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如何预防尿布疹

发布时间: 2021-04-25 09: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父母给新生儿包尿布,婴儿尿布疹发作,红屁股很严重。那么,新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购买预防红屁股的尿布和预防尿布疹的方法呢?

新生儿如何预防尿布疹

红屁股是新生儿尿布疹的另一种说法,初学者的母亲们应该怎样预防新生儿尿布疹呢?听听专家提出的十一条建议!

1、应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纸尿裤,以免尿液长时间刺激皮肤。

2、使用传统纸尿裤时,一定要清洗干净,特别是使用洗涤剂清洗纸尿裤时要多清洗。洗涤时应用弱碱性肥皂,用热水洗净,晒黑,以免残留物刺激皮肤。

3、不能添加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以免婴儿屁股处于湿热状态。

4、不要使用质地粗糙、深色的纸尿裤。尿布质地柔软,最好选择纯白无色或明亮的棉针织品。

5、女婴屁股下面的尿布要厚,男婴生殖器要厚。

6、拉肚子的时候大便次数比较多,除了提前治疗拉肚子外,还要每天在臀部涂抹防止尿布疹的药膏。

7、每天大便后应用清水冲洗臀部。

8、使用纸尿布的方法必须正确。

9、发现婴儿有轻微臀部变红时,立即使用臀部护理膏。每次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沾上水分,让婴儿的阳光下晾干婴儿的臀部,使皮肤干燥。

10、保持尿布垫的干燥,尿布和尿布垫经常消毒,经常晒太阳。

11、选择质量好、质量合格的纸尿裤、一次性纸尿裤、活动纸尿裤和市面上的纸尿裤可以有效预防纸尿疹。

新生儿如何预防尿布疹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新生儿尿布疹 怎么新生儿预防尿布疹
如何预防新生儿尿布疹 怎么新生儿预防尿布疹
很多父母都因为给新生儿包尿布,导致宝宝尿布疹发作,红臀非常严重。那么,新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购买预防红臀的尿布,以及预防尿布疹的方法呢?红臀是新生儿尿布疹的又一种说法,那么新手妈妈们该如何预防新生宝宝得尿布疹呢?听听专家给出的11条建议!1、要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以免尿液长...[详细]
发布于 2021-11-18

最新推荐

孩子上课不专心老是走神怎么办
孩子上课不专心老是走神可能由注意力缺陷、学习压力、睡眠不足、环境干扰、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学习环境、加强营养、心理疏导、行为训练等方法解决。1、注意力缺陷:孩子上课走神可能与注意力缺陷有关,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详细]
2025-05-07 17:00
为什么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
为什么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
月子里宝宝睡觉老是哼哼唧唧可能由生理性原因、环境不适、饥饿、尿布不适、消化不良等因素引起。1、生理性原因: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睡眠周期短且浅,容易在睡眠中出现哼哼唧唧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轻拍或轻声安...[详细]
2025-05-07 16:50
小孩心里有问题有什么表现
小孩心里有问题有什么表现
儿童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行为偏差、社交障碍、学习困难或生理症状,需结合专业评估与家庭干预。1、情绪异常:持续情绪低落、易怒或过度焦虑是常见表现,可能与家庭环境变化、学业压力或神经发育有关。治疗需心理疏导结合家庭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可帮...[详细]
2025-05-07 16:48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
月子里的宝宝睡觉哼哼唧唧动来动去,可能由生理需求、环境不适、肠胃不适、睡眠周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1、生理需求:宝宝在月子里频繁哼唧和扭动,可能是饿了、尿布湿了或需要拍嗝。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间隔时间短。检查尿布是否干爽...[详细]
2025-05-07 16:38
孩子初二成绩倒数还有希望吗
孩子初二成绩倒数仍有希望,提升成绩需要从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家庭支持和专业辅导等方面入手。1.学习习惯:成绩倒数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的习惯。建议每天固定学习时...[详细]
2025-05-07 16:36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正常吗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正常吗
月子里的宝宝连续睡5个小时是正常的,可能与睡眠规律、喂养方式、环境舒适度、生理需求、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1、睡眠规律:新生儿睡眠周期较短,但月子里的宝宝逐渐形成较长的睡眠时段,连续睡5小时是其生理发育的一部分。家长无需过度干预,只需确保宝宝...[详细]
2025-05-07 16:27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教育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教育
小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可能包括学习压力、社交问题、家庭环境影响、身体不适、心理因素,教育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1、学习压力:学习压力过大会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任务。...[详细]
2025-05-07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