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发布时间: 2021-05-06 13: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生儿大便次数取决于具体情况,没有固定数字。虽然新生儿大便的性状和频率没有统一的规律,但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规律。

新生儿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注意:

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孩子不同,每天的大便次数也不同。但是,平时每天只有1~2次大便,突然增加到5~6次大便时,必须考虑是否生病。、、、、、、、、、、、、、、、、、、、、、、、、、、、、、、、、、、、、、、、、、、、、、、、、、、、、、、、、、、、、、、、、、、、、、、、、、、、、、、、、、、、、、、、、、、、、、、、、、、、、、、、、、、、、、、、、、、、、、、、、、、、、、、、、、、、、、、、、、、、、、、、、、、、、、、、、、、、、、、、、、、、、、、、、、、、、、、、、、、、、、、、、、、、、、、、、、、、、、、、、、、、、、、、、、、、、、、、、、、、、、、、、、、、、、、、、、、、、、、、、、、、、、、、、、、、、、、、、、、、、、、、、、、、、、、、、、、、、、、、、、、、、、、、、、、、、、、、、、、、、、、、、、、、、、、、、、、、、、、、、、、、、、、、、、、、、、、、、、、、、、、、、、、、、、、、、、、、、、、、、、、、、、、、、、、、、、、、、、、、、、、、、、、、、、、、、、、、、、、、、、、、、、、、、、、、、、、、、、、、、、、、、、、、、、、、、、、、、、、、、、、、、、、、、、、、、、、、、、、、、、、、、、、、、、、、、、、、、、、、、、、、、、、、、、、、、、、、、、、、、、、、、、、、、、、、、、、、、、、、、、、、、、、、、、、、、、、、、、、、、、、、、、、、、、、、、、、、、、、、、、、、、、、、、、、、、、、、、、、、、、、、、、、、、、、、、、、、、、、、、通常新生儿期大便次数多,一般每天排便2~5次,但也有每天排便7~8次的婴儿。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大便次数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每天减少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大便稀少,次数多等,婴儿精神饱满,哺乳状况良好,身高、体重增加正常,家长不必担心。

2、婴儿吃配方牛奶时,大便通常是淡黄色或土黄色,干燥粗糙,如硬膏,有不愉快的粪臭。牛奶中糖量多的话,大便变软,有腐烂的臭味,每次排便量也多。有时候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3、混合饲养的新生儿婴儿,新生儿大便一般为3~4次,量多,最初几天可能达到6次,这是正常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地减少。质地稍柔软,有明显的臭味,一般为暗褐色。你的宝宝可能有点腹泻,妈妈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冷食。不要吃得太油腻,以保证营养为前提,最好清淡,适合婴儿消化。大、小、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母乳喂养应继续母乳喂养,一般无需改变喂养方式,无需减少奶量和次数,自然恢复正常。如果是吃奶粉的婴儿,应该继续喂食,但是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例如,奶粉喂养者在喂奶时可以加入适当的水使牛奶稍微变薄,减少牛奶的人可以适当地喂入含糖的盐水,也可以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2~3天大便不正常时,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2、水样便:

多见于秋冬,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大便次数每天超过10次,呈水样,喷射,量多。婴儿失去水分多,嘴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眼泪少、小便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多,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当发现婴儿是水样的时候,母亲应该尽快带婴儿去看医生,并且应该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

3、绿色稀便:

大便稀薄,呈绿色,多发生在天气变化凉爽或吃难消化的食物后,每天大便次数0次。

4、深棕色泡沫状便:

多见于人工饲养儿童,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和糖过多引起,多由于未满月龄食用淀粉类食物引起。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往往能恢复正常。

5、粘液或脓血便:

婴儿便便带血或粘液,夏天等天气炎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应尽快就诊。《大学生》、《大学生》、《大学生》、《大学生》、《大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糖分过度发酵,新生儿肠膨胀,大便多泡沫,酸味重,母亲应限制糖的摄入量,适当控制淀粉的摄入量。

2、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时,新生儿大便有硬块,臭味如臭蛋味,此时母亲应注意限制蛋、瘦肉、豆制品、奶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摄入量。

