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重要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1-04-25 09: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父母年轻,没有对新生儿护理的经验,新生儿护理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亲吻包,小编告诉我们新生儿护理的禁忌!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重要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塑料薄膜作为婴儿尿布

塑料薄膜不透气,用它包裹婴儿,直接影响身体皮肤的正常发育,排出体内废料、分泌汗水、调节体温、呼出二氧化碳等功能。此外,薄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化,从而刺激婴儿的皮肤变红和疼痛。一旦细菌侵入,就会感染和溃烂,输血也会危及生命。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重要注意事项

2.不要拧婴儿的脸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因为孩子不想吃所以用手捏嘴的父母在逗孩子玩的时候,也喜欢拧婴儿的脸是错误的。婴幼儿腮腺和腮腺管多次受伤会引起口水、口腔粘膜炎等疾病。因此,不要拧婴幼儿的脸颊。

3.不要让婴儿睡在大人之间

很多年轻父母在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婴儿放在中间,其实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在人体中。大脑组织的氧消耗量非常大。-一般来说,孩子越小,脑氧消耗量占全身氧消耗量的比例也越大。孩子睡在父母之间。处于极度缺氧、二氧化碳非常多的环境中,婴幼儿睡眠不稳定、噩梦、半夜哭泣等现象,直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4.不要用洗涤剂洗婴儿的衣服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该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人体中毒,洗涤不干净。会给宝宝带来危害。因此,婴儿的衣服不能用洗衣粉洗。

5.不要剪婴儿的睫毛

现在,年轻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美丽。我总是喜欢剪孩子的睫毛。我认为这样可以长睫毛。其实,睫毛的寿命只有90天左右,可以想象。结束孩子剪睫毛,睫毛不会长得更长。另外,剪睫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睫毛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等物质直接进入眼睛。睫毛被切断后,失去保护作用,眼睛容易被侵蚀,引起各种眼病。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重要注意事项

12。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注意事项 具体该怎么做
新生儿护理的十项注意事项 具体该怎么做
很多父母还年轻,缺乏对新生儿护理的经验,那么新生儿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亲亲包别小编告诉大家有哪些新生儿护理的禁忌!1.忌用塑料薄膜作婴儿尿布塑料薄膜不透气,用它来包裹婴儿,会直接影响其身体皮肤的正常发育,排出体内废料、分泌汗液、调节体温、呼出二氧化碳等功能将受阻。而且薄膜会随时...[详细]
发布于 2021-12-02

最新推荐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怎么处理
孩子日记里写骂妈妈需要分情况处理,可能是情绪宣泄的正常表现,也可能反映亲子关系问题。孩子通过日记表达负面情绪是常见的心理宣泄方式,尤其青春期儿童可能因学业压力或沟通不畅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发现后应避免直接质问或惩罚,可先观察孩子近期行为变化,...[详细]
2025-07-09 13:40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非要休学一年家长怎么劝
孩子提出休学一年时,家长可通过倾听诉求、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计划、寻求专业帮助、保持情感支持等方式理性沟通。青少年休学可能因学业压力、心理困扰、家庭矛盾、健康问题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疏导。一、倾听诉求优先创造安全对话环境,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7-09 12:20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的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高三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设定合理目标、提供情感支持、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亲子关系。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家庭互动模式偏差、亲子边界模糊、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此类行为。1、调整沟通方式避免命令...[详细]
2025-07-09 11:00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怎么办
小孩子抑郁用刀割自己需要立即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可能由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情绪障碍、抑郁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家庭干预、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1、心理压力学业负担过重或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详细]
2025-07-09 09:40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放假了小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在家沉迷手机可通过制定规则、转移兴趣、亲子互动、环境控制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干预。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影响视力发育、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家长需及时引导。1、制定规则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建议学龄前儿童单次不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控制在40分钟...[详细]
2025-07-09 08:20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处理
高中阶段的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家长采取引导与限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强制干预引发亲子冲突。手机依赖可能影响学习效率、睡眠质量和社交能力,需从环境调整、兴趣转移、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介入。1、建立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协商每日手机使用时长和场景,例如作业完...[详细]
2025-07-09 07:00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怎么办
初中孩子心事重重不说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行为变化、建立信任感、寻求专业帮助、调整家庭氛围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关系紧张、情绪障碍等因素可能引发该现象。1、主动沟通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机,以平等姿态开启对话。避免...[详细]
2025-07-09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