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孩子的生命助力吗,如何利用孩子的敏感期。

发布时间: 2021-10-14 17: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敏感期自然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干扰而无法发展,就会失去学习的最佳时机,将来想学习这件事,不仅会花费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会受到打折。

一起理解0~3岁儿童的敏感期吧。

1.视觉敏感期:0~3个月,刚出生就对明暗之间的地方感兴趣。

不要错过宝宝眼睛感受 光的敏感期。

2. 口腔敏感期: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和触觉的过程。

一般出现在0~1岁。

口感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如果孩子的敏感期延迟,有的敏感期因为孩子的年龄变大而不再出现,但有的敏感期总是出现,比如口腔敏感期,67岁的孩子吃手,或者把东西放在嘴里,这是弥补童年敏感期的遗憾。

3.味觉敏感期:5~7个月开始,孩子盯着你吃。

此时开始准备补充剂,注意饮食清爽,保护儿童味觉敏感度。

4.手敏感期: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手敏感期到来时,有抓住过程:抓住、抓住三根手指、抓住两根手指。

八九个月的宝宝非常喜欢抓软物,手部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还有指定的目标。

5. 空间敏感期:一般是在1岁前出现。

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行、抓取、移动物体等,稍大则喜欢爬行、旋转、扔东西等。

弹力球是幼儿最初探索空间的最好东西。

6.细节敏感期:1岁到1岁半左右,婴儿对极小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7. 秩序敏感期:大概出现在2岁左右,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他熟悉的环境一旦消失,就会害怕、哭泣、发脾气。

儿童从环境中逐渐建立内在秩序时,智能也逐渐构筑。

8.模仿敏感期:从2岁左右开始,最初模仿一个词,回答,重复,模仿动作。

9.自我意识敏感期:从2~3岁开始,咬人、打人、说不等。

自我意识是我认为所有敏感期间最重要的敏感期间,我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未来是否强大,这样强大的能力,首先来自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间。

保证这种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格的和谐和未来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10.顽固的敏感期:3、4岁的婴儿开始出现,源于秩序的敏感期。

解决孩子的顽固问题,一是理解,二是通融,三是成功。

11. 玩水,玩沙敏感期: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12. 审美和完美敏感期: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顽固的敏感期后。

了解孩子的纤细,追求完美的心,把孩子的要求作为成长,关系到质量形成的机会,体察每次的不满,尽量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

13.走路的敏感期:走路的敏感期约为7个月。

上下坡是每个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路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上下。

14.音乐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过程,最初的幼儿喜欢节奏,2岁时可以把握节奏,3、4岁时,孩子开始对简单重复的旋律感兴趣,5、6岁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用动作表现旋律复杂的音乐,6、8岁时,孩子可以体验音乐的美丽感觉

15.语言敏感期: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发出牙齿的声音时,他的语言敏感期开始了。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孩子能很容易地学会母语,正因为孩子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

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奠定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的敏感期
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的心灵是十分脆弱敏感的,意见不经意的小事,可能就会让你的孩子伤心好久。特别是三到六岁的孩子,他们刚刚懂得了什么叫做自我,这时候他们的最敏感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伤害到它们幼小的心灵。一次在餐厅吃饭,邻桌是个三口之家,父母带了一个大约3岁左右的孩子。...[详细]
发布于 2018-01-16

最新推荐

15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15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15岁孩子不想上学通常可通过改善沟通方式、调整家庭氛围、寻求心理支持、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合理目标等方式引导。青春期厌学可能由学业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同伴影响、自我认同危机、心理健康问题等因素引起。1、改善沟通方式:避免说教式对话,采用非...[详细]
2025-05-21 17:00
不想让孩子看电视怎么能让电视打不开
限制孩子看电视可通过设置家长控制模式、物理遮挡电源、调整路由器设置、转移注意力活动、建立家庭规则等方法实现。1、家长控制:现代智能电视均配备家长控制功能,进入系统设置可设定开机密码或禁用特定时间段开机。部分机型支持绑定手机远程控制,当孩子尝...[详细]
2025-05-21 16:57
怎么解决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怎么解决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调整沟通方式、创造轻松氛围、尊重孩子隐私、树立共同兴趣等方式改善。亲子沟通障碍通常由家长过度干预、沟通时机不当、家庭氛围紧张、青春期心理变化、缺乏共同话题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随意否定...[详细]
2025-05-21 16:54
孩子上幼儿园回来说老师打他怎么办
孩子反映被老师打需核实真实性,处理方式包括与园方沟通、安抚孩子情绪、保留证据、寻求第三方介入、必要时转园。1、核实情况:先观察孩子身体是否有伤痕,询问具体时间、地点和细节,避免直接质问老师。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还原场景,注意语言引导的客观性...[详细]
2025-05-21 16:52
14岁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14岁孩子不想上学可通过改善家庭沟通、调整学习目标、心理疏导、培养兴趣、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干预。青春期厌学通常与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紧张、自我认同困惑等因素相关。1、改善沟通:建立开放平等的对话环境,避免指责性语言。每天留出15分钟专注倾听孩...[详细]
2025-05-21 16:52
孩子迷茫没有目标怎么办
孩子缺乏目标可能源于认知发展阶段限制、兴趣探索不足、家庭引导缺失、教育压力过大或社交环境影响,可通过兴趣培养、职业启蒙、目标拆解、正向激励和家庭支持逐步建立方向感。1、认知特点:学龄前至青春期儿童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导致难以...[详细]
2025-05-21 16:50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怎么教育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怎么教育
初中孩子对家长说话态度不好可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建立平等对话、明确行为边界、正向激励引导、寻求专业支持等方式教育。青春期心理变化、家庭环境影响、社交模仿行为、情绪管理能力不足、亲子关系疏离是常见原因。1、改善沟通方式:避免命令式语言,采用"我...[详细]
2025-05-21 16:49