3、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绿色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新生儿经常因饥饿而哭泣。这种情况只要给予足够的饲养,大便就会正常。

4、母乳中脂肪含量过多,新生儿大便次数增加,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这个时候可以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让孩子吃上一半的奶。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多,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半部分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必要时,母亲可以在哺乳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喝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牛奶,然后给孩子喂奶。

新生儿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5、肠道感染时,大便呈瀑布薄或水样粘液便,脓性腥味,需带婴儿去医院就诊。小时候,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通过宝贝。其实,婴幼儿便秘有胃肠功能紊乱、结肠冗长等多种原因。先天性巨结肠也能引起便秘,有其发病规律。如果父母不能掌握婴儿的身体状况,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出现排便延迟的现象,患此病的新生儿出现排便延迟的现象,即出生后24小时以上排便。但是,也有没有这种现象的婴儿。这是因为发病的肠管处于痉挛狭窄的状态,胎便无法通过,24-48小时内不能排出便便,或者只有少量,必须用肥皂条、灌肠等方法处理才能排出便便。

疾病再次发展,除便秘外,新生儿出生后2~6天内出现呕吐问题,婴儿呕吐物含有胆汁和粪便样品液体,监护人可以看到婴儿腹胀,甚至腹胀。使用辅助方法通便后,用肥皂棒、开塞露等排出,婴儿的症状缓和了,但几天后便秘、腹胀、呕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新生儿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新生儿大便的性状和频次并没有统一的规律,但是每个婴儿还是有自己的“规律”。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新生儿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呢?带着疑问,我们往下看。新生儿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详细]
发布于 2011-08-19

最新推荐

三年级的孩子基础太差怎么办
三年级孩子基础薄弱可通过培养学习习惯、针对性补课、家校协同、激发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方法等方式改善。基础差可能由早期教育不足、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分散、家庭环境影响、学科衔接不畅等原因引起。1、培养学习习惯建立固定的作业时间和预习复习流程,使...[详细]
2025-07-10 13:00
孩子坐不住精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坐不住精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引导、环境调整、感统训练、饮食管理和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这类表现可能与年龄特点、感统失调、注意力缺陷、睡眠不足或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1、行为引导通过游戏化任务分解帮助孩子建立专注习惯,如使用番茄钟法将学习时间分...[详细]
2025-07-10 11:40
孩子学什么不专注是什么原因
孩子学习不专注可能由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家庭环境影响、学习任务难度不适配等原因引起。专注力问题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容易分心、作业拖拉、频繁走神、难以听从指令等症状。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部分孩子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详细]
2025-07-10 10:20
小孩学什么都不肯努力怎么办
小孩学什么都不肯努力怎么办
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可能与兴趣缺失、家庭环境、学习压力、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等因素有关。家长需通过观察沟通了解具体原因,避免简单归因于懒惰。1、兴趣引导将学习内容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结合,例如通过恐龙主题绘本学习汉字,用积木游戏理解数学概念。...[详细]
2025-07-10 09:00
15岁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15岁孩子说话不清楚可通过语言训练、口腔肌肉锻炼、听力检查、心理干预、专业矫正等方式改善。说话不清楚可能与构音器官发育异常、听力障碍、神经系统问题、心理因素、语言环境不良等原因有关。1、语言训练针对构音障碍进行系统性语言康复训练,由专业语言...[详细]
2025-07-10 07:40
十五岁孩子说话不清看什么科
十五岁孩子说话不清建议就诊口腔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或心理科。说话不清可能与舌系带过短、听力障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构音器官功能障碍或心理因素有关。1、口腔科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舌头灵活度导致发音不清,口腔科医生会检查舌系带长度及...[详细]
2025-07-10 06:20
小孩想法偏极端需要怎么开导
小孩想法偏极端需要怎么开导
小孩想法偏极端需要家长通过耐心沟通、情绪引导、认知调整、行为示范和兴趣转移等方式进行开导。极端思维可能由家庭环境、社交压力、心理发展阶段、模仿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引起。1、耐心沟通家长需保持平和态度,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极端想法的具...[详细]
2025-07-10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