食塑料纸通常可以通过肠道自然排出,但需密切观察其排便情况,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塑料纸较小且光滑,一般不会对肠道造成损伤,但仍有堵塞或划伤的风险。处理方式包括观察排便、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1、观察排便:宝宝误食塑料纸后,家长应密切观...[详细]
2025-04-24 21:56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
新生儿脑脊液发黄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黄疸、颅内出血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1、感染是新生儿脑脊液发黄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进而使脑脊液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感染源...[详细]
2025-04-24 21:5